图:政府文件
近日,广东省医养结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广东省医养结合平台组委会首席专家、原卫生部部长姜建荣广州军区、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议秘书长朱文婷应邀参观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受到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董事长刘锡汉、总经理胡奎、院长助理卢培毅、执行院长刘辉的热情接待。接待。
图:广州军区卫生局原局长姜建荣(中)、养老促进会会长李振清(右四)、刘锡汉会长(右三)与工作人员合影
医养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交流过程中,广东省医养结合平台创始人、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与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高层管理团队就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李振清会长分析,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养老产业需求快速释放,医养结合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老龄化社会的产物。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养老、孝敬老人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动医养结合,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产业指明了方向。医养结合在我国从无到有发展了近六年的时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迅速发展。全国各省份均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的具体实施意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设立医养结合试点城市90个,拥有医养结合机构近4000个。
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提到,作为人口大省,广东省积极推动医疗机构承办经营养老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请医疗机构、支持医院、疗养院设立康复医院、疗养院。医院探索“一张床”医疗服务和“两院合一、集中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医养结合信息支撑,鼓励医疗机构为养老院开通远程医疗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广东省共有综合医疗机构298个,较2019年增加78个。其中,医疗机构189个,医疗机构68个。医疗机构提供嵌入式医疗健康服务。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的养老机构27个,医养结合机构172个。全省现有养老机构1806家,其中84.3%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99%的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捷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方面,共有141家医疗机构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创新社区医养服务方面,广州建成了104个社区护理站,深圳则建立了医养结合社区的“罗湖模式”。其中,佛山率先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珠海、江门、梅州等地探索共建共享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茂名探索村级居家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图: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与诸暨街道养老院管理团队分析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表示,通过专家组的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一体化医养结合机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发展不平衡,缺乏顶层设计。分级设计、统一部署,专项资金补贴不足。服务模式有待完善。现代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不完善。大多数综合医养机构仍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没有网上挂号、网上远程会诊等服务。基础资源链接困难。
此外,“医养结合”的需求定位尚不明确。当前“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都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错位。一些综合医疗养老机构存在服务项目单一、医保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业务发展。影响大;多数医疗、护理机构缺乏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团队,医疗卫生力量不足,医疗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缺乏创新的市场运作模式、分流客源渠道等问题亟待解决。
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拥有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通过全面考察和交流,广东省医养结合平台组委会首席专家、广州军区原卫生部部长姜建荣对广州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吉杰敬老院非常接地气。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医院、疗养院、护理站、康复中心”五大业态合二为一。是广东省医养结合机构的典型发展。真正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养老、医疗问题。推荐以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为例。该模式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打造医养结合的连锁服务品牌。
图:广州军区原卫生部部长姜建荣、养老服务促进会会长李振清在刘锡汉董事长陪同下参观珠集街敬老院
图:广州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的老人得到与家人同等的照顾
对此,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提出,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重点打造“广东医养结合康复基地”项目,有六大领域以“医、养、养、住、食、行”为核心的产业布局,12大产业、36个行业、360个社会组织、10800种产品占据广东省医养结合集成平台作为核心载体。结合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传感器等现代领先的先进技术,成功推出全国首个人体芯片亚健康干预服务项目,形成“健康筛查+在线远程”相结合的方式。 “问诊+线下干预+名中医”集“调理+绿色就医通道”为一体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广东省医养结合康复基地总部的孵化模式。
其中,在线主要结合全省乃至全国名医资源,提供远程视频问诊、专家会诊、处方等服务。线下,以医养结合机构为载体,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整合会员企业的产品资源。引进国内外智能康复理疗设施设备,提供线下健康干预+名中医调理+康复器材体验+药品采集等服务,实现线下带动线上发展。一方面,为医生提供多种执业服务渠道。还解决了叫专科医生难、看病难等问题,提高了医疗效率,降低了医疗费用。另一方面,打造医养结合机构特色服务项目,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创造更多收入。
首个线上线下医养结合康复基地正式上线
体现“十四五”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经广东省医养结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专家组检查评估,广州天河区珠集街养老院具备发展线上线下康复基地的条件和基础医养结合,成为“广东省“医养结合康复基地”试点项目。 2021年4月20日上午,授牌仪式在广州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举行。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向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董事长刘锡汉颁发“广东省医养结合康复基地”牌匾,标志着广东省医养结合康复基地正式启动首个线上线下医养结合康复基地,开启“十四五”将引领医养结合产业新格局,引领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
图:养老服务促进会会长李振清(右)为诸暨街道敬老院董事长刘锡汉(左)颁发“广东省医养结合康复基地”牌匾
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与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董事长刘锡汉进行了详细沟通,就下一步实施“养老服务”达成了高度共识。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康复基地,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
一是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构建“网上远程会诊+线下干预+名中医调理”的现代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二是向国家卫健委申请“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成为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三是依托广东省医养结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的专家库资源,引进著名中医专家、康复调理专家团队,打造医养结合特色服务项目。和护理康复;
四是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康复的创新一站式服务模式,培育一批业务团队,全面拓展市场网络,引入更多客户;
五是以广州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为样板,不断对外复制孵化,打造医养结合康复连锁服务品牌。
链接阅读: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简介
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一所集养老、娱乐、康复、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社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它可以提供住院护理、日间护理和家庭护理三种服务模式。是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老年重残护理商业保险定点单位、医养结合示范单位。被评为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医疗保健与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中国老龄发展基金会国家关爱工程建设基地、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服务机构、广东省老年基金会爱心示范基地、广东省老年文化基地等,多次接受国家、省、市“医养结合服务”参观考察。敬老院在诸暨街设有总院,在橄榄敬老院设有分院。依托基山医院、诸暨市敬老院、诸暨康复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院内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护理服务。 。
图:广州市天河区珠集街敬老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