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2021年上海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消费投诉总数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中,“12345”市民服务热线2020年共受理投诉16049件,同比下降10.98%;全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投诉8436件,同比增长48.3%。投诉主要集中在“正常经营时无法退卡或可以退卡但手续费高”和“经营者关店后无法兑换卡或退卡”等。
图注:投诉“正常运营无法退卡或退卡费用高且无法达成协议”的十大品牌
数据显示,由于疫情常态化,一些依靠现金流支撑的传统健身企业已经无法生存。全市有437个运动健身品牌涉及消费者投诉“经营者关店后无法兑现或退卡”。尤其是经营多年的金鸡鸟、气健身等中型传统健身连锁品牌,经历了一段难以维持工资、拖欠租金的时期,爆发了一波倒闭潮,引发了大量的关注。消费纠纷、劳动仲裁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我市体育健身产业正在努力探索借危机的机遇,在形势变化中开辟新前景。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多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强化理性消费引导。特别是健身行业示范会员服务合同文本的推广和使用,有效减少了一批健身卡消费投诉;另一方面,在行业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一些龙头企业积极转型,不再销售长卡,依靠专业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他们的业绩稳步提升,也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
推广使用合同文本样本
2021年,全市15个健身品牌、652家门店使用《上海市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范本》(2021年版)》(以下简称《合同范本》),共签订合同范本482903份。根据合同中的“7天冷静期”条款,妥善解决了6863名消费者的退款要求,有效防止了消费者或销售人员冲动造成的问题。因未履行承诺而产生的投诉和纠纷。某龙头公司反映,公司承诺使用合同范本文本后,通过运营模式调整,积极处理“七日冷静期退款”投诉。虽然其营业额较去年大幅回升,但退款总额仍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顾客对冲动购买的抱怨逐渐减少。
图注:全年使用会员示范合约的品牌统计
为加强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市消保委2021年将继续开展消费者调查。检查发现:承诺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个体健身企业对部分条款存在误解,“老会员”无法更新他们的卡”。 “签订示范合同”、“新店预售会员卡不适用示范合同并收取高额退款手续费”等新情况集中出现了一批消费纠纷。
对此,市体育局、市消保委及时召开体育健身行业情况通报会,督促相关企业及时整改,按照承诺与开业门店全体会员签订示范合同文本,进一步落实规范服务环节,加强门店管理培训。市健身健美协会会同与会的17家健身企业,认真回应了消费者调查反映的投诉和问题。各项整改和改进均已落实,促进行业标准统一。
转型探索新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对于一些品牌健身房、工作室来说,如中天健身工作(269家门店)、明星健身(18家门店),其95%以上的门店全年无消费者投诉。他们转型的共性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加消费者粘性。同时,他们通过销售短期卡、控制运营成本、规范员工销售行为等措施,降低用户消费门槛,降低运营风险。
在使用示范合同的基础上,中天健身提出顾客在购买课程前应先体验课程,并做出“7天无理由退款”承诺,即“消费者上课6天后不满意”还可以获得全额退款。”明星健身将所有卡种的价格都挂在墙上,保证价格公开透明,不采用推销手段强行下单,在加入会员前如实告知消费者合同细节、会员权利和义务并要求会员签名确认,在处理投诉时,两家公司强调“屏蔽比放过更糟糕”,愿意尽快妥善处理,避免投诉进一步升级。
典型案例分析
体育健身行业因其“对食品负责”、“重销售轻服务”的商业模式,长期存在预付费消费纠纷。一些行业内常见的不良经营行为已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
(一)预付费私教已达成退款协议但长期未履行合同的。
体育健身行业的私教服务比会员卡的人工成本更高。一个私人培训班一般要几百元。许多学生一次购买数十或数百门课程。健身教练的流动性很大。由于疫情原因,店内健身房较多,因此消费者对私人教练的投诉80%以上都是退款。然而,即使消费者愿意支付违约金并与店家达成退款协议,仍然有企业无故拒绝退款或延长退款周期。据统计,体育健身行业私人教练的平均退款期限超过半年。关于逃避退款或退款时间过长的投诉约占私人教练投诉总数的52%。退款周期过长往往会导致消费者反复投诉。 。
图片说明:全年私人教练投诉超过 15 起的商店和品牌
案件
消费者王女士投诉称,她花了2万元在某品牌健身房店购买了40个私教课程。有效期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可自主订课。 2021年4月,因健身教练辞职,其他教练上课时总是卖课程,他向店家提出退款,并要求退还剩余班费10400元。该店负责人表示,“退课退款需要扣除原价,并额外收取20%的手续费。”还有一个申请过程。审批流程复杂,能否退款也不得而知。”王女士同意收取手续费,并与区消保委进行调解,等了半年,仍没有收到。退款。
(二)利用虚构的免费升级等事实诱导老会员续签长期合同。
一些健身房超售长期卡,透支大量现金。 “天天吃、天天吃”的商业模式很难回归。为了达到业绩,会员卡顾问不惜捏造事实,欺骗老会员到店续签长期合同。比如,他们通知会员可以免费升级会员卡,但到了店里却发现还要支付升级费;他们通知会员,他们被一名辞职的销售人员挪用公款。对于会员卡来说,卡的部分权益已经过期,必须另外购买一张卡一起转让等等,其实只是一种营销套路。会员一旦签订合同并付款,后续维权就困难了。
案件
赵女士已经办理了六年的健身卡。销售人员联系他,说有折扣,可以免费升级健身卡。赵先生到店了解情况,发现促销活动是用信用卡提前购买未来10年的健身服务,涉及金额2万多元。他被告知,今后每年可以分批退款,10年内总共可以退款23888元。申请了这个折扣后,赵某联系了健身品牌总部。经多方确认,该品牌并无此类活动。得知自己被骗后,赵某申请退款。
报告背景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投诉分析报告(2021年)》是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上海市单用途卡协会、上海市健身健美协会的持续配合下编写而成。依托投诉大数据分析整理、典型案例深度分析、重点企业舆情监测,向社会公布全市体育健身行业整体投诉状况和集中消费纠纷情况。旨在通过信用治理,督促健身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诚信意识;通过风险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看待预付费消费、掌握维权方法;帮助体育行政部门聚焦行业监管主要矛盾,提高管理决策效率。逐步规范健身行业经营秩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