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应对肺炎疫情:教育系统延期开学与线上教学准备策略探讨

    非常有必要讨论开学前教育系统应该做什么,以应对这次肺炎疫情对教育乃至学校系统的影响。图为2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八中高六班学生杨宇轩在家通过网络直播听老师讲课。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数据显示,连日来确诊和疑似患者数量激增。不过,经过各级政府共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专家预测,元宵节(2月8日)前后,疫情可能会出现拐点,形势将逐步缓解,过渡到稳定期。

    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传染途径多,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近日下发了各类各级学校推迟开学的通知,要求学校做好开学后的各项准备工作。重新开放。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通常比较简短,但学校应该做什么却是一个亟待讨论的现实问题。

    开学推迟,学校教学工作该如何调整?学生参加中考、高考的进度是否会受到影响?学生在家应该如何学习?这些问题非常时期考验着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治理能力。

    我们先看看大陆。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本文件提出的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具体要求和任务目标包括: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完善教育法实施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具体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教育治理,与提高政府综合运用现代治理方式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自主管理密切相关能力。

    遗憾的是,无论是政府的治理能力还是学校的自主管理能力,都更多地关注正常条件下的教育治理问题,而未能对当前疫情应对等非正常条件下的教育治理进行专题探讨。目前,关于教育治理的讨论仍然主要集中在常态条件下的教育管理、教育监督、教育协调、学校治理结构、现代学校制度、教育决策机制等方面。

    没有证据表明我国现有的制度设计和教育治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考虑到一些地方政府应对肺炎疫情时仓促、恐慌、准备不足的情况,我们认为提前做好准备、多想困难是非常有必要的。

    尤其是现在,讨论开学前教育系统应该做什么来应对肺炎疫情对教育乃至学校系统的影响是极其有必要的。

    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教育治理:香港经验

    防御疫情的基本常识_常识防御疫情基本措施_常识防御疫情基本知识

    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经历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英文缩写为SARS)影响的中国香港教育部门,确保学校安全。可以说,我们在正常教学和尽量减少公共卫生危机对教育的影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香港教育系统抗击非典的教育治理经验可总结如下。

    第一的,

    政策先行,文字引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教育及人力资源培训的政策局,简称“教育局”)整合了多项与SARS相关的指引和通告该局于2003年3月后印发的《校园非典防治手册》并上传至该局网站,为学校应对疫情提供指导和帮助。2004年2月,该手册进行了修订并发布。手册正文共17页,明确规定了应对非典的组织原则和相应的学校安排,明确了个人、家庭和学校在应对非典和日常防护中的作用和应对策略。还有多达11个附件,以两张表格的形式,对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学生和老师登记相关信息的流程等细节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二,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

    《校园非典防治手册》强调,防治非典的基本原则是“学生第一、学校为本、专业引领、灵活运用”。 “学校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预防非典,保护学生的健康并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他们强调了学校在这一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校长应发挥专业领导作用,参考本手册中的建议,灵活应对。”

    第三,

    常识防御疫情基本知识_常识防御疫情基本措施_防御疫情的基本常识

    刚柔结合,注重制度建设推动防疫

    在刚性制度方面,香港教育统筹局就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出了建议,并制定了学校卫生消毒措施细则,实现全面的卫生消毒防护。同时,我们还注重通过灵活措施加强公共卫生教育,促进防疫。该局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抗击肺炎的公共卫生宣传教育,调整学校课程,适当增加预防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的主题,鼓励学校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提高师生的学习能力。 ' 主题意识。理解和关注,并依靠对真实事件的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探讨危机时刻自利与利他的选择、个人逃避或承担社会等问题。责任。

    此外,该局还倡导家长参与,通过家校合作提升非常时期教育治理的有效性。

    第四,

    注重整体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除了搭建制度平台外,香港教育统筹局还为学校设计了抗疫相关的课程材料,并为教学援助活动,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援助活动设计了详细的指引。具体包括:

    (1)制作可供教学使用的中小学公共卫生资源的相关数据,以便各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剪裁和编写,作为各学校的教材使用基础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危机意识和抗疫能力,培养他们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社会责任感。

    (2)为中小学准备了一套名为“校园抗疫”的教学活动,致力于帮助学校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建立预防传染病、关注公共卫生、建立良好氛围的校园文化。危机中的责任感。 。

    (三)充分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各种互联网传播平台,开展各种网络教育课程,方便学生随时了解和学习各种公共卫生知识,让中小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疾病和健康问题 常识性问题是人人都懂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理解的。在相应的各个教育平台上,最新的传染病知识更新得非常及时。相关网络课程已经在很多中小学开展多年,效果也很好。

    二、抗击肺炎疫情期间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香港教育统筹局颁布上述手册已有十六、七年了。其中包含的系统性建议和措施,为非典疫情防控后期师范学校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基于当前抗击肺炎疫情的形势,我们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同时,还需要结合中国内地当前的实际情况,考虑更适合内地教育和学校制度的相关措施和对策。笔者认为,教育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控这次肺炎疫情,减少风险和损失。

    第一的,

    以人为本,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香港教育统筹局抗击非典相关政策文本强调,以人为本是学校控制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学校应始终坚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预防非典,保护学生的健康,照顾学生的学习需要。

    各级各类学校在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时也要以人为本,坚决杜绝对疫区学生的污名化和歧视,避免对疫区学生造成二次伤害。疫情结束后,学校要加强对所有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的心理疏导。不仅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还要坚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第二,

    常识防御疫情基本知识_常识防御疫情基本措施_防御疫情的基本常识

    主动部署控制措施以尽量减少潜在风险

    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规模较大,是人员聚集的重要场所。只有做好这些地方的防控,才能保证学生返校后疫情不再出现。

    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准备并下发疫情防控文件。通过文件明确制度细节,统筹个人、家庭、学校责任,积极构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体系。同时,要注重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治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管理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各类教育组织的联动作用。加快疫情防控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

    第三,

    利用信息技术保障非常时期学生学习的正常开展

    与其他组织不同,教育系统的学术安排相对严格。推迟开学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保证非常时期学生的学习不受疫情影响,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

    推迟开学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发并备案优秀的“网络课程”,确保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正常学习。同时,要要求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加快制定特殊时期学生学习和管理工作方案,为学生在家学习活动提供资源和管理保障。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应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调动互联网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其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为特殊时期的互联网+教学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教辅资源支持。

    第四,

    注重保护应届毕业生,关注教育公平

    各学校推迟开学后,中考、高考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担心推迟开学会影响应届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影响升学和高考。

    虽然推迟开学会对正常教育造成影响,但互联网+技术或许能有效弥补这一过程中的效率缺陷,保证非常时期学生的正常学习,因为高考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全国比赛后,推迟开学的权力在当地政府。 ,各地情况不同。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延迟开学可能对高考学生造成的影响。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教育部和各高校对四川高考考生的考试招生工作作出了专门安排。目前,疫情的前景尚不明朗。如果疫情控制得不好,将对高中、高考产生影响。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受灾地区考生提前制定专项应对措施,防止受灾地区考生受到不公平待遇。

    第五,

    防患于未然,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教育教育。

    香港应对“非典”的经验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判不仅取决于卫生、消毒措施等硬性制度的规定,也取决于灵活的制度,尤其是日常教学中应急教育的落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开展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教育。为此可以开设专门课程。同时,还应通过公共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多层次思考和分析公共卫生问题的根源,组织学生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时期的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以及个人逃避或回避社会责任。承担责任等问题,深化学生对重大疫情问题的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207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