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实情况良好
但“避重就轻”的现象十分明显。
记者查询后发现,从3月中旬开始,全国所有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陆续发布了招生简章,体育学科考试成为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标配”。年——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来。 《通知》的执行情况是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体育不纳入高考,也没有考试大纲,所以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参考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该标准针对高中生体质测试指标共8项。但大多数高校“避重就轻”,只选择其中一到三所进行测试。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学校考五科。
此外,在已出版独立招生简章的80多所高校中,测试最多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式前屈等一项或多项。仅测试了大约 50 米或 100 米的跑步。三分之一,而考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的院校比例就更低了。绝大多数高校已经放弃了耐力跑这一被公认为最难的科目。
浙江大学高标准
选择更注重“人文”的项目
目前,浙江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大学。从学校4月2日公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中发现,体育科目测试已被纳入其中,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姿前屈、50米跑,最多五个项目。还明确规定,所有初试合格的考生必须进行体能测试,结果将作为重要参考。
从全国范围来看,浙大的标准已经相当高了,但还没有推出难度更大的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等项目。对此,浙江大学公共体育艺术部主任吴业海表示,学校有自己的考虑。 “今年是浙江大学首次将体育考试纳入自主招生考试,选项目还是要谨慎,毕竟大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吴业海认为,在中国学生身体素质不尽如人意的当下,体育考试纳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不要太仓促。
不要为了测试而测试
应强调体育的价值
对于上述现象,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距离《通知》的落实到全面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一院校在选择体育考试的内容、标准、权重时非常谨慎,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认为,无论测试科目如何调整,体质测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更多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为此,记者还咨询了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他表示,专业招生院校增设体育考试是顺应时代需求的行为,体现了体育教育在当代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价值。 “由于这是第一年,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随着未来经验的积累,相信教育部门能够找到更科学、更规范、更能体现公平性的体育测试方法。”
记者 梅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