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断奋斗,我们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促进共同繁荣。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包括人民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有机结合起来的共同富裕。
精神富足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毫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新旧产业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下,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充分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中国经济的。不仅如此,通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我们的国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了全面发展。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除了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共同富裕不仅指人民物质层面的富裕,还指人民精神层面的富裕。只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共同满足,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共同实现,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正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的那样,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繁荣。可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仅要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更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坚持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辩证统一
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相辅相成,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符合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作为共同繁荣的两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体现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仅要推动物质繁荣不断发展,并以此作为不断实现精神繁荣的条件,还要依靠精神繁荣为物质繁荣提供价值引导和发展动力,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繁荣为基础的。和精神上的丰富是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的。
物质的繁荣为精神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仓固而知礼;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印证了一个唯物主义原理。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精神生活才有相应的条件得以展开。这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的繁荣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繁荣基础上。虽然在特定的时期,或者对于特定的群体来说,物质不是很丰富,但精神也可以丰富。但纵观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从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来看,物质财富的匮乏才是最终的目标。与真正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要求有差距。基于物质繁荣在共同富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我们党始终把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福祉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明确表明经济发展为物质繁荣服务和精神繁荣。目的。
精神财富为物质财富提供价值引导和发展动力。先进思想和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为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密切互动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物质繁荣而忽视精神繁荣,物质文明建设很可能就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精神丰富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不仅成为大家努力奋斗的精神指南,也为全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精神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质繁荣的进程和方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才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问题的应有之义。一方面,物质的繁荣为精神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精神的繁荣必须围绕物质的繁荣而展开;另一方面,精神繁荣要发挥物质繁荣的促进和引导作用,让物质繁荣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感。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必须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更加均衡充分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COVID-19疫情的巨大影响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问题。无论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吹到南,我都不会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已经具备,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走向共同繁荣,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有效的市场和有前途的政府更好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发展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合理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供坚强物质基础。
同时,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的需要。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鼓励艰苦奋斗、创新致富,把追求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昂扬的精神追求的自觉和坚持,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通过努力体现人生价值,感受幸福生活。从而,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丰富,实现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的统一。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