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贾烈
衡水中央街小学的学生们踏着跳跃的步伐,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聆听着古诗词,跳着欢快的韵律操;拳打脚踢,一举一动,致真中学初中的学生们练出了威风凛凛的武术功法;飞翔、旋转、高举手帕、缠在手指上,衡水市新源小学的学生们灵活地转动着手帕……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中小学班间体育活动“微改革”,课间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德育全面发展、智力、体力、艺术和身体技能。全市746所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班间体育活动“微改革”,覆盖75.1万名中小学生。各地中小学校编制了330余个自创健美操课程。全市中小学形成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活泼、充满激情的班间体育活动新局面”。
健全工作机制,优化顶层设计
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压力、放松身心,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身心成长。衡水市作为基础教育高地,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推动“双减”政策落实,市教育局印发《衡水市中小学体育活动“微改”实施方案》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大型体育活动。 “微改”活动帮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根据改革要求,课间体育活动安排为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走进枣强县第五小学,300多名学生穿着校服,在操场上打太极拳。他们随着音乐握紧拳头,“站了起来”。他们的动作流畅流畅,刚柔相济,一举一动都展现出青春的风采。
在衡水十二中,他们结合舞蹈、武术、体能训练等元素,精心打造了两套适合小学生和初中年龄段学生的健美操。这两套健美操不仅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心情愉悦、舒展肌肉、释放压力,也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原来,课间除了跑步练习、广播体操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玩法!” “我不仅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还可以舒展肌肉、释放压力,让学习变得更轻松。”“学校开展的武术课间练习非常好,学生们都非常开心。”非常投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取得了更好的训练效果。”……大课间的“微改革”受到了老师的青睐,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
衡水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志强表示,多年来,市教育局坚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各地中小学校坚持科学的体育目标导向。明确中小学课间锻炼改革目标,为不同学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全面打造适应中小学生教育需求的新型班际锻炼活动。新时代,关系到新的体育课程,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协调。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校内运动的需求。
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内容
“你笑起来真美,像春天的花朵……”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衡水六中的学生们尽情地跳着健美操,操场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篮球练习、武术练习等多套体操操,深受学生喜爱。
衡水六中副校长李艳表示,丰富的课间活动促进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完善人格,磨炼意志。 。下一步,学校还将有效联动体育俱乐部和班级,进一步多元化。
过去,我市中小学的主要课程以跑步练习或广播体操为主。形式单一、内容固定,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衡水市教育局鼓励各地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衡水市裕华路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时而挥拳、时而蹲下、时而跳跃,享受着体格搏击练习带来的快乐。
衡水市河西小学操场上,学生们手握彩色绳索,随着优美的音乐伸展、跳跃。放眼望去,操场上一片欢乐,跳绳的笑脸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绽放。
……
大班期间花式健美操不断翻新,广播健美操、韵律健美操、健美操、伸展操、篮球健美操等各类健美操纷纷“登上舞台”。与此同时,轮滑、击剑、射击等新兴运动项目也在中小学活跃。
衡水市利民路小学操场上,一排排学生穿着轮滑鞋,轻松地在桩子之间行走。与传统汉服搭配起来,显得更加英姿飒爽。
衡水市珍宝街小学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转呼啦圈,进退自如,灵活自如。
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政策、突出特色,为一校一案设计了“武术+拉伸”、“现代舞+拉伸”、“跳绳+拉伸”、“广播体操”等项目一所学校多种产品。 “+伸展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定期变换形式,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平衡协调练习等元素有机融入到课间练习中,有效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核心力量和体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学校定期变换形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身体机能、核心力量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志强表示,“为了形成切合实际、特色鲜明的课间体育活动课程,衡水还要求各县市每年都要对课间体育活动进行观察和评价,并市教育局定期组织评价活动。
开展质量效益评估,强化组织保障
行百里九十半。
为持续推进班间体育活动“微改革”全面实施,我市各中小学将班间体育活动“微改革”纳入教学管理规定行动,把班间体育活动的“微改革”作为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班间体育活动“微改”在全市746所中小学全覆盖。
在衡水七中,在做练习时,一些学生还在操场周围“观望”。同时,他们还不时用笔记录操场上的情况。 “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课间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会监督学生完成动作,而不是走走过场。”衡水七中校长高树清表示,“学校将根据学生会的记录,定期开展培训,表彰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让学生重新动起来并不难。关键是要让他们养成习惯,快乐地锻炼,长期坚持。 “我们不仅在学校层面推广体育锻炼,也在市县层面大力推广体育锻炼。”苏志强表示,不仅要常态化体育“大休”,还要根据学校情况常态化体育活动和项目。 。
衡水鑫源小学是河北省体教融合试点学校。引进专业师资,每年举办足球、乒乓球、轮滑三大班级联赛“校长杯”。
每年春天,衡水中学、衡水十三中、衡水十四中都会开展“徒步”活动,让学生在长途跋涉中增强身心健康。 “徒步”活动不仅成为常态,也成为校园文化品牌。
5月18日,由衡水市教育局主办的2024年衡水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在衡水中学举行。共有来自各县市的58支代表队参加。赛事规模和各队伍参与热情均创历史新高。赛场上,参赛队伍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精神面貌。
“我们要从推动‘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全面发展;要推进体育改革,让孩子们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与时俱进……让孩子们坚强起来,心里有爱,眼睛里有光。”志强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