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长沙市桥下空间变身全民健身新热点,东风路桥下运动公园引领潮流

    “打造”运动健身新场所|《星城体育枢纽》专栏

    孩子们在东风路桥下体育公园的儿童活动区玩耍。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少杰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子明

    健身房招聘渠道_健身房招聘信息网_运动空间健身房招聘

    桥上,汽车飞驰而过;桥下,周边社区的居民正在打篮球、打羽毛球、跳广场舞,享受休闲运动时光。这是记者近日在东风路桥下体育公园看到的景象。同样的体育场景也出现在祥符路桥(西)、四方坪清莲主题公园、莲花镇桐木村高架桥等高架桥(立交桥)下。

    一方面是难以管理、没人关心的“隐秘角落”,另一方面是城市居民对稀缺健身空间资源的渴求。 2024年,长沙市积极推进高架桥(立交桥)下公共空间综合利用,突破惯性思维创新实践,完成7个桥下空间体育设施建设,一举解决两大难题。把“被遗忘的角落”打造成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逐渐成为长沙市实现全民健身的现实载体,扎根于人民群众内心的愿望。

    桥下空间展现“新面貌”,让您在家门口享受运动休闲

    东风路立交桥位于东风路与三一大道交叉口,建于1993年。南桥下空间已用作停车场和市政物资存放处。南桥周边多为老城住宅区,缺乏体育娱乐设施。

    去年10月,长沙市体育局和开福区政府共同投资390万元,开始对桥下空间进行改造。短短几个月,一座近9000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揭幕,其中运动场地面积3240平方米。米,包括三个半场篮球场、两个多功能运动场(充气排球场)、两个标准羽毛球场、一个儿童活动区和一个广场舞场地。

    运动空间健身房招聘_健身房招聘信息网_健身房招聘渠道

    从南向北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亲子乐园。孩子们在火车头滑梯、跷跷板等公共游乐设施上快乐地玩耍。再走两步,就能看到羽毛球场、篮球场、多功能运动场上汗流浃背的人群。体育公园自开业以来,受到周边居民的喜爱。

    建祥新村社区居民陈先生说:“以前我们只能在小区楼下锻炼。现在有了这个公园,我们只需几步就可以来到这里。而且这些场馆和设施的建设标准都非常高,锻炼起来很方便。”舒服。”紫荆花园社区的李女士说,公园建成后,带孩子去玩耍、锻炼身体已经成为她和几位邻居的固定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可以在这里玩上一整天。”很久。”

    位于天心区暮云街道的徐星村公路大桥体育公园也焕然一新。这里曾经是一个废弃的角落。继去年被列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及设施)清单后,在市体育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已建成1000平方米,其中包括5个一个足球场、一个500平方米的标准篮球场、一个35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和8张乒乓球桌,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健身场所。场地。

    17个桥下空间纳入首批体育设施试点建设

    高架桥(立交桥)下空间作为公共资源,曾经存在责权不清、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造成环境脏乱、乱堆乱放等无序使用问题。不仅影响了周边市民的生活,也损害了城市形象,成为城市的难题。公共场所存在着无人关心的“隐秘角落”。因此,对其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已成为当前精细化城市治理的重要目标。

    2023年12月底,省委审计委员会在《长沙市城市公共空间利用情况报告》中指出,长沙市桥下空间利用率低,体育活动少城市内的设施。建议加强桥下空间综合利用。积极探索以全民健身为重点,集旅游、休闲、市政配套为一体的综合利用新模式。

    2024年1月,推进桥下空间体育设施建设被市政府列为专项检查项目。该市开始对桥下空间展开全面勘察。同时,还赴杭州、温州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和做法。最终,在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体育局等部门的配合下,共清理出高架桥(立交桥)237座,其中适合体育设施改造的桥梁17座桥下空间,被列入第一批建设试点。

    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桥下的空间如何设计和划分,并没有标准答案。 “干净、整洁、有序是基本要求,改造完成后,将根据功能定位和居民需求进行优化和完善。”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负责人说。

    以东风路桥下体育公园为例,开福区根据“适应因地制宜、一桥一策”。结合市民生活、休闲停车、娱乐等多种类型的需求。高标准综合规划从三维视角,将场地划分为运动区、休闲活动区、赛事展示区、停车区,包括桥底铺装美化、桥墩美化,并增设体育设施、儿童设施、老长沙文化展览及休闲设施。

    运动空间健身房招聘_健身房招聘渠道_健身房招聘信息网

    据介绍,第一批桥下体育场馆设施剩余建设任务已纳入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完善行动。预计今年竣工,将为市民提供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多功能体育场馆、篮球场、五人制球场等。全市体育场馆预计新增足球场、儿童区、棋牌区等体育健身场地27.5万平方米以上。

    持续“唤醒”沉睡资源,解锁民生体育新期待

    巧妙地将桥下空间变成市民的运动空间,只是长沙市持续推进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为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问题,长沙市近年来结合乡村振兴、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等城乡发展规划,推进公共绿地、因地制宜清理闲置社区空间、社区公共空间、建筑屋顶等。河流水域等公共空间和城市“金角银边”改造,有效增加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刚刚过去的2024年,以建设全国全民体育健身模范城市为目标,该市制定印发了《长沙市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完善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完成了祥符路大桥(西等七座桥下空间体育设施建设)、花后路浏阳河大桥(东)、四方坪青莲主题公园、东风路立交桥、莲花镇桐木村高架桥、锦江公路大桥、徐兴村公路大桥;城市重点民生问题以社会工程为抓手,36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9个户外运动场、75个“国足进社区(公园)”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吸引社会力量建设羊湖体育公园(二期)、隆平种业硅谷体育公园、新武岭体育公园(一期)等三个体育公园;新开工建设鱼池河全民健身中心、天心区文体活动中心、巫山全民健身中心、赤马湖体育公园,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

    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全市新增各类体育场馆超过670万平方米(年初目标480万平方米),全市体育场馆总面积达到3507万平方米。预计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从2023年底的2.77平方米增加到3.4平方米。

    “自从这里建了新的乒乓球场,现在每晚六张桌子都坐满了。”湘江新区仙家湖街道荷叶塘社区汽电宿舍的户外运动场,此前是一片空地。 2024年底建成开放后,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打球。芙蓉区湘湖街道站北路社区万向新田社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占地面积166平方米。也将在2024年建成。小区居民余先生说:“外面的健身房价格比较贵,以前也很麻烦。如果在自己小区锻炼,可以选择时间。”免费,性价比非常高。”

    新型多功能运动场、篮球场、健身路径、步行道越来越多,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越来越多,场馆建设标准越来越细化和管理。措施……通过持续打造贴近社区、交通便利的多元化、智能化健身设施,让越来越多的长沙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运动健身资源。

    市体育局集团部负责人介绍,2025年,本市将继续重点抓好群众身边的场馆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总数将达到400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将配备“国足进社区(公园)”。低于60%”等。同时,鼓励各区县(市)按照要求自主开展健身步道、水上运动设施、国家足球公园、桥下航天体育设施等建设任务市级将按照《长沙市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补助办法》给予补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19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