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其实这些都是人体在衰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小问题,但我们不能把衰老当成一种疾病,也不应该无端担心。 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明确提出9项要求。 60岁以上的人只要能满足这些要求,就属于健康老年人。
1、生活可以自己照顾
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是老年人健康的首要条件。能否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是老年人健康、心理、社会交往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你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你能照顾好自己,你就可以称自己是一个健康的老人。
2.重要器官无明显功能异常
“老年人不靠肌肉和骨骼来获得力量。”老年人应该接受自己衰老的现实,不应该以年轻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衰老可能会导致某些器官的功能退化,但经过矫正后,仍能正常发挥功能,是健康人。例如,如果出现老花眼,可以用老花镜来矫正;如果出现听力损失,可以使用助听器来矫正。
3、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正常的。然而,这些慢性病只是指标上的异常。只要能够积极控制,就可以预防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可以患有慢性疾病。只要生活质量不因疾病而降低,就是健康的老年人。
4、良好的营养状况
确保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是老年人健康的基石。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可能会脱落,影响我们的咀嚼能力,消化功能也可能会恶化。老年人需要荤素搭配,科学烹饪,规律饮食,适当使用营养补充剂,防止营养不良。
5.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衰老会导致脑组织萎缩、大脑供血减少,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感觉迟钝、思维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改变。但只要不影响买菜、做饭、与人交流等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就可以视为基本正常。
6、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当一个人到了晚年,经历了大半辈子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遗憾。但发生的事情无法重演,所以不要沉溺于过去的负面情绪。无论你多大,都要努力展望未来。保持希望和乐观可以显着提高你以后生活的幸福感。
7.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寿命的长短是由基因决定的,但生活的质量却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老年人患慢性病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控制慢性病的进展也需要坚持。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经常锻炼身体是维护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8.积极参加家庭和社交活动
与社会隔绝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的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风险增加。老年人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会感觉自己“还是有用的”,满足“被需要”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幸福感,延长寿命。
9.能够适应社会变化
老年人应该学会享受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便利。例如,购物时可以使用手机支付、乘坐公交车时可以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使用自助服务机等。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保持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你的心智活得越来越年轻。
综上所述,老年人因衰老而出现的大多数轻微症状或慢性疾病,如果能通过医疗手段纠正或控制,则不属于真正的疾病。只要你能照顾好自己,适应社会,你就是一个健康的老人。老年人应该放松心情,预防大病,保证生活质量不降低,享受幸福的晚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