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蓉
浙江游泳队主教练、仁川亚运会冠军毕义荣和天津全运会三枚金牌得主吴庆峰担任主教练。 1999年,他获得全国游泳锦标赛冠军,成为浙江第一位达到国际水平的男子。被誉为“浙江蛙王”。
1984年,因扁平导体发炎,在医院打生理盐水的陶荣眼睛发红,向母亲要生病的“福利”。旁边的双胞胎弟弟陶正静静地看书,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或声音。谁也没想到,这对双胞胎,这个性格开朗,甚至有些调皮的“药罐子”弟弟,后来却成为了游泳健将。
01
增强体质,从鹤尾学游,一言成佛
回忆起当时学游泳的情景,陶荣记忆犹新。由于体质较弱,陶荣小学之前的记忆几乎都被医院绿白相间的墙壁占据了。母亲学医,但对孩子的身体状况却无能为力。毕竟,这对双胞胎天生就是弱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母亲患者分享了她孩子的经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7岁半的陶蓉被送到嘉兴一家游泳俱乐部。
与其他孩子相比,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陶蓉学习游泳太晚了。看到泳池里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敬业精神,陶蓉也不着急,“反正我是来玩的。”之后,我每天放学后都来俱乐部游泳。 “当时没有练习,因为我去的时候还是个‘旱鸭子’。”说起当时的情况,陶荣笑了。虽然他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蛙泳明星,但一开始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学会蛙泳,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只会游蛙泳。
陶荣的训练几乎是自由放养,但他却游刃有余。我在这样的环境下“玩”了6年。 13岁时,我通过导师卞凤岗来到杭州,进入当时的省青少年体校训练。 “我读初一一个多月了,突然就去了杭州,想去就去,没关系,远离家乡真好。”在家受到父母严厉管教的陶荣渴望离开家乡,六个月的试训被陶荣视为一次“假期”,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成为了国民。冠军。
五个月过去了,还剩下勉强会蛙泳的陶荣一个人,“鹤尾”的他感到了一丝压力。 “陶荣,我知道你是通过关系来参加试训的,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几乎可以告诉我的父母,到时候他们会带你回家的。”教练的话,即使过了27年,陶荣依然记得清清楚楚。这句甚至严厉的话,就像是当头一棒,唤醒了当时迷茫的陶荣。 “那一刻我不想回家,我想继续练习。” 20世纪80年代,入伍成为时代潮流。运动员被运动队送回家乡,就像被赶出军营的士兵一样。陶荣拒绝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努力练习,奇迹发生了。他的表现突飞猛进。那一年,陶荣的蛙泳成绩名列全队第一,也超过了很多省队队员的成绩。
02
勤奋的队员三郎,用自己的努力去体会时代的变迁。
1993年,陶荣从少年体校来到了当时的省体工队。陶荣以队长身份加入球队,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开局。由于身体发育迟缓,陶荣来到省队,再次垫底。这让陶荣在第一年就有了放弃的念头。 “其实,当时退出的人还不少。有的去学习了,有的就是觉得太难了,不想再练了。”对于孩子参加专业团队训练,家长从来没有给出太多建议,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让他早早学会了独立,他决心坚持到底。
加入省队的第一年,陶荣咬牙坚持了下来。虽然他整天游在别人后面,但张亚东教练还是给了他很多时间。 “当时确实游得太慢了,但亚东教练并没有劝我离开,而是一直观察我,给我指导。”春去冬来,陶荣的身体渐渐长大,而他在入队一年后就有了突破。
“我在蛙泳方面有很好的天赋,而且我的蛙泳腿更好。”在感受到身体发展带来的变化后,陶荣在蛙泳和混合泳中都冲上了队内第一名。从鹤尾到领头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游泳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我每天都期待着练习。我对此很着迷。这很疯狂,而且有点无私。”为此,他还获得了“绝望三郎”的绰号。
1994年,湖南长沙全国预选赛,游泳队只有四人参加,陶荣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他第一次站上国家舞台,并且顺利通过了标准。此后,他开始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赢得荣誉。 1999年,在大庆,陶荣以2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蛙泳全国冠军,成为浙江男子游泳史上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师称号的游泳运动员。
回忆起那些峥嵘岁月,陶荣感慨万千。 “那时候很辛苦,但很快乐,也很简单。”除了训练和比赛,每周日休息的时候,他都会和队友一起去武林门广场参观。 “当时,运动队第一队已经在去体育场的路上了。门斜对着马路打开,体育场路也很窄。浙江日报似乎离我们很近。” ,到乘坐公交车和购买自行车,最后到乘坐出租车。正如陶荣经历了运动员时代的拼搏和奋斗一样,社会的进步也让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体会到了多劳多得的时代变化。
“那时候,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这一年我竞争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年底还能拿到一定的年终奖。”说到这里,陶荣开玩笑说自己一直年轻、时尚。一万多块钱的年终奖金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笔巨款。除了孝顺父母,陶荣还喜欢用钱追赶时尚——他是团队里第一个使用文字显示BP机的人;最先用的是摩托罗拉手机……“当时BP机一台就两三千块钱,我只有省吃俭用才能买。”陶荣还记得队里“炫耀”BP机的场景。
03
坚持完成学业应该让运动员成为懂事的人
2002年,陶蓉退休。当时他面前有两个选择:去单位团委工作,或者留在一线当教练。由于陶荣一直担任游泳队团支部书记,工作成绩突出,要求他退役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呼声强烈。然而,在泳池工作了16年的陶荣却始终不想离开一线。最终,他留在了张亚东身边,开始了助理教练的下半生。
在我省各运动队中,游泳队是最早向世界学习的队之一。国际先进的培训方法和理念开阔了陶荣的视野。想要提高运动成绩,科学的训练是必须的。陶荣想到了自我充电。
当教练的第一年,陶荣就到浙江大学报读了专升本的课程。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寒暑假的紧张学习期间,我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往返于浙江大学和运动队之间。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没有缺课。运动员们结束一天的训练后,陶荣开始熬夜、晚上看书。他厚厚的读书笔记印证了那些辉煌岁月对知识的渴求。
本科三年级时,陶荣每周三晚上都会去浙江大学研究生班旁听国家运动医学领域领军人物王健的课。 2009年,他成功考入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班后,也顺利追随后来的浙江大学体育系主任。开始了3年的深造。
对于自己的奋斗,陶荣轻描淡写地说,“社会在变,我只是抓住了机会,还是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只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进行科学的训练。
陶荣的执教生涯培养了亚洲冠军毕义荣,而如今15岁的吴庆峰也在这两年的国家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我自己也是一名运动员,所以我理解他们的心理,所以我希望球员们明白他们在这里做什么。”陶荣表示,只有明确定位和目标,才能真正加速、破浪,无论是游泳还是人生。
制片人:唐一红
体育报记者:马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