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这13年跑了多远。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是2019年累计里程超过了3000公里,2013年累计里程大概是2万到3万公里。
我从小就是体育差生。我也尝试过游泳、网球、健身,但13年来我都无法坚持其中。没想到,只有跑步这项门槛低、易学的运动让我坚持了13年。我没想到13年的跑步给我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代谢年龄41岁
其实,一个人是否老,不仅仅取决于你身份证上的年龄,还取决于你的基础代谢年龄。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各器官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换句话说,它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人年轻力壮时,基础代谢能力最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能力下降。
2019年夏天,我做了基础代谢测试,结果显示我的代谢年龄是41岁。我的代谢年龄比身份证上的年龄小25岁。
这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吗?
一点也不。
记得几年前,我在中央电视台看过一个减肥节目。有一个27岁的女孩,很胖,体重有100多公斤。她出生于音乐世家,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她的梦想是穿上漂亮的晚礼服,站在舞台上担任第一小提琴手。
节目组测试了她的代谢年龄,为38岁,比她的身份证年龄大了11岁,属于中年女性。节目中还有一名42岁的男子。节目组测试他的代谢年龄为57岁,比实际年龄大了15岁。
可见,很多年轻人的代谢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这绝不是一件好事。
20岁时骨密度
连续几年,我在体检时都会进行骨密度测试,其中包括将左手(我不使用的手)的手指放在仪器上。结果显示,平均骨密度为0.03g/cm2,T值为-1.78,Z值为0.93,表明骨质减少。
体检中心医生说,要经常喝牛奶,注意补钙。
家人知道情况后,就去超市卖骨头,给我熬骨头汤。
不过我从来不补钙,也不喝骨头汤,喝咖啡的时候只加一点牛奶。
直到2014年的一天,我读到约翰·雷迪的《锻炼改变大脑》一书中的一段话,顿时恍然大悟。
约翰·里迪说,每周使用举重或阻力器械锻炼两次。做3组举重练习,每组重复10-15次。
这是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即使你做了世界上所有的有氧运动,你的肌肉和骨骼仍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恶化。
美国塔夫茨大学一项针对50岁至70岁女性的研究表明,参加一年力量训练的女性臀部和脊柱的骨密度增加了1%。
因此,只要有机会,我就会练习器械来增强骨密度。
2020年,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我之前每周出去参加马拉松的习惯被停止了。无奈之下,我在拼多多买了杠铃杆和杠铃片,开始在家做杠铃挺举训练,基本上隔天一次。重量也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5公斤到现在的30公斤。
因为我在家训练,缺乏保护,所以我从不做大重量推举。每组做12次以上,4~6组不等。训练时,我会用专门的蛋白杯喝一勺乳清蛋白粉。
2021年2月1日,我在首都体育学院进行了骨密度测试。我的骨密度值为:脊柱1.307;双股骨的平均值为1.004。
如果你只看这些绝对数字,你可能会像我一样,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幸运的是,坐标图上有T值。这个T值是一个相对数。通常临床上用T值来判断你的骨密度。报告中,我的价值观(67.2岁)与20岁至40岁的健康年轻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我的脊柱骨密度比一个健康的20岁的人要好很多。
通常,-1﹤T值﹤1表示骨密度正常; -2.5﹤T值﹤-1表示骨量低、骨量丢失; T值﹤-2.5表示骨质疏松; T值﹤-2.5结合有脆性骨折史提示骨质疏松严重。
我的 T 值 = 1.7。我的脊柱骨密度不仅正常,而且处于异常水平。
坐标图上还有一个Z值。 Z值也是一个相对数。按照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分组,将你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龄人的参考值进行比较。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同龄人的正常范围内; Z值≤-2表示骨密度低于同龄正常人。
报道出来的成绩不仅碾压同龄人,还击败了20岁的年轻人。
拥有6块腹肌
无论是代谢年龄还是骨密度,它们都是身体内部的指标,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出来。我需要一些可以炫耀身体的东西。
在我这个年纪,想长高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去整容、注射玻尿酸、花钱改变自己的容貌呢?
第一是没钱,第二是感觉不合适。
还是应该走运动健康之路。
什么形式最容易识别?
我发现腹肌是最容易识别的。无需脱掉衣服,随时随地拎起即可展示。
确实,腹肌确实很难训练。
幸运的是,我终于练出了明显的六块腹肌。
拍成2部纪录片
前面的文章都是关于跑步13年来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除了身体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变化。
在《极限玩家》导演冯骥的大力帮助下,拍摄了《跑出我的人生》和《传教马拉松》两部纪录片,并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等国内电视台播出。
去年秋天,我在微信上认识了一位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共事的同事。他说他在中央电视台看过我的纪录片。
出版5本运行书籍
在展路文化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女儿石川联合出版了《马拉松系列绘本》、《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百马人生,奔向波士顿》、《百马人生》 、奔赴波士顿《纽约》、《百马奔赴东京》。
在我们之前,国内还没有作家用图画书的形式来描述马拉松。我和十川写的四本马拉松图画书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
不仅如此,在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历史上,还没有人以图画书的形式描绘大满贯。也就是说,中国画家率先创作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图画书,至今仍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本。
2020年9月22日下午,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包明晓教授在演讲中坦言,一些学校重考试成绩,忽视锻炼,体育课经常被挤。他针对“场馆设施少”的痛点,提出了场馆改造的各种建议。
总书记认真听讲。 “我们需要考虑运动会场地建成后如何使用,解决了场地问题后,还要解决体育运动的机制、措施和方法……”
他特别强调正确的体育理念:“一方面要让孩子跑,另一方面体育锻炼要科学,做好防护和准备,帮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体质。”改善他们的健康。”个性和意志的训练。”
为了响应总书记“让孩子跑”的号召,我和金飞宝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编辑了《让孩子跑》这本书。我们都是跑过100多次马拉松的跑步者,也是中小学生的家长。我们已经和孩子一起练习跑步了。
在“让孩子跑”的路上,我们有很多的体会和体会,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我们把这些经验和精彩案例写进了《让孩子跑》一书中。
在成都时代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让孩子跑吧》将于2021年7月前出版。
中央电视台颁发特等奖1名
我很荣幸,我这个从小体育成绩差的学生获得了2014年CCTV体育人物无名精神奖提名奖。
在14亿人口的国家里,获得提名奖的只有10人。我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我深感欣慰。
记得我在五棵松体育场参加颁奖典礼时,周围都是各个运动项目的冠军,令人目不暇接。有中国女排,有郎平,有李娜,还有那些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的冠军。
当体育频道主持人张斌读到我的名字时,我真的很兴奋。
生了一个孩子
我把最大的收获留到了最后。跑步后,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我的妻子也生下了一个女婴。
现在女婴已经长到11岁了。她还可以跑步和游泳。
400米成绩为1分29秒,800米成绩为3分40秒。
每个周末我都会和她一起跑5公里。
看到我通过跑步生孩子的故事后,我的几个没生过孩子的朋友也开始跑步。
这一招果然有效,他们相继生下了孩子,一女一子。
有一次我演讲的时候,台下有人问一个问题:跑步生孩子是好事,但问题应该是男孩跑还是女孩跑。我说,我们这些生孩子的都是男孩跑,不过没关系,男孩和女孩一起跑最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