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志勇/摄
开展“送技能、送温暖、送就业”活动
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浙农民工过年服务保障的通知》,决定开展“送技能、送温暖、送就业岗位”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开展活动,提出创新培训政策,鼓励在线培训、落实假期劳动权益、做好杜绝工资拖欠工作、开展网络招聘、深化劳务合作等。
在“送技能”方面,鼓励各企业结合稳岗留人的实际情况,组织员工开展培训,对没有休息的员工、留下来的员工进行精准化、针对性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工作上,做到“留一人在岗”。 “培养一人”,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同时,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向社会推荐58个在线培训平台,提供24小时“持续在线”培训服务。
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确保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不缺货、不间断、数量充足、价格稳定。浙江省商务厅与浙江省768家重点企业建立联保联供机制,推动省内外大型商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仓储合作基地对接,加强产销保障稳定的货源。此外,协调农产品批次、农贸市场、超市加强供应组织,增加补货频次,及时上架蔬菜等生鲜产品,增加萝卜、白菜、白菜等耐货架蔬菜的市场供应。还有土豆,还有肉类、粮油、方便面、瓶装水等。
目前,大型超市粮油、肉类、方便面等采购和库存较平时增加20%以上,可满足1周以上供应;蔬菜、鸡蛋、牛奶等生鲜食品可满足四天的供应。浙江省商务厅会同发改、食品、财政等部门,已陆续释放100吨省级冻猪肉储备。下一步,将动员全省重点保供企业将商业储备底线提高至15天。
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春节期间,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浙江图书馆携手全省公共图书馆联合网上开展文化暖冬迎新春活动和离线方式。预计全省将举办活动1987场,其中线上活动1035场,线下活动952场。浙江省文化中心举办“浙江过年文化”线上文化服务活动,打造线上文化市场,准备数字文化年货,用文艺助力人们宅在家里过春节。
旅游景区实行参观预约制度,推行定时旅游预约。同时,鼓励A级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旅游企业为留浙务工人员过年提供门票、房券或餐券优惠。
疫情防控和基本医疗服务并重
疫情背景下,浙江省卫健委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假期值班,加强发热门诊、门急诊、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医疗实力,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等待时间。落实分类救治措施,对危重病人、需要紧急急救的心脑血管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防护。对于门诊慢病患者,可根据病情延长处方剂量至12周,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对慢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放化疗等癌症患者以及其他需要保持正规治疗的重症患者以及孕妇、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持续的医疗服务将得到有效保障。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患者病情确定手术时间。
同时,发挥浙江“互联网+医疗”优势,开展互联网诊疗,为公众提供慢性病、常见病的在线健康咨询和随访服务。
对实体餐饮和网络餐饮进行检查
在餐饮服务保障方面,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对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景区、商业区等餐饮聚集点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食材采购、餐具、特殊房间的清洁消毒。加大管理、生熟交叉污染、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风险排查。对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进行在线监控,严肃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未公示许可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对网络餐饮商家特别是存在网络监控问题、网上订餐的商家加强现场检查。
对举办年夜饭、接待游客的餐馆、酒店,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测量和显示体温码,提醒顾客不就餐时佩戴口罩、就餐时保持距离。
丰富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就业帮助
节日期间,除了走访慰问外,浙江省总工会还将组织各级工会为节日期间留在企业的员工开展当地旅游、一日游、民俗活动等。新年;免费开放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农民工文化之家等阵地;组织各级各类职工文艺团体,以“轻骑兵”的形式开展小型、分散的文艺演出;利用工会微信公众号、“员工云学校”等组织开展各类职业生活技能培训和心理疏导活动。
围绕“关心帮扶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留住工人促进发展”主题,策划开展工会就业服务月活动,重点为农民工和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服务。留在浙江过年。指导组织劳模工匠、法律服务、健康救助、心理咨询等工会志愿服务组织,参与防疫健康、留浙政策宣传,组织开展有特色的工会志愿者活动服务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