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马甲线”、“A4腰”、“三角肌”成为了很多都市年轻男女的时尚代名词。微博、微信朋友圈上各种花哨的健身照片层出不穷。 《2018健身支出报告》显示,2017年用户人均年度健身支出为1502元,较2016年增长11.9%。
看来,消费升级和政策红利正日益助推“健身经济”。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健身爱好者、健身房和专业人士,一睹昆明的“健身经济”风采。
爱好者
健身虽贵但值得
在健身目的方面,《2018年健身支出报告》显示,62%的人希望通过健身提高身体素质,30%的人希望减肥塑形,3.5%的人希望弥补自己糟糕的外表通过良好的身材。
“我从去年3月份开始在南亚的一家健身房锻炼,每周不少于3次。目的是减肥,希望自己的身材能漂亮。现在我已经从52公斤减到了47公斤。”我去健身房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做半小时或者5公里的有氧运动,然后再做器械类的无氧运动。”赵红是一名健身爱好者。她告诉记者,她上周刚刚在澄江跑了一场马拉松,现在体重已经减轻了。我成功了,但我仍然计划继续锻炼。谈及自己坚持锻炼的原因,她表示,首先是因为自己对美丽的热爱,其次是对健康的需要。自从开始锻炼以来,她就没怎么生过病,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另外,当健身成为一种习惯时,不运动就会感觉不舒服。
“从去年到今年,我办理了一张价值2000多元的健身卡,买了价值5000多元的健身服,还买了体脂秤、手表、蛋白粉。现在我自觉吃高了——牛肉、鱼、鸡肉等蛋白质食物。”赵宏算了一下,每年的健身费用在1万元左右。
与赵红不同,林先生健身是为了增肥。林先生身高1.78米,去年体重仅为62公斤。经过一年多的健身,他的体重已增至65公斤。 “周末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健身房,下班后经常打篮球或者骑自行车。为了促进肌肉生长,我还买了哑铃、拉力器、弹力绳等辅助器材。”林先生告诉记者,办理健身卡每年的费用约为1600元,但聘请私人教练的价格相对较高。去年,我光是请私人教练就花了6000多元。另外前后还买了2000多元的蛋白质和增肌粉,算下来一年就快一万元了。林先生表示,庆幸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身体得到了改善,体重也增加了,肌肉也比以前强健了很多。虽然健身要花钱,但还是值得的。
“为了减肥,我健身了近两年,今年我一共花了1000元办了两张季卡,报名了12个减脂塑身班,花费2400元,还花了1500元报名了游泳班。”小敏是一位女大学生,她告诉记者,她买了一些专业的运动鞋、健身服和网红健身器材。今年她花了7000多元。除了生活费,她的压岁钱和零用钱都花在了健身上。
健身房
炎热“根本停不下来”
“1982年3月,云南省第一家健身房——春城健身中心成立。我还记得上午9点开始健身报名,到上午11点,120人的名额就满了。”据ABBF中国健美健身队现役队员、2019年亚太锦标赛大师组季军窦鹏回忆,当时健身场地很小,大家都在排队。分好几行在路上锻炼。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看。窦鹏表示,如今,全民健身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昆明至少有400家健身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昨天,记者采访云南大力士健身俱乐部会员总监安女士了解到,俱乐部成立4年多来,一直致力于“全民健身”理念,打造专业、安全、科学的健身场所。 、有效、舒适的健身环境。客户群为中高端消费群体。该俱乐部的数据显示,健身人群的年龄分布越来越分散,主要集中在25-35岁,男女比例为40:60。
“这三年来,人数一直在增长,每年增长10%左右。单店顾客数量在2000人左右。我们的卡分为月卡、季卡和年卡售价分别为400元和1200元的元和2600元,昆明市4个分店的年卡销售额约为1100万元,仅卡年销售额就增加了2600元。 13%。安说,目前,昆明4家分公司有效会员超过7000人,老顾客年人均消费2000元。 ——3000元。
安女士介绍,会员不仅可以使用俱乐部的固定器械、有氧器械、自由重量器械等,还可以定期参加专业团体课程,制定专业的健身计划和调整。此外,除了普通年卡项目外,俱乐部还提供3D筋膜拉伸课程、体能课程等私人培训课程。私人培训的价格从每节课200元到500元不等。
安女士还透露,俱乐部每月都会对健身教练进行定期、持续的内部专业培训,合格的健身教练平均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
此外,记者走访了两家健身工作室了解到,市面上有不少私人定制工作室。其中一家影楼的工作人员表示,前来办卡的顾客很多,但名额已满。客户只能选择价格相对较高的一对一私人课程。这个班级一般是根据消费者的课表来确定的。特色课程单价在300元以上,一般为36班起。另外,如果后期办卡有名额,费用为季卡600元,年卡3000元。
随着健身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不少年轻人将健身贴上了“时尚”的标签。很多健身女性和网络上的网红都喜欢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自己的身材。不少网友吐槽,“他们不去健身房,却去健身房自拍”。他们还开玩笑说:“锻炼五分钟,拍照两个小时。”面对这一现象,专业人士有何看法?窦鹏表示,每个人对健身的定义都不一样。应鼓励拍摄健身照片并将其发布到微信上以吸引关注。健身人把健身视为时尚,视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这也是健身意识增强的表现,因为首先要有健身意识,然后才能养成健身习惯,最后才能达到健身效果。
不过,由于近年来涉及健身卡申请的“骗局”层出不穷,专业人士也提醒,锻炼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没有特殊的健身需求、时间充裕且有按时锻炼的习惯,健身爱好者可以选择体验,不要盲目办理健身卡或户外健身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相关部门
将打造15分钟健身圈
走访中,不少市民抱怨居民区周边公共健身设施少,不得不选择价格昂贵、离家较远的健身房。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体育场地8149个,乡镇级文体活动广场330个,农民体育健身项目点1494个,健身路径1763条,健身步道44条。
据了解,下一步,昆明市将在现有全民健身场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主城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到2020年,在昆明主城区建成设施便利、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城市社区“15分钟运动健身区”,让城市居民15分钟内享受健身活动分钟步行设施,享受全民健身服务。
据云南省体育局官网显示,截至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36.96%以上,通过全民健身标准的人群比例超过91%,与国家提出的2035年目标相距甚远。已经很接近了。 (记者李赛实习生杨一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