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与优势解析:专家梁志焱教授深度解答家长疑问

    记者提问(以下简称问):很多家长对蒙特梭利教育知之甚少。作为该领域的专家,您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梁教授解答(以下简称解答):蒙特梭利教育是由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创立的。它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卓有成效的教育魅力风靡世界,受到普遍欢迎并影响了整个20世纪。进入21世纪,蒙特梭利教育仍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幼儿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活力”,也称为“内在潜力”;或者可以概括为“人的潜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主动的、主动的、发展的存在,具有无穷的力量。她指出,“成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能的开发,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它的生命力是按照基因决定的生物规律发展的”。

    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照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孩子当作物体,而应该把孩子当作人;孩子不是大人和老师可以倒进去的容器,也不是可以随意造型的蜡泥,也不是可以随意雕刻的木块:他们不是父母和老师。老师培育的花草树木或者饲养的动物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活跃的、正在发展的人。教育者、教师和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孩子自然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自由和自发性。在活动中,有利于儿童智力、精神、身体、个性的自然发展。

    早在20世纪初,我国就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接触到蒙台梭利教育。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幼儿教育界的好评和欢迎。遗憾的是,旧中国不具备传播和采用蒙特梭利教育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前苏联的幼儿教育为模式,批判蒙特梭利教育。

    蒙氏家庭教育实战宝典_家庭蒙氏日常教学_蒙氏家庭教育小贴士

    直到1985年,我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卢乐山教授出版了《蒙特梭利幼儿教育》一书,将蒙特梭利教育重新引入我国: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台湾蒙特梭利教育合作与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合作引进蒙特梭利教育研究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和北京北海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实验基地。当年秋天,《蒙特梭利教育汉语实验研究》正式启动。实验进展的成果逐渐传播开来,不少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实验班。十几年来,蒙台梭利教育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中小城市,形成了良好的传播趋势。规模城市,现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问:在家实施蒙特梭利教育有什么好处?

    答:蒙特梭利教育不仅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更应该在孩子生命之初就应用于家庭。与欧美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父亲的精心呵护和爱护下,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责任心较弱;创新能力差;他们缺乏独立性。勤奋的精神。因此,在家中采用蒙特梭利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让他们自由、快乐、有序地行动,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强调“日常生活技能”的实践。家长可以利用简单的日常用具,逐步练习婴幼儿的生活技能。例如:1岁左右,练习走路和说话; 2岁时,他们学会用五个手指抓物体、用两个手指捏物体、用一只手舀物体等; 3岁至6岁,可以开始使用筷子、镊子夹起物体并放入指定容器中。如果年纪大了,可以练习打开抽屉、做针线活、做三明治等。

    只要孩子对这些操作练习感兴趣,就没有年龄限制。蒙特梭利的“生命教育”主要给孩子带来以下好处: 可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年幼的孩子经常做一些“舀”练习(舀豆子、舀珠子等)。当他们的手腕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可以自己吃饭,不需要大人的帮助。如果你经常做“穿珠子”活动,你就能穿针为自己缝纽扣;如果经常做“倒水”训练,孩子就可以学会泡茶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形成。孩子经过各种日常生活训练后,学会了如何获取和准备食物、如何穿衣整齐、如何收拾环境等等,这些生活事情对孩子来说会变得更简单、更容易、更快捷,他们就能生存下去。即使他们独自一人。

    家庭蒙氏日常教学_蒙氏家庭教育小贴士_蒙氏家庭教育实战宝典

    有助于儿童生理系统的发育。一些左右手的“小肌肉群”练习(抓、倒、舀、穿线等)可以促进人体左右脑系统的发育;一些“大肌群”动作(如搬桌椅、搬水、擦洗物品等),可以高度有机地协调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肌群”,促进四肢的全面发展。

    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通过“生活教育”,让孩子学习人际交往中应具备的礼仪习惯和沟通技巧。

    问: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适合儿童安全活动的空间,并提供与孩子体型相称的优质、美观的物品,满足孩子使用与成人相同物品的愿望。

    2、生活要有规律。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由活动,做他想做的事。如果孩子喜欢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穿衣、脱衣、吃饭、扫地等,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做吧。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选择的自由。

    3.尽力为孩子提供人生成功的机会。大人应以清晰的步骤、缓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做每件事的正确方法,并相应地为孩子提供易于使用的物品,让孩子模仿操作。 ,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激发自发性。

    4、不要使用“你真笨”、“这是错误的”、“你怎么不记得”等指责性的话语,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失去上进心。我们应该用表扬、鼓励、肯定、感恩等积极的态度来包容孩子的错误,让他们再犯。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动作还不协调,做事自然就慢。家长千万不要催促孩子,而应该尊重孩子的速度,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速度行动,这样会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5.创造更多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 3岁以下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太少,会造成社交障碍,长大后不会主动去找朋友。家长应积极寻找机会,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参加亲子游园活动。在充满教育的环境中 性别友好的亲子花园不仅能帮助孩子成长智慧,还能培养社交能力。

    问:目前,大多数年轻父母虽然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渊博,但对于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还不够成熟。那么请谈谈如何实施蒙特梭利教育?

    答:孩子的诞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创造新生命的喜悦,也给我们带来了将幼小的生命抚养成人的神圣责任。我建议年轻的父母应该尽早让孩子享受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熏陶,使他们身心正常发展,独立、有活力、自信、充满情感、遵守纪律、有坚强的意志力。求知欲强,有自尊心。具有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孩子。为了将蒙特梭利教育充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学术界将其分为以下四大培训板块:

    感觉系统训练

    家庭蒙氏日常教学_蒙氏家庭教育小贴士_蒙氏家庭教育实战宝典

    “感官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最具特色的内容。它将儿童的感官体验的重要性置于更高的智力活动之前。家长可以按照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的顺序,从易到难进行训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观察力,及时了解儿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孩子对感官“教具”的操作,将充分发挥孩子在生命早期的潜在能力,让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粮食,让亲子互动的过程始终自发、快乐。

    语言能力发展

    在人类生命发展的过程中,语言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蒙特梭利认为,语言是从出生后的环境中习得的,婴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大人能让孩子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孩子就能自如地掌握某种语言。但语言的敏感期是短暂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1920年,印度的一个男孩一出生就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在狼群之中。后来他回到人类,专家对他进行了大约10年的语言训练,但他还不会说话。这充分说明了婴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给年轻父母一些全新的语言教育理念和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训练方法,我推荐从听、说、写、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语言教育。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听、说、写、读能力和习惯。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既要引导孩子学习口语,又要引导孩子学习书面语;既要引导孩子理解和使用日常语言,又要引导孩子学习文学语言。

    只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说话,不断引导孩子去看、听、触摸周围的事物,用感受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孩子就会能够很好地掌握语言。

    数学素质发展

    枯燥抽象的数字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游戏和亲子活动的形式有机自然地结合起来,为孩子提供数学启蒙教育,让他们在玩中学习。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主要是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是积累更多的知识。

    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孩子一起游戏,利用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常见的物体,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内容包括:学习如何对数字进行分类和排序;学习数数;和理解数字。数字的实际意义;数字的形成;初步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一些几何形状并发展空间感知。在此基础上,家长还可以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多创造游戏,进行训练,为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日常生活练习

    所谓日常生活实践工作,就是把家庭中大人所做的一些日常工作当作一项“工作”,让孩子真实地模仿、体验,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本节的训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基本动作。主要是基本动作的练习,如:扭、捏、倒、缝、剪、切、扫、挤等。可以将一个连贯的动作分解为易于理解和学习的具体动作单元,激发孩子的兴趣,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第二,社交。主要介绍人们生存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礼仪和规则,如:如何开关门、如何传递物品、如何招待客人等。通过练习,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第三,爱护环境。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爱护和爱护身边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从小养成美化环境、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如扫地、擦桌子、拿东西等。照顾动物、植物等。在练习中,让孩子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获得管理物品、独立的能力。第四,自理能力。针对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对自己缺乏信心的现象,从日常生活中练习例子,如正确穿衣、穿鞋、刷牙等,通过练习,孩子可以发展强化独立自主意识。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总之,蒙特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发展。她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开始,结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用品,让孩子自发、主动地学习。以上每项活动的设计和材料大多取自家庭中的真实事物,并且每项活动都可以延伸和扩展为其他活动。这些活动训练力求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内化秩序感,让意志力与活动自然结合,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建立独立和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4862.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