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吴巧宝:奉贤第一位乒乓球一级运动员的成长故事与1959年辉煌战绩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喜欢打乒乓球,而且很多都打得很好。吴巧宝是奉贤历史上第一位乒乓球一级运动员。 1959年击败五名一级乒乓球运动员,被上海市体委授予一级乒乓球运动员称号。

    爱上乒乓球 苦练硬功

    20世纪50年代中期,奉贤乒乓球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县城南桥镇只有几间乒乓球室。有的乒乓球台还没有网,就放几块砖头代替。玩家大多使用木壳板,非常简陋。没有乒乓球教练来教,也没有乒乓球老师来指导。每个人都出于对乒乓球的热爱而练习乒乓球。

    闵行区初中篮球冠军是谁_闵行公办初中篮球_闵行区篮球比赛

    吴巧宝的父母当时工作流动性很大,他上小学很晚。南桥小学有一个乒乓球室。他三年级时就爱上了这项运动,放学后他会和同学打架。也许他对这项运动有天赋,也许他比别人更勤奋练习,进步很快。很快他就成了学校乒乓球爱好者的主人,无人能敌过他。

    南桥印刷厂还设有乒乓球室。厂长王训华也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乒乓球打得非常好。吴巧宝与厂长交上了朋友,经常去印刷厂打球。两人相遇、较量、互相提升。他还经常去南桥中街西园巷灯光球场旁的翁公馆文化中心门厅打乒乓球。他经常见到在师范学校、县中学就读的陈凯基、李清泉、张再新等乒乓球运动员,与他们切磋球技、交流经验。 。袁跃良、顾季珊等学弟学妹经常跟着吴巧宝、陈开基等人,缠着他们玩几场游戏。这些学生打乒乓球非常努力,学习认真,技术提高得很快。

    为了提高奉贤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县体委苏晓东老师有时会带领队员到上海观摩市、区乒乓球比赛。有一次,他们迟到了,在一家国际酒店过夜。偶尔还受邀与郊区县乒乓球队进行友谊赛,与市区及其他县的互动也逐渐增多。

    上海市体委非常关心奉贤乒乓球运动。 1958年,一支郊区乒乓球队被派往奉贤进行示范训练,并在人民医院西南角大草棚的讲台上举行了示范比赛。这支队伍包括世界男团冠军队、世界男双冠军、混双冠军的成员。还在闵行汽轮机厂技工学校工作的张燮林和川沙中学的学生余宜泽(两人后来都成为国家队主力球员)。吴巧宝与这两位高手交手后,感觉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技术也差得很远。你必须努力进行有针对性的、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提高你的水平。

    1958年下半年,奉贤县乒乓球比赛在南桥镇灯光体育场旁的县文化中心举行。吴巧宝、陈凯基、王训华等五人荣获前五名。根据1958年6月公布的《运动员等级制度规定(修订草案)》,授予5名队员二级乒乓球运动员称号。

    闵行公办初中篮球_闵行区初中篮球冠军是谁_闵行区篮球比赛

    到处征战,取得丰硕成果

    闵行公办初中篮球_闵行区篮球比赛_闵行区初中篮球冠军是谁

    1959年春节,普陀区乒乓球队来到奉贤,在原电影院前厅二楼打了一场团体赛。得知普陀乒乓球队要来奉贤比赛,主力队员吴巧宝、陈凯基、王训华在赛前都非常认真、专心地练习。 ,普陀是一支城市队伍,技术一定是精湛的。我们不能贸然应战,即使输了也不能痛苦。普陀区三名主力队员均为一级运动员。吴巧宝被安排在3号、5号、7号主力的出场位置上。吴巧宝上场后,反应冷静,并不急躁。他左推右攻,不断寻找机会,果断,打板大胆有力,前三板有力又重,打出了很多好球。他击败了普陀将领,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勇气。最后两盘,他乘胜追击,利用敏捷的步伐和凶猛的进攻,连胜两盘,取得彻底胜利。虽然奉贤最终以4:5输给普陀队,但吴巧宝连胜三名一级运动员,展现了奉贤的气势,得到了城市队的认可。此次,由普陀区的一级裁判员担任主裁,并记录确认为正式比赛。

    1959年秋,上海郊区在南汇县举办了郊区乒乓球单打比赛。吴巧宝又击败两名一级运动员,获得郊区单打第五名。就这样,吴巧宝在1959年的两次正式比赛中击败了五名一级运动员,获得了向市体委申报一级运动员的资格。苏晓东老师多次往返市区寻找组织者、裁判员签署比赛成绩证书。丰县终于诞生了第一位一级乒乓球运动员,创造了县乒坛新的历史。

    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1960年,一支乒乓球队来到上海与奉贤队进行个人赛。巧合的是,城市队里有一位女队员也叫吴巧宝,一字不差。体委领导在吴巧宝两人之间形成对峙。吴巧宝听说自己和女队员比赛后退出了。队长对他说:不知道你能打败她吗?这种挑衅的方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不相信自己打不过女选手。结果他一上场,吴巧宝就连胜三局,强行击败了他。吴巧宝输了比赛,扔球拍,生气地回家,不再打乒乓球了。体育委员苏晓东赶到他家劝他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强者自有强者。城市里有很多实力强劲的女玩家。如果你有能力赢,你就必须有能力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苏老师的话让吴巧宝明白了很多道理。

    1959年4月,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锦标赛,引起了人们对乒乓球的关注。

    很快,容国团和国家体委容高堂主任合作编写了一本关于打乒乓球的书。吴巧宝爱不释手,尤其是发球、接球、推球、拦球、搓球、攻球等基本功的练习。 、抽、削球、长抽短挂、正反手等等,还有如何练习灵活的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与队友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考虑如何更扎实地练习基本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男队首次获得男团世界冠军,庄则栋获得男单世界冠军,邱钟慧获得女单世界冠军。前来冯教练执教的闵行乒乓球高手张燮林成为男子团体冠军队成员,并获得男单并列第三名。

    一股乒乓球热正在全国蔓延。奉贤各学校、工厂、单位纷纷设立乒乓球室开展乒乓球运动,形成了一股乒乓球热潮。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日益发展,优秀的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乘着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势头,1961年10月,奉贤县举办了一场乒乓球比赛。那一年,笔者正在县城上高一,想方设法寻找机会观看比赛。这是奉贤的一场精英乒乓球比赛,各路强手云集。球场上张贴着奉贤乒乓球运动员名单:一级运动员吴巧宝(县中学)。二级运动员陈开吉(师范)、姜福龙(南桥)、李清泉(县中学)、王训华(南桥)、吕东亮(县中学教师)。三级运动员徐增贤(县中学)、李福林(南桥)、沉奇帆(农校)、邹刚。少年运动员张在新(县中学)、袁跃良(县中学)、顾继山(县中学)、吴伟儒(三中)、涂正佐(农校)。

    各界球员都在关注那些高水平的运动员,研究他们的高尔夫球场,探究他们的特点和不足,力争拿下他们,提高自己的进步空间,特别是一级运动员吴巧宝和几位二级运动员级别的运动员。受到最多的关注。

    比赛结果,陈凯基、蒋福龙、徐松鹏、吴巧宝、李清泉、李德林获得男单前六名。其中,两名没有等级称号的排名运动员可以获得等级运动员称号。吴巧宝很高兴:大家都在奋进、拼搏,普遍提高了个人技术,也提高了奉贤的乒乓球水平,这是好事。

    当年年底,陈凯基在年度比赛中获胜,击败了五名一级运动员,晋升为一级运动员。不久之后,张在新、袁跃良、顾继山等人也获得了二级运动员的称号。

    参加部队选拔

    一次难忘的经历

    闵行公办初中篮球_闵行区初中篮球冠军是谁_闵行区篮球比赛

    1962年,吴巧宝和陈开吉应征入伍,在南京军区第60军服役,但两人并不在一个团。 1964年春开始,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演习和竞赛。篮球、举重、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均列入比赛项目,各军选拔实力雄厚的选手组成团、师、军、军区代表队。吴和陈都是一级乒乓球运动员。他们无需经过选拔,就自动成为所属团乒乓球队的队员。他们参加了分区的乒乓球队选拔赛。他们很轻松地就通过了,双双成为了分区乒乓球队的成员。他们加入第60军参加试验。 。他们两人确实是在当地长期训练的一流选手。两人都通过了考验,脱颖而出,成为第60军乒乓球队的队员。除了吴巧宝和陈凯吉之外,虹口区还有另一位入伍的乒乓球高手,另外两人都是安徽省队的队员。已有5人成为第60军乒乓球队男队队员,他们都是一级乒乓球运动员。选拔赛结束后,吴巧宝认为,红陂区的选手发挥最好,上海的三名选手成为第60军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

    又训练了几天后,他们就前往南京参加大军区的选拔比赛。选拔赛首先进行团体赛,与来自野战军、省军区、师级单位(军师)、特建单位的众多乒乓球队进行角逐。 60军五名队员发扬了团结拼搏的精神,不骄不躁。他们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奋力拼搏,取得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

    随后单打比赛更加激烈。根据团体赛中队员的表现,所有选手将被分为9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决出小组前2名。其中有一名“八一”乒乓球队队员回到老单位参加比赛,与吴巧宝分在同一组。两人交手,吴巧宝先胜一局,但很快就被反败为胜。面对这位“八一”队员,吴巧宝想方设法与他斗智斗勇,发、攻、长拉、短挂、十八般武艺,却始终无法占据上风。又输了。三局下来,我觉得自己技术不行,输了。两人排名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抽签小组第一名和第二名选手进入淘汰赛。没想到吴巧宝又画出了这位八一队员和这个“克星”?唯一的“8月1日”队员,让他两次见面,真是一路坎坷,也许是心理障碍,也许这个队员实在是技术精湛,吴巧宝技术逊色,被绑住了。 ,连输四场被淘汰,无缘参加南京军区代表队选拔总决赛。

    回到军、师、团后,他举办了各种表演赛。从春天到秋天,他打了十个月的乒乓球选拔赛。这成为吴巧宝军旅生涯中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吴巧宝、陈开基两位选手参军后,奉贤乒乓球失去了两个支柱。体委也担心今后如何排兵布阵去面对各县的球队。很快,闵行乒乓球队来比赛了。比赛场地位于县城西南角一栋由高中毕业生建造的大楼的底层。比赛场面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尤其是袁月亮和顾季山两位还在上初中的小将,不畏强敌。他们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拼搏,善于战斗。他们一起打败了老大哥。加入闵行乒乓球队。

    当消息传到部队时,吴巧宝和陈凯基非常兴奋。吴巧宝特别欣赏这两个年轻人。他认为袁月亮坚强、果断、果敢,善于对抗、强攻,具有顽强的斗志。顾季山技术稳定娴熟,举止潇洒。看他打乒乓球就像看舞蹈动作,优雅而自由。

    1964年9月,在第四届上海运动会郊区团体乒乓球比赛中,顾季山获得男子单打第二名,袁月亮获得第三名。成为郊区乒乓球的领头羊。

    随着中学学业的结束和文革的发生,县里的这些乒乓球运动员也各奔东西。李清泉就读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张再新就读于上海机械专科学校,袁月亮先去了五四农场,后又去了石化总厂。工作中,他在五四农场时代表奉贤参加市运会,在石化厂时连续多年获得石化厂冠军,代表金山参加市运会,至今仍活跃在乒乓球运动中世界。顾季山考入复旦大学并留校任教。他非常有才华。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许多乒乓球爱好者至今还记得他。

    文革后,乒乓球沉寂多年。 1973年以来,各项活动逐步开展。 1974年,丰县举办运动会。臧方琳、钱瑞仁、甘益民等乒乓球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取得领先。 1968年,吴巧宝退伍,分配到县公安局工作。那时,由于工作繁忙,他很少有时间打乒乓球。退役后,他加入了老年体协乒乓球委员会,时不时地打一会球。现在,80岁高龄的他每天早上仍然在河边大道上散步一个小时。他说:如果不是疫情,他还会抽出一些时间去打乒乓球,这会给他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88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