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2016梦想起飞系列报道:盘点2015年奋斗小人物故事,激励新年梦想实现

    时间的脚步总是过得很快。再过10天,我们就要告别2015年,迎来崭新的2016年。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总会感到有些不舍。然而,我们的脚步在前,我们的梦想也在前,我们不会停下脚步。梦想是新年最好的祝福。

    即日起,华西都市报将推出《从心出发——2016梦想腾飞》系列报道,盘点过去一年里那些为梦想而努力的小人物的故事。

    你还记得我们曾经报道过的那位来自攀枝花的无臂候选人彭超吗?还有资阳最美乡村教师陈秋菊、西昌盲人教师马建华……他们的正能量故事令人感动。俗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你也有一个想要实现的温暖梦想,请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028-96111,分享你的梦想;同时,《华西都市报》将与新浪联手打造圆梦专题。你可以分享你的梦想,也可以帮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小人物实现他们的梦想。

    无臂候选人彭超:明年不再是“特殊学生”

    无臂生活小技巧_无臂生活小技巧_无臂生活小技巧

    2015年8月,来自攀枝花的无臂考生彭超顺利考入四川大学。如今,彭超已经上大学半年了。这六个月的大学生活怎么样? 12月2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四川大学,对彭超进行回访。

    “大学的压力比高中小很多,我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这学期,彭超是学校的明星学生。同学们会主动帮他吃饭、洗澡、做作业……他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这学期,彭超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选修课,因为只有足球适合他,其他科目都需要动手。 “我不想再当‘特殊学生’了,其他学生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彭超说,这是他的新年梦想。

    我把足球作为选修课,因为其他科目需要用手。

    12月20日上午,彭超一进四川大学法学院男生宿舍就热情地打招呼。 “我这个周六刚刚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彭超表示,他觉得自己这次的成绩不太理想。原因还是老问题:用脚回答问题很慢,时间不够。

    无臂生活小技巧_无臂生活小技巧_无臂生活小技巧

    彭超说,这个学期,他很少离开学校,一直待在学校。他特别提到,这学期他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选修课。为什么选择足球课程?他说,因为只有足球适合他,其他科目都需要用手。

    本学期,彭超参加了10多节体育课。此前,他有点担心自己踢不好球,但事实上,他以前从未接触过足球,现在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足球知识和一些技巧。他经常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玩。虽然他打得不好,但是打完一场比赛后,他感觉很轻松。通过足球,他能够认识更多的人。彭超说,除了踢足球,他还经常锻炼身体,经常慢跑到教学楼。

    “我感觉大学的压力比高中轻很多,主要是活动多。”彭超表示,高中两年后,他已经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本学期,他加入了四川大学学生会权益部。权益部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让大家了解维权法律知识,树立维权意识。但也有检查宿舍卫生、失物招领、食堂监管等任务。

    “我的同学们都非常关心我。”彭超说,如果路上遇到同学,基本上都会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或者说,你要吃饭吗?帮助您准备饭菜。

    闲暇之余,他就去图书馆看书、玩游戏,让自己忙碌而充实。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东西需要背诵、背诵,我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跟上学习进度。”

    独立生活,主动与父亲分开居住

    20日中午,彭超的父亲彭长富来到宿舍。彭超正准备洗澡,彭长富说:“我给你揉背。”彭超显得有些尴尬。父亲给他涂了沐浴露后,他坚持要冲洗自己。

    彭超的想法是,他应该尽快学会独立生活。以前洗澡都要爸爸帮他,但经过练习,他现在已经可以独立洗澡了。只是涂抹沐浴露等操作不太方便。与他住在同一宿舍的黄金波经常帮忙。

    无臂生活小技巧_无臂生活小技巧_无臂生活小技巧

    彭长富说,川大给他安排了一份校内工作,打扫法学院的教室和会议室,这样他就可以就近照顾彭超。

    按照原计划,彭长富原本要住在儿子的宿舍里。但开学不久,彭超就建议他和父亲分居。彭长富起初很困惑,为什么儿子不愿意和他住在一起。彭超解释说,是因为他觉得父亲一直在身边会让他产生依赖性,他觉得父亲会包办一切,不利于他适应独立的生活。

    彭长富表示,他很同意儿子的看法,于是就住在川大教职工宿舍,每周去彭超宿舍3次,帮他打扫卫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彭超已经逐渐掌握了包括洗澡在内的技能。

    虽然天气很冷,但彭超在宿舍里总是穿着凉鞋,脚背也被冻裂了好几个洞。他说,因为不能穿袜子,所以在宿舍穿拖鞋就方便了。他从小就习惯穿着它们。不过成都的冬天比攀枝花冷很多,所以他在网上买了一双丝绒弹力鞋,外出时穿。

    新年梦想:我不想再当“特殊学生”

    本学期,彭超还获得了“感动川大”2015年度自强人称号。彭超表示,新的一年,他不希望自己永远是川大的“特殊学生”。别人的眼睛。他希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说,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一所满意的大学,现在已经实现了。面对新的生活,他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他很感谢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帮助,但在他心里,他并不比别人差,他不想继续当一个“特殊学生”。对于未来的梦想,他表示没有太大的期望。他只想好好学习,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 徐向东 摄影 郝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31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