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这一代年轻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赎罪。
他们加班熬夜,爱吃奶茶火锅,下班后眼睛酸、头晕。健身房成了他们放纵生活中的诺亚方舟。
似乎每次走出健身房,我都感觉人生的指针稍微指向了正确的方向。
所以这几年,健身已经从一种小众爱好变成了大众追求健康的新方式,各种健身房也越来越受欢迎。
20年前,国内健身房开始从规模小、投资少发展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会所。
十年前,大型商业健身房开始泡沫破灭,连锁品牌拿钱跑路的消息不断传出。数据显示,83.9%的健身房无法撑过12个月,近30%的健身房可以在6个月内倒闭。
五年前,互联网+健身房开始流行,超级猩猩、乐客、Keep等“小而美”的新型健身房出现,将体育运动从批发转向零售,形式更加丰富。甚至有一种说法是“超级猩猩、乐客、Keep已经吃掉了传统健身房99%的用户”。
同时,较差的教练水平和团课经验降低了续卡意愿,这也促进了高质量私教服务的发展。私人训练工作室通常被视为健身房的第二个时代。
几轮健身房淡季和旺季已经过去了。新健身房的馅饼吃完了吗?
打破传统健身房的泡沫
不仅是江南皮革厂的老板黄河,就连传统商业健身房的老板也愿意为了赚钱而逃跑。
据三体云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俱乐部关店率为16.15%,健身工作室关店率为21.55%。
健身房比娱乐业更容易倒闭。
传统商业健身房是唯一在没有顾客的情况下赚“死钱”的行业。赌注是健身新手在销售的游说下冲动地购买年票和私人课程。
传统的企业管理者只看现金流,造成一种繁荣的假象。
传统健身房的预付费制度不仅让房东受益,也同样让大家的日子不好过。
首先是面临着巨大销售压力的健身教练。
传统健身房教练的收入结构是“底薪+销售提成+课程费分成”。底薪只占一小部分,课费占比大概在35%-45%左右。当月决定生死的是销售业绩。
传统健身房的教练每月收入5万至6万元。按照每节课460元的标准,他每个月要卖出100多节课才能达到健身房设定的绩效指标。如果达不到目标,他将被罚款。
同时,教练员的准入门槛极低,近一半的教练员没有专业背景。这些非专业健身教练大多是擅长销售的人。
压力之下,顶不住的教练就会辞职走人。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将成为优秀的推销员,但不一定是优秀的教练。
如果用户对教练的教学态度、能力和素质不满意,那么明年的续约意愿就跟不上,健身房的现金就不会流动。
健身房要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需要不断招募新会员。如果它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年卡来填。
线下健身房的平均覆盖范围为3至5公里。
对于健身这种反人类的行为,哪怕再多一公里,也会让任何犹豫不决的人望而却步。
因此,他们周围的人口流动有限,意味着不会有太多新的客户资源可供开发。此外,原本充值年卡的用户不愿意续费,新开业的健身房正在抢占市场份额。传统健身房很难生存。
新健身房打破了传统健身房的繁荣泡沫。
2015年,韩伟离开阿里巴巴,在杭州以西银泰的一栋高层写字楼里开设了第一家“乐客健身”。凭借“99个月订阅”和“24小时不间断服务”,开通一周内就吸引了超过500名用户。 ,并于第二个月实现盈利。
在大众认知中,真正诞生于互联网的Keep也于2018年在北京华茂开设了首家线下店Keepland,虽然保留了预付费系统,但提供免费按次付费选项,并推出“49元团” class”品牌从一开始就推出。
从深圳起步的《超级猩猩》同样采用网上预约,其口号是“按次付费、无年卡、专业教练、无促销”。
“无需办卡”只是走个形式。 “无需办卡”背后所体现的互联网底层技术变革,是新型健身房能否挑战传统行业的关键。
2.互联网改变健身房
根据艾瑞的推演结果,假设市场规模增长9%左右,预计2026年我国健身房市场将突破1000亿元,市场空间近1800亿元。
资本快速增加,押注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型健身房。
2019年,全国新一线及以上城市健身房数量近2.8万家;公开投资并购案例39起,总金额48.13亿元。
2020年后,不少线下健身房关门的消息频传,资本对这条赛道的热情逐渐降温。直到2021年,资本的注意力才重新回到线下。
天眼查显示,2021年,全国连锁智慧健身房品牌光猪斯蒂完成1.1亿元B轮融资;超级猩猩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估值近10亿美元;乐客当年已连续获得三轮融资。马云旗下基金、58产业基金等相继入股;快快健身还获得了蓝标旗下投资公司Blueprint Ventures的战略投资……
光珠科技的王牌是“APP+SaaS+物联网硬件”三位一体的智能系统。
乐客采用S2b2c模式。
供给侧,LEX通过“17联”平台,帮助商业体育健身场馆实现场馆智能化、业务在线化、用户和运营数字化;在消费端,通过线下健身品牌LEX Fitness、LOVEFITT、FEELINGME、FitTribe,线上健身品牌LITTA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Keepland前两年在疫情期间经历了阶段性关闭,直到2022年才复苏并推出“Keep Preferred健身房计划”,计划在8个月内开设100家门店。
“Keep首选健身房计划”是Keep联合传统健身房实现轻资产运营的模式。 Keep借助传统健身房场地和基本运营设施,提供教练和自学课程资源。
除了加盟健身房之外,Keep自身的智能业务也融入到了线下Keepland。上课时佩戴Keep手环,监测数据实时在线同步,所有健身器材均可连接Keep APP。
新健身房似乎是健身房行业的未来。
从理论上看,无论采用哪种运营模式或技术,课程销售都会从教练绩效中解放出来。教练员更需要担心的是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评价。用户还可以更加纯粹、便捷地预约课程、锻炼身体。
但前方的道路仍然迷雾重重。
新健身房采用减少设备、取消淋浴等方法,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店面面积效率。但如果把教练绩效、营销推广等分开,仍然很难盈利。
互联网+健康室的模式似乎更注重会员的体验。
以乐厨为例,会员卡费用属于发卡店,但不是一次性全部到账,而是分批到账。
以乐客季卡为例。用户在南京大行宫店购卡后,店员会引导用户在店内跑步机上刷卡激活卡,这样季度卡费的一半就可以到店了。
剩余费用将分为7部分存入账户。如果用户在新的一天刷卡进入商店锻炼,商店将获得1/7的积分。
这样就解决了传统健身房只赚“死班”费用,不关注会员进店频率的困境。
相反,为了充分赚到会员卡的全额,无论是店长还是值班教练都希望会员能够经常进店锻炼身体,所以会在运营和服务商上下功夫,提升会员的服务质量。商店的整体吸引力。
3、健身房的未来该走向何方?
健身市场一直在探索新模式。
2015年前后,Citywide Hot Workout、Burn Fitness、小熊跑等在美国探索了ClassPass模式:用户可以每月花费99美元在任何健身场所锻炼,且不限制次数。
但由于并没有为传统健身房吸引流量,加上低价模式动摇了健身房年会员用户的基础,所以没过多久,这种模式就遭到了很多传统健身房的抵制。
所以,转型归转型,崩溃归崩溃。
行业分析师指出:
“互联网的颠覆性模式适合供大于求的市场。比如在美国,健身房资源是中国的十倍;但在中国,场地租金很高,健身房最需要的是稳定的企业客户他们每年都会继续投资,因为如果场馆想要赚钱,他们总是需要增量增长。”
中国健身市场总是让人充满希望的是,有大量的健身新手,你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成长。
体育是一个大市场,健身只是体育锻炼中的一个子行业,健身房作为健身服务的提供者也只是健身行业的一个环节。
如何让更多愿意运动的人走进健身房?新开的健身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集体课”。
去年,Keepland通过49元的全市团课优惠迅速占领市场,新用户数量增长200%。超级猩猩是一个粘性极高的社区,完全专注于团体运动课程。
不过团课的门槛低,足以吸引足够多没有健身基础的新手,但也足够简单,不需要教练。
尤其是现在网络资源丰富,只要你愿意,关注别人的直播间并不是什么做法。
也有网友评价,“集体课基本上就是跟着教练做一些动作,教练的指导、态度、教学方法都很重要,如果没有教练,我觉得我只能在家练了。”
另外,小组课虽然好,但有场地的限制。
很多去乐客体验团课的人发现,附近场地排队团课的只有30人,想要上课根本排不上队。
不仅乐厨如此,Keepland、超级猩猩等也如此,热门课程一定要抢。
其次,内容要有竞争力,课程和辅导是核心。
对此,2020年初,乐客联合多家机构发布了《健身教练新十年规划》,为健身教练设计了6条职业发展路径,构建健身职业发展良性生态圈教练。
凯普兰学院与莱美集团达成重要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教练培训、课程内容、赛事举办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提升Keepland课程质量,促进教练团队发展。
超级猩猩将超级猩猩教练和自学课程作为其两大核心资产。自学课程一方面可以体现辅导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摊莱美课程的高额版权费。
除了新建健身房外,垂直健身工作室也在蚕食市场。
瑜伽、骑行、泰拳、赛艇、科技健身等单一主题的健身工作室更注重细分领域,在规模和收费模式上更接近新型健身房,但服务内容更专业、更有针对性。
你必须在健身房里打滚,甚至不能考虑躺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