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运动员:李翰廷、巩晓彬
优秀女运动员:杨洁、苗丽洁
优秀教练员:马庆生
优秀裁判员:郭玉培
中国篮球先锋:李振中、吴成章、黄烈
平心而论,对于很多球迷来说,除了“逍遥王”巩晓彬和女篮名将苗立杰之外,其他七张面孔都有些陌生。从出生日期来看,“最小”的杨杰已经出生于1934年,更不用说出生于1916年的李振忠了。 与FIBA和NBA的篮球名人堂相比,中国的名单篮球名人堂则不同。粉丝们想进来看看熟悉的面孔,却仿佛翻开了一本历史书。
另一方面,中国篮球名人堂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元伟表示,九卷《中国篮球总纪事》的编写工作已经启动,第一版《重大事件纪念册》已启动。已完成近40万字卷。
是的,这是一本历史书。
这并不是中国篮球名人堂第一次这样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首批中国篮球名人堂入选仪式直接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室内篮球馆之一——天津市青协南开区东马路俱乐部旧址举行。这说明中国篮球界对“篮球名人堂”这个进口产品有了本土化的认识。
从候选名单来看,去年选出的前两批名单也非常重要。第一批的名字有穆铁柱、胡卫东、刘玉栋、王治郅、郑海霞这些我们熟悉的名字(姚明和宫鲁鸣还在篮协效力但没有入选),到了特别致敬环节,就像翻开一本历史书。 1876年出生的“中国奥运会之父”张伯苓以“特别致敬人物”的身份入堂。刹那间,他跨越了两个世纪,将名人堂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到了一个不同的高度。
第二批特供队伍更是重中之重。其他名人堂则向具有时代感的职业球队致敬。我们的作品是直接向八路军第120师战斗篮球队致敬。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中国篮球名人堂是文化工程的一部分。这是中国篮球的一座历史丰碑和荣誉记录。本质上和历史书是一样的。而且,在当今快节奏的信息浪潮中,入选名人堂作为一种特殊的致敬,确实是让这些逐渐泛黄的名字被篮球圈的年轻一代记住的最好方式。
比如第三批入选的李振中,1934年随队参加国际比赛,在东南亚4个月只输了2场比赛。由于他在比赛中“将球举进篮筐”的精彩动作,被称为“托塔王”。到了1948年,李振中赴伦敦参加第14届奥运会。
巧合的是,同批次入选名人堂的吴成章正是李振忠的奥运男篮队友。他在奥运会上场均得到12分,是中国队的第二得分手。在对阵伊拉克男篮的比赛中,吴成章拿下30分,以125比25的比分击败对手,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大比分。分差是前所未有的记录,恐怕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每一个入选的特别致敬都是一段传奇,而这段传奇的历史也只是中国篮球悠久历史中的亮点之一。第三批特供贡品中的老大黄烈就是如此。毕业于广州体校,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大学,很快被选为体育委员、篮球队长。转眼间,在抗日大学与120师的友谊赛上,他被贺龙师长发现了。就这样,他成为八路军120师战斗队唯一的职业体育工作者。
在当时的八路军中,体育的存在感很强。从中央领导到处级干部,大家都以身作则,大力推进体育活动。即使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五四运动”仍然定期举办运动会(不仅仅是八路军,1939年的新四军甚至在敌后的安徽泾县也组织过运动会,并邀请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前来采访)。作为120赛区唯一的体育明星,黄烈义不容辞地担任1940年运动会的主裁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工作队就从这支体能训练队中诞生了,黄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八一工作队的队长,在部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体育史上,并将继续如此。影响至今。
体育与历史的结合总能折射出时代的火花。丰富历史中的这些朝气蓬勃的人物,无不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感动着后人。接过前人的火炬,继承前人的意志,在篮球道路上继续前进,也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一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最当代的张伯苓,到出生于20世纪、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李振中、吴成章,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篮球运动员马庆生、杨杰,再到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我们已经逐渐熟悉了他们。身材和脸。中国篮球名人堂用名字一一串联起中国篮球的发展历史,也带出了与不同时代不谋而合的精神内核。
抗战时期,李振中率队参加海外慈善比赛,为抗日伤兵和难民筹集善款;黄烈1939年成为120师体能训练队队长,负责系统的运动训练,后来为中国篮球发掘了无数人才;郭玉培翻译了十几本国外裁判专着,撰写了数百篇裁判学术文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篮球留下了越来越厚的土壤,长出了比自己更好的东西。高大的才华。
从第一批入选的穆铁柱、刘玉栋,到第二批的张卫平,再到第三批的巩晓彬、苗立杰,这些熟悉的名字都是篮球前辈们的结晶。参加1948年奥运会的成年男子篮球队只想为国家争光。 50年后,巩晓彬面对一年前逆转男篮的韩国队。他带着伤病奋战,甚至眉骨骨折,最终帮助男篮击败了20年前的对手。完成你的复仇。
篮球是复杂的。它的历史既短又长,跨越三个世纪,有无数的名字和时刻,承载着厚重而深刻的东西。篮球很简单。无论是陕北黄土上用木桩搭起的简易篮球架,还是莫斯科灯火通明的友谊赛场景,正如苗立杰所说,从上场的那一刻起,就只有纯粹的进攻和防守。他说,只要打比赛,他就只想赢。
这也是中国篮球名人堂连续三届派出大批篮球前辈入馆的原因——用成立以来连续三届的入馆仪式,树立名人堂的品牌,逐步恢复往日的辉煌。中国篮球。随着时间线不断往后推,越来越多的名字将会被我们所熟悉。届时,名人堂的意义将具体化,成为中国篮球的“史书”和传承的象征。
一年多来,中国篮协以“名人堂在行动”的名义,邀请名人堂成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活动,不断拓展名人堂在当代社会和社会中的影响力。下一代青年团体。影响。
正如篮协主席郭振明所言:“名人堂是一条连接这些珍珠的金线,它聚合成一串价值连城的珠宝,呈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它激励着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激励我们青少年的源泉。”为他们提供力量。”
中国篮球名人堂的金线才刚刚开始连接,中国篮球的故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