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0日,在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决赛中,中国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队首次在该项目上获得奥运会金牌。这也是自1996年艺术体操集体全能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首次有欧洲以外的球队在此项目上获得金牌。
当日,在巴黎奥运会男子举重102公斤级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刘焕华夺得金牌。中国男子举重队在主要重量级别的奥运金牌数为零。
当日,中国选手曹缘在男子10米台跳水决赛中表现出色,夺得冠军。中国跳水“梦之队”首次包揽奥运会跳水项目全部金牌。
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还来自女子拳击、花样游泳、速度攀岩、男子25米手枪速射、男子游泳4X100米混合团体、女子网球单打……
多年后,当我们回顾巴黎时,我们一定会想起这些非凡的“第一”。
这就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惊喜。每一个“第一”都表明我国体育正在从“单一突破”走向“全面开花”,体育强国正在加速迈向体育强国。
(一)
荣耀有多大,就要付出多少艰辛。
网球女单冠军郑沁文从小就热爱网球。看着电视上的偶像李娜,她立志要成为“一个突破历史的人”。为此,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不吃零食、不喝酒,从不因轻伤走出火线,从不偷懒,每天加练……
在夺冠后的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当我12、13岁的时候输掉比赛的时候,我的父亲会说一些愤怒的话,说我们这样打就不要再打了。我说给我再给一次机会,下次我一定会这么做。”我可以打得很好。网球会让我哭泣,让我迷茫,让我怀疑自己,但跌宕起伏会让我感受到胜利的美好,可能会让我更加珍惜胜利的时刻。喜悦。”
和郑钦文一样,另一位“巨星”潘占乐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运动天赋,但他也面临着困难:入选浙江省游泳队后,成绩进步缓慢,排名也逐渐落后,因为他从未长高了。 ,这让他感到心灰意冷。
面对人生的艰难和不确定时期,在爷爷和父母的支持下,潘占乐选择咬牙坚持,终于看到了转折点:随着身体迅速长大、长高,他逐渐开始产生结果并开始在各种场合脱颖而出。
奇迹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来说,突破的背后都是汗水与泪水交织的跋涉,是孤独的旅程,是自我竞争的蜕变,是量变和质变的积累。
(二)
竞技体育的残酷体现在一个人尽全力可能还不够,一代人尽全力也未必够。
中国花泳队在奥运会上获得了5枚银牌和1枚铜牌。然而,经过4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却从未获得过金牌。几代中国花卉游客的辛勤耕耘,将中国花卉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对技术动作的安排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有了信心。
当地时间8月7日,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华鹰队主教练张小欢、队长冯宇首次向外界透露了训练的艰辛:巴黎奥运会新增技能选拔项目,中国华鹰队此前从未参加过相关比赛,所以基础很薄弱。女孩们付出了肋骨骨折、鼻子骨折、下巴骨折等各种“伤害”的代价。 “真的很艰难,每个人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中国花巡赛成功夺得金牌值得庆贺,但中国队“第一次”没有夺冠也值得铭记。
当地时间7月30日,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在七人制橄榄球队女子五、六名资格赛中以7分21秒不敌法国队,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队最好成绩。
橄榄球是西方国家绝对的主导运动。为了拿到前往巴黎的门票,中国女橄榄球队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人左肩裹了几层垫肩,有的人因为受伤吃了好几个星期的止痛药……这届奥运会从“死亡之组”到“一路拼杀”,留下了他们的精彩表现给观众和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场比赛结束后,中国女足新一代将接班,更多的“第一”正等待着她们去创造。
奇迹可能会迟到,但努力可以让奇迹发生。
(三)
“第一次”意味着突破,不仅证明了运动员努力拼搏的意义,也激发了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荣誉感、自信心、创造力。
92年前,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派出了一名运动员。当时的报纸痛心地写道:“我,一名中国运动员,这次千里迢迢孤身赴会,此时此刻,国运艰辛,希望你们勇往直前,我希望未来,我能等待我的子孙。”远离这样的痛苦吧!”
刘长春参加了两场比赛均未能晋级。获奖后的升旗仪式让他非常羡慕。他在日记中写道:“每项比赛的前三名都将获胜国的国旗悬挂在高杆上。随着音乐的响起,全场女士们都起立致意,我对此表示无尽的敬佩。” ”
▲1932年,刘长春“独自”参加第十届奥运会。
40年前,新中国首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同样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奥运会首日夺得男子自由手枪金牌,开启了中国选手的夺金之旅。中国女排击败美国队,夺得奥运金牌。中国金牌总数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罗马尼亚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如今,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西方国家长期主导的赛事上一次次突破,在全球瞩目的赛场上一次次奏响国歌。
(四)
体育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但它可以窥见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怀和推动下,中国体育蓬勃发展,国际体育交流合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全民体育爆发出活力,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群众性赛事备受关注;各地盘活城市“金角银边”,一大批体育场馆嵌入群众“生活圈”。体育场馆和适合老人、儿童、残疾人的设施无障碍改造逐步升级,不少原本在国内“小众”的体育项目赢得了群众基础。
2012年伦敦,孙杨成为首位获得男子游泳奥运会冠军的中国人,曹忠荣则获得了中国男子现代五项史上第一枚奥运奖牌; 2016年里约奥运会,赵帅获得中国男子跆拳道奖牌。夺得首枚奥运金牌,龚金杰、钟安琪为中国乃至亚洲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赛夺得首枚奥运金牌; 2021年东京,苏炳添成为首位进入奥运会100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创造了游泳、射击、赛艇等项目的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球员破...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2024年的巴黎,当越来越多的“第一”从赛场上诞生,无疑表明中国体育正在打破越来越多的“不可能”,中国运动员正在忠实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而这一切,都是我国从体育强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然体现。
体育强国,不仅用体育锻炼人,用体育精神激励人,更用体育梦想塑造人。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必将加快。我们坚信,中国体育一定会实现更多突破,创造更多历史“第一”!
▲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在开幕式前挥舞国旗。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