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随着廖秋云夺得女子55公斤级举重银牌,湖南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两金一银,创下单届奥运会的最佳纪录。
从1984年到2021年,中国举重队在10届奥运会上获得了30多枚金牌。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我省已有6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共获得7枚金牌,奥运冠军数量和金牌总数均领先全国。
举重湘军为何能够人才辈出、长盛不衰,成为体育湘军和中国举重梦之队的王牌老师?
一群扎根草根的幕后英雄
7月24日,当侯智慧以6个动作的完美表现夺得冠军时,她的首任教练李治平正带着后辈们来到贵阳三中举重训练场为她大声加油。
13年前的一次运动会上,侯志辉被李治平一眼就看中了。
湘军举重为何这么厉害?
无论是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旭红,还是省举重队主教练周俊富,还是奥运冠军龙清泉,大家异口同声提到:我们有一批有眼光、有能力、乐于奉献的基层举重教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直是湖南举重“重镇”。涌现出杨霞、龙清泉、向艳梅三位奥运冠军。
湘西举重运动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从省举重队退役的曹文福回到家乡古丈县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在此期间,曹文福组建了古丈县第一支举重队,并开始对队员进行训练。其中就有古丈县榆岭举重学校主教练、后来成为举重教练的甘志跃。
甘志跃说:“曹文富可以说是湘西举重运动的奠基人,他组建了一支举重队,培养了一批像我、李小平这样的举重教练,为湘西州乃至举重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整个省。”
甘之跃今年60岁了。他从事基层举重教练数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湘西州第一位世界冠军龙玉龄、三度打破世界纪录的罗宏伟、龙清泉都是他的弟子。
扎根郴州贵阳的李治平,是当今草根举重教练中中生代一代实力派的杰出代表。除了侯志辉之外,他还发掘了世界冠军李平和张旺丽。
李治平告诉记者:“我省的基层举重教练基本上都练过举重,很多都是省举重队退役运动员,绝对是专业人士。”
所以,基层的举重教练,首先眼光要敏锐,总能在人群中发现未来的人才。
基层举重教练的工作非常辛苦。
李志平介绍,学期期间,周一至周五在校前、课后进行培训,周六、周日进行半天的培训。寒暑假期间,你要训练,还要带队出去比赛。全年总共休息时间只有20多天。
“我练过举重,所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我想其他城市、州的基层教练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当我看到我训练的运动员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赢得了奥运会金牌,无论多么努力他们很累,但我仍然感到……幸福。”李治平说道。
敬业、科学的专业团队
东京奥运会召开之际,省举重队正在海南五指山集训,备战9月举行的陕西全运会。
三位湖南举重运动员在东京名声大噪,背后有整个湖南举重队的关心和支持。
宫旭红说:“这支球队不仅拥有以周继红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练员,而且还制定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
目前,省举重队共有教练员13名,其中有周继红等资深“元老”,也有毛娇等80后。
周继红担任举重教练数十年,曾执教过向艳梅、侯志辉、廖秋云等人。她也是第一位培养出两名举重大满贯冠军的教练。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女教练,周继红不仅注重日常训练,还特别关注队员们的小“心思”,与他们“斗智斗勇”,该鼓励的时候鼓励,冷战当他们应该冷战的时候。向艳梅和侯志辉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周继红不断地对她们进行引导、心理“按摩”,帮助她们调整状态、重拾自信。
运动员要想取得成绩,夏季要练三天,冬季要练三九。教练员的工作量就更大了。
据介绍,省举重队的教练员就像“父母”一样,不仅要照顾训练,还要照顾生活。他每天6点带领队员早操,晚上9点看着全体队员上床睡觉。他们日复一日地训练和比赛,几乎全年无休。这种强度和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省举重队主教练周俊富也告诉记者:“省举重队的成绩一直很稳定,省体育局也给予了特殊的政策和支持,帮助举重队改善训练条件这几年,我们的技术保障、后勤保障都上来了。”
为提高训练质量,保护运动员,省举重队配备了专门的科研专家,在充分了解运动员信息的基础上,为队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和营养补充。
侯志辉、陈丽君、廖秋云在参加奥运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伤病的困扰。省举重队派出了两名最有经验的队医在国家队比赛期间陪伴他们提供个人护理。
一种勤奋、霸气的湖湘精神
谈起湖南举重运动员的特点,龚旭红言简意赅地说:“能吃苦,能耐烦,还霸气!”
无论是杨霞、龙清泉、王明娟,还是向艳梅、侯志辉、陈立军,湖南的举重人才首先都是能吃苦、能忍耐。
为了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步入奥运会,运动员需要忍受长年的高强度训练。湖南举重运动员从小就主动“多练、增量”。
侯智慧刚开始学习举重时,她不仅没有懈怠,还主动增加体重。李治平只好“警告”她:“任务不能加快得太快!”陈立军在体校的时候,每天总是早起。提前来到训练场热身。训练结束后,他经常抓住教练,让他“开炉子”。
湘军在举重方面的霸气气质,在过去两届奥运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7月25日,第二次挺举中,陈丽君奋力加重12公斤,成功举起,一举逆袭。
陈立军关键时刻的霸气神勇,与五年前里约奥运会最后时刻龙清泉的霸气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里约,龙清泉与朝鲜选手颜润哲上演巅峰对决。龙清泉在第三次挺举破釜沉舟时咬牙举起170公斤,以破世界纪录的总成绩夺得金牌!
多年来,无论是刻苦练习的意志,还是主宰精神,都在湖南举重军中传承了下来。
王明娟16岁时获得全国48公斤级冠军,但无缘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但她从未放弃。 2012年伦敦奥运会,27岁的她获得女子48公斤级举重冠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里约奥运会上,向艳梅在第三次尝试抓举时,被杠铃击中后脑勺。但尽管痛苦,她还是在挺举中攻克了142公斤级和145公斤级,如愿夺得金牌。
侯志辉和陈立军都在2016年遭受了巨大打击,五年来,两人饱受伤病困扰,但他们从未气馁、退缩。相反,他们继续训练、坚持,最终一起笑到了最后。
(文/王亮)
■短评
像湖南电力
潘家坪
举重是力量的象征;奥运会是展示实力的殿堂!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湖南运动员杨霞一举夺得金牌,成为湖南第一位奥运举重冠军,向世界展示了湖南的力量。从此,湖南举重在奥运会上大显神威,湖南的实力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2000年至2021年,从悉尼到东京,湖南举重高歌猛进。六位运动员展现湖南实力,实现奥运七连冠。金牌总数位居全国奥运历史第一。湖南的力量名副其实,震动华夏大地,震动世界。
我们为湖南的力量点赞,我们也要为在举重训练场上奋力拼搏的湖南举重运动员点赞。正是他们不断拼搏,争第一,永不放弃,敢为人先,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了湖南惊人的力量,凝聚了一个更加团结的体育队伍。精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让湖南举重成为中国举重梦之队值得骄傲的王牌。
力量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祝愿湖南举重事业更上一层楼,让湖南力量永远释放耀眼的奥运光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