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16年前的今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拉开帷幕。十六年后,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备和赛事相关报道的新华社资深记者王勇,折叠了陪伴他的蓝白球衣,完成了北京马拉松,帮他擦亮了厦门马拉松,我穿着彩色跑鞋登上了飞往巴黎的航班。
当地时间8月10日晚,他将有幸成为20024名公众马拉松跑者之一,在巴黎奥运会上乘风奔跑。他将参与到马拉松爱好者在百年奥林匹克历史上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性时刻。
从“双奥城市”北京,到一路“奔跑”到巴黎奥运会,王勇表示自己即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跑步者的旅程始于意外的住院治疗
作为新华社资深记者,王勇全身心投入到2008年和2022年两届北京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新闻报道工作中,他对奥运会的深厚感情和对北京两届奥运会的深入参与举办奥运会使他取得了成功。整个职业生涯。现在,他正以长跑运动员的身份奔向巴黎奥运会。
可谁能想到,王勇的跑步之路却是从他的意外住院开始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王勇的报道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连做梦都在思考选题的问题。”长期的高压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导致他的健康出现问题。 2015年,王勇因带状疱疹住院治疗,身体免疫系统敲响了警钟,让他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为了恢复健康,他决定“管住嘴,迈开腿”,并于当年成立了首都传媒行走队和首都传媒跑团。通过每天和媒体同事定期锻炼身体,他从一个“小男孩”“胖子”逐渐练就了健壮的身材。
奥运遗产助力“全马”成功
据王勇回忆,多年前他就一直在报道北京马拉松,但以前,发令枪一响,他就迅速坐上班车前往终点线进行采访。他从来没有想过亲自参加马拉松比赛。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奥运遗产地已成为北京市民健身的好去处。
在奥山的专业赛道上,经常可以看到王勇与教练、跑团成员,甚至奥运冠军王丽萍一起训练。从500米到1公里,从5公里到10公里……不知不觉中,完成马拉松的愿望像一颗种子一样在王勇心里生根发芽。随着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跑步带来的信心,王勇决定勇敢地尝试一下。
2016年,王勇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10公里。随后的六个月里,他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并顺利完成了三场半程马拉松。 2017年,王勇终于在北京马拉松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虽然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但他迈出的一步却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
最大的愿望是带回“巴马”勋章
如今7年过去了,他已经参加了100多场半程马拉松和40多场全程马拉松。他的足迹不仅遍布中国,还遍布伦敦、柏林、东京等国际知名马拉松赛事。他不仅参加赛事,还积极组织论坛和推广活动,推动马拉松运动的普及。
作为生活在“双奥城市”北京、为两届奥运会做出贡献的奥运媒体人,王勇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巴黎奥组委向世界颁发的大众马拉松参赛资格。而这一次,他也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希望在退役前能在巴黎奥运会的赛道上跑完全程马拉松,并将带有奥运五环的巴黎马拉松完赛奖牌带回北京,给自己这个机会。与奥运会密不可分的前半生给我留下了最完美的记忆。
为此,王勇找到了一位曾陪伴自己赛马的专业教练,并在奥森训练了三个月。针对“巴马”夜赛的赛程以及爬坡幅度大的赛道特点,王勇在北京无数个炎热潮湿的夜晚,像专业运动员一样进行训练。虽然他的身上和脸上都沾满了汗水,但他的内心却无比的快乐。 。
直到出发的前一晚,王勇的心情仍然是激动、期待、忐忑的复杂。他知道他距离实现梦想只有一“马”的距离。
出发前往机场前,王勇对家人说:“没有成绩要求,我今年58岁了,和我一起参加这次比赛的有像谷爱凌这样优秀的运动员,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 ”。我能做的就是享受比赛,欣赏巴黎的城市风光,每一步都感受奥运氛围,最终顺利完成比赛,带走这枚精美而独特的奖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