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的运动员
第十四届省运会,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以8胜的成绩夺得青少年三人篮球男子冠军,为绵阳队赢得了荣誉。这是该校继去年夺得四川省三人篮球锦标赛冠军后取得的佳绩。继冠军之后,又一个省内最高级别比赛的冠军。
此外,学校还在省运会射箭比赛中获得铜牌。
13支球队的运动全面开花
绵阳市中学实验学校是我市三人篮球的领头单位,代表绵阳市参加比赛。球队主教练廖宇回顾这场比赛时表示,夺冠之路并不平坦。 “我们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半决赛后,就遇到了强敌梅山队,双方在场上都是‘老朋友’。针对各自的特点,我们的球员凭借强硬的防守和犀利的防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进攻压倒对手,提前晋级”,廖宇说,“决赛更加激烈。” “我一边看比赛一边一直握紧拳头。”据报道,绵阳队稍稍占据优势,但被成都队外线投篮反超,好在队员们多次模拟了这种情况,稳住了防守。 ,击败了对手,反败为胜,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校园足球男子A组是绵中实验的主导项目。此次,由于主力球员参加中超联赛以及因防疫要求未能回归等因素,球队遗憾无缘金牌。然而,绵中实验从未停止过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被列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足球文化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据介绍,学校足球队共获得全国冠军1次、四川省冠军8次、绵阳市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冠军5次。学校承办了四川省第十二届省运会男女A组足球比赛等20余项赛事,这也证明了学校足球在四川省的影响力。
除上述项目外,绵中实验还有田径、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共有13支运动队。学校虽然成立仅12年,但其综合实力却不容小觑,可谓是百花齐放:学生丹启勋参加了亚洲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和亚洲大学生网球比赛;学生丹启勋参加了亚洲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和亚洲大学生网球比赛;啦啦队荣获2017-2018全国啦啦操联赛高中组第一名;彭剑奇在201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获得3000米障碍赛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张雪恩在第十三届四川省运动会上获得乒乓球团体冠军和女双冠军; 2019年四川省中学生田径比赛超级队总成绩排名第三……学校还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荣获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30项荣誉。
体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后备人才
一个又一个的成绩,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绵中实验大学利用体育与教育的融合,找到了自己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之路。
据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翟勇介绍,为顺利开展体教融合,有序实施特色体育项目建设,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把教体融合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体办公室统筹协调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服装等体育运动的内容 团队。食堂设立运动员专用窗口,统一解决运动员的生活问题,保证他们用心训练。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体教融合的基础,体育人才的输送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支持。绵中实验体育教师队伍阵容豪华。 26名体育教师毕业于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一流体育专业院校。全部具有学士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生5人,硕士生6人。 、2个双专业,专业门类齐全。足球教练吴刚是国际足联基层足球讲师;田径队教练李秋艳是国家级运动员,曾获得全运会第三名。
“文化+专业”双轨运动员培养模式是学校每年针对常规运动员训练开发的独特模式,旨在促进队员文化与职业素养双向发展。学校还结合每个队员的特点,将其分为六个发展方向:参加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参加专业单招进行体育训练、参加体育高考、参加文化高考、转学到上级单位培养,并进入俱乐部。
近年来,学校体教融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乒乓球运动员张学恩升入北京大学,曹嘉钰、何嘉玲升入复旦大学,杨凤豪、李继峰等体育天才学生考入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多名学生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西班牙马德里欧洲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深造。
翟勇表示,学校将继续推行“项目进校园、普及提高并重、运动员上名校”的职业培养模式,注重发挥学科培养和人才选拔优势,打造学生成为多元化人才的“直通车”,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多么有才华的人啊。
(廖贤面日报记者 兰一文/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