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吹着空调,享受舒适的生活时,
你有没有注意到此时有一群人?
你是否正在用你的汗水来让你我保持凉爽?
如果你注意到他们,
你能尝试吗——
红灯时主动停车,
让他们少挥手?
往垃圾桶前多迈一步,
让他们少弯腰?
核酸检测时井然有序,
让他们早一秒脱掉防护服?
……
他们是谁?
他们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
每天出几次汗的清洁工;
电工爬上塔并保持电路畅通;
他们是身穿防护服的一线防疫人员……
“他们”也是每一个“我们”,
在这个夏季持续的高温酷暑中,
坚守岗位,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
交通警察
“这一次我真的成了一名‘压力’警察了。”
挺拔的身姿、通红的脸颊、汗水淋漓的警服、标准的手势……7月15日上午,寿县寿春镇明珠大道与通飞路交叉口,寿县交通管理大队第一中队县公安局副中队长陈俊正指挥交通。在超过35℃的闷热天气里,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天早、午、晚高峰时段,他要指挥、疏导数千辆车辆。
炎热的天气会使驾驶员焦躁不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淮南交警支队每天有2000余人在路上执勤,早晚高峰时段延长30分钟。除了重点路段巡逻外,还负责处理拥堵、处理路上警察、处理事故等。
7月15日晚上8点,公路巡警大队交警程海波终于结束了一天的高峰值勤,他的警帽帽檐上留下了清晰的盐痕。 “这确实是一个热点。”程海波说道。
7月15日,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路巡警大队的民警在指挥交通,制服被汗水浸湿。记者 宋博 通讯员 朱峰/摄
防疫人员
“我们付出的所有汗水都是值得的。”
7月16日中午,室外气温高达36℃,地表温度近50℃。在泗县中心雅园社区,“值班班长”葛浩和志愿者正忙着给居民发放生活必需品。他们背着大大小小的袋子,一路跑来跑去小区门口和各栋大楼。每个人都满头大汗。 “这几天比今天还热,一弯腰,汗就滴到地上了。”葛浩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告诉记者。
6月26日泗县疫情爆发后,全市按下“暂停键”,所有居民居家隔离。为了抗击疫情,全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热心人士现场变身志愿者,成为这座城市的“忙碌人”。除了每天扫码、测温、登记、消毒、引导居民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外,还接收从供应保障单位运到小区门口的生活用品,送到每家每户。 。志愿者们每天连续奋战,中午最热、最累的时候也无法休息。
有居民一脸心疼地劝他们休息,但他们却微笑着说:“多出汗有助于排毒。”在志愿者眼里,居民的理解和信任比什么都更宝贵。 “疫情防控好消息频传,我们的汗水都是值得的!”葛浩高兴的说道。
7月16日,在泗县平山高速检查点,执勤人员穿着防护服,冒着高温检查过往车辆。记者何雪峰/摄
建筑工人
“温度比地面高约10°C。”
7月14日上午9点左右,室外气温已达38℃。天长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隆隆机多多。数百名工人在距地面20多米的幕墙施工现场忙碌。
“全民健身中心分为体育馆和体育场两部分。其中,体育馆是今年省第十五届全运会篮球比赛的比赛场地。目前,体育馆已竣工,体育场主体工程施工已经完成,幕墙装修正在进行中,因为是高空作业,温度比地面高10℃左右。”项目制作经理程启龙告诉记者。
据了解,天长市今年已启动城建重点项目59个,总投资约395亿元。目前,各项目建设单位正在抓紧进度,精心组织施工。数万名建筑工人冒着酷暑奋战在一线。
7月14日,在天长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冒着酷暑施工20米高的建筑立面。本报记者 罗宝 通讯员 余登文/摄
产业工人
“每次一动,你就会满身大汗。”
7月14日上午,阳光灿烂,热浪灼人。在郎溪县经济开发区新发工业园的安徽根豪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所有大型工业吊扇、风扇都打开了,工人们正忙着加工零件。
“早上车间很热,每次搬动我都满头大汗。公司调整了工作时间,现在下午休息,早晚两班倒。同时“公司还发放了高温补贴和藿香正气液、人等防暑物资。”46岁的工人徐光智告诉记者。
“我们克服了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7600万元,同比增长10%,今年产值预计达到1.5亿元。目前,所有生产线均满负荷运转。”该公司副总经理曹明表示:“高温天气,工人们辛苦了,我们勤奋一定要跟上!”为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型风机生产车间设立空调房供工人午休,延长员工午休时间,班前管理也加强了员工身体状况的确认。 ,保证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
7月14日,在铜陵有色金冠铜分公司“双闪速”冶炼车间闪速熔炼炉排渣口,工人们正在进行排渣作业。记者刘洋 通讯员潘伟/摄
维修电工
“汗水掉进眼睛里,很疼”
7月15日上午8点左右,在池州市贵池区梅陇街道观前社区扎树村,随着10kV观前125线故障排除,国网池州市贵池区供电公司正在进行带电作业。运营。队员刘当军和同事将工作斗下到地面。脱下绝缘披肩后,刘党军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湿。此时室外温度为36℃,地面上的人感受到的体温已经超过40℃。
“说不热都是骗人的,我们高空作业都是顶着太阳的,为了安全,除了密闭的头盔和防护服,我们还戴了两层手套。”地面作业的带电作业队成员柯高明告诉记者,“我们带电作业班有六个人,高空作业的队员每半小时换一次,我们最怕出汗。”汗水掉进眼睛里又痒又痛,因为我们戴着护目镜和手套,无法擦掉,所以只能拼命眨眼睛。”
今年以来,国网池州市贵池区供电公司已完成变电站检修工作6座,出动检修人员32人次,完成巡检20次,出动巡检人员40人次,带电作业队开展作业160余次。第二季度就突破了100倍。
7月14日,中铁四局八连建设者冒着酷暑,在长京黄高铁安徽段祁门县施工现场奋力拼搏。记者潘成/摄
环卫工人
“我早上就湿了五六次。”
7月15日中午11点,地表温度超过40℃。在亳州市卫武广场,环卫工人谭兆斌身穿橙色环卫服,拿着扫帚和簸箕清扫马路。 “我早上5点上班,下午1点下班,全身湿透又干,早上又湿透了五六次。”谭兆斌一边告诉记者,一边举着1升的大水杯喝水。
谯城区环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有3000多名环卫工人坚守岗位。高温下,谯城区环卫部门加大公厕蚊蝇消毒力度。每天对265个公厕进行8次灭杀,减少蚊蝇滋生。加大公厕设施维护更换力度,清理一批水冲设施。公共厕所已升级。
近年来,谯城区组织爱心企业、爱心协会持续开展“一杯水接力——致敬高温劳动者”公益活动。 “社会福利机构为环卫工人提供绿豆汤、纯净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20家企业在门店设立贴心降温服务点,为环卫工人提供夏季座椅和饮用水。”谯城区环卫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7月15日,亳州市三草路环卫工人冒着高温清理垃圾桶。记者 吴长鹏/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