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龙社团联会举办“2017年跨年才艺大赛”。联合会主席王惠珍参观了竞赛队展台。 (摄影:陈瑶)
年轻的企业家正忙着开店。 (摄影:陈瑶)
青年创业团队“把鸡舍放进水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香港九龙社团联会举办跨年才艺大赛,支持年轻创业者在跨年市场一展身手。 (摄影:陈瑶)
年初,元佐吉祥。正月初一,当中华大地充满生机时,勤劳吃苦的香港市民也开始践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古语。他们徒手添花,身着盛装舞龙,举办宴席迎接新的一年。提前计划,丰富而丰富。
香港年夜市上,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学生何国英从同伴手中接过卷帘,挂在摊位上。一群在校学生的自营生意“鸡窝下水”在岁末最后一天开始营业了。
一年一度的年夜市,是一群年轻创客练功的练功场。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旺角花墟公园等大型年夜市场,不少像何国英这样的年轻人尝试创业,在自己的店铺前叫卖。他们尝到了创业的滋味,成为香港跨年市场最热闹的一幕。
创业专家脚踏实地
在旺角花惠年夜市摆摊的创业团队“鸡窝入水”由17名香港大学生和中学生组成。他们通过自行设计摊位并策划运营,从九龙社团联会举办的“2017年跨年才艺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四支获胜队伍之一。他们从联合会那里获得了免费摊位和除夕夜的财政支持。参加比赛的决赛。
“鸡窝下水”摊位上,设计独特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布对联上还缝有“过三得四”、“升职加薪”等当地流行语。新型回春(即“对联”)比传统的纸质对联更容易保存,使用寿命也更长。何国英委员表示,自主设计的慧春注重融合传统与潮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同时,扩大了回春的使用范围。以前贴在墙上的回春现在也可以用来挂了。 “新瓶装旧酒”依然醇厚。
年夜市是尝试创业的好机会,但地摊连片、主题相似的特点也让竞争更加激烈和直观。为了从数百个摊位中脱颖而出,年轻人将奇思妙想融入到有限的春节主题中,试图呈现出不同的年夜特色。另一支参赛队伍“大龙峰”则打出了“传统文化,传承精神”的口号。
“这个盒子外面看起来没什么特别,里面却是蜀绣,列入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茶饼几乎脱销了,普洱茶在香港很受欢迎。” ”在介绍摊位上的产品时,专程来广州进货的会员郭旭升对此很熟悉。 “我们希望通过年夜市这一香港节前的传统习俗,传承传统精神,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历史、传承中华文化。 ”
郭旭升介绍,团队斥资3万港元推出了三个系列产品,在传承精神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创新元素。青花鸡公仔的色彩和图案均源自景德镇陶瓷,与年夜饭的红色主色调相映衬,显得格外美丽。川锦、茶饼、字画等中国传统产品价格昂贵,但销往四川、闽南地区。中原文化风情和形象颇受市场欢迎;以时下热搜为主题的帆布包和潮流挂件如“港铁爱心座椅”等,符合这群年轻创客创新、求新的特点,让厚重的文化主题增添了几分热闹。
为了寻找这些合适的货源,这些新生“商人”有的远赴广州进货,有的远赴义乌“学习”,有的甚至第一次出香港接触物流。 。除夕创业,不仅是对商业运作的熟悉,更是对两地文化习俗的探索。
除夕一刹那胜千金
创业环境和营销产品的选择是自我概念的输出。对于大多数年夜市创客来说,以年夜市为磨练业务技能的机会,不仅能获得社会的创业支持,还能弘扬中华文化,输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在此过程中结识很多好朋友。
郭旭升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很多文化学习俱乐部活动,对青年创业有自己的理解。 “青年创业就像大海中航行,茫茫大海中很难辨别方向。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港口、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年轻人知道如何前行。”郭旭升表示,此次团队聚集了6位来自媒体、会展、设计等领域的在职年轻人,利用各自的专业技能,共同探讨创业之道,了解年轻人在实践创业想法时遇到的具体问题。
郭旭升认为,年轻创业者的通病就是起步难。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年夜市摊位的竞价价格约为1.8万港元,加上运营期间的基本运营费用,7天后的总成本约为2万港元;所有货物成本不到3万港币。以港元计算,摊位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成本占总成本的40%以上。对于一个初创团队来说,即使大家齐心协力,仍然很难承担起初始资金,高昂的成本成为短期运营的最大障碍。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社会机构获得租金减免或技术支持的直接原因。
据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不完全统计,香港15个露天年夜市的1000多个摊位中,每年有40至60个摊位是由中学生和大学生经营。这些摊位有的由协会资助和赞助,有的则由学校通过竞标学生授予。有兴趣做生意的同学只需负责采购产品、制定销售策略即可。有的甚至不需要筹集资金,盈亏全由学校承担。
“学校非常支持我们实践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团队成员也在调整业余时间轮流照顾店铺运营,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运营。”辅修商科的何国英表示,创业是他的兴趣,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专业与年夜运营相结合,学习商业知识,用运营结果证明自己的创业想法是可行的。
“只有理想的创业不会长久,如果只以利益为导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何国英及其合伙人没有盈利野心。他们的目的是不亏本,希望能好好利用这笔摊子资金。有机会体验创业过程的各种风味。
从小摊到大舞台
在“大众创业”风靡全国的今天,有创业梦想的人不在少数,但没有经验、缺乏人脉的年轻人如何创业,取决于社会的创业环境是否良好。
作为“2017年跨年才艺大赛”的主办方,港九社团联会支持青年创业由来已久。 2010年以来,协会鼓励年轻人利用年夜摊作为青年创业体验区,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竞标经营年夜生意。六年来,十多个团队经历了年夜市场,在分析消费者心理、思考商业主题、掌握采购运作模式、与合作伙伴和客户沟通等方面逐渐有了真知灼见。成功者有坚定的创业信心,而较差的管理者也有更清晰的自我意识,正在一步步朝着自己的创业梦想迈进。
“跨年创业门槛低、踏实,周期虽短,但全面,具备了年轻人今后创业时可能遇到的所有环节。 ”协会会长王慧珍表示,年夜市场只是一个小考验的开始,创业年轻人需要的是更高层面的支持和帮助。
王慧珍介绍,除了举办跨年才艺大赛,为入围选手提供四个免费跨年摊位外,九龙社团联会已向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青年发展基金申请,获得港币300万元的青年创业启动资金。加上联邦基金的150万港元,合共可为青少年提供450万港元的财政支持。此外,总会还与广西自治区政府、广东省政府合作,寻求在资源和物流等方面为香港青年创业提供支持。
“事实上,年夜市的创业故事只是香港乃至全国创业趋势的一个缩影。”王慧珍说道。
投资推广署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至2016年,香港的创业公司数量就增加了30%,创业公司的员工人数也从2015年的3,721人增加到2016年的5,229人,增加了约40人%。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创客数量不断增长,香港年轻创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特区政府和阿里巴巴提供的青年基金,还是前海深港梦工场和香港科学园提供的政策激励,还是民间组织的各类创业导航活动,社会都在竭尽全力鼓励年轻人实现创新创业理念。 ,提升香港整体创新创业水平。
香港国际创客节联席主席杨全胜表示:“创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是一个综合进化的过程。”创业生态链不仅需要政府、协会、个人的协作对接,更需要从小摊位的合作到大舞台的逐步演化。
一年之计从春天开始,创业之计从青春开始!就像活跃在跨年市场的年轻创客一样,他们有创业梦想的支持,有青年组织的引导,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小摊位,容纳着有大志向的年轻人。萌芽的梦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