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艾维达欧宝”面包店,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的一家著名面包店。店主刘天婷和黄慧君从台湾来到深圳创业8年多。
刘天霆做好面包后,将面包放到了架子上。
刘天婷和黄慧君正在卖面包。
以上图片均由王兴拍摄
故事始于一罐酵母。 “这是我们利用深圳的空气、水和面粉培育出来的天然酵母。”小两口将其命名为“深圳酵母”。每次使用,他们都希望给面包增添一份“爱的味道”。
就像酵母使面团发酵、给面包增添风味一样,深圳充满活力的氛围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梦想,带来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经历。
2015年,刘天婷23岁,在台湾一家餐厅打工。当他有机会到深圳工作时,他就收拾行囊第一次来到内地。他说:“深圳比我想象的更大、更繁荣。”不久之后,黄惠君也从台湾飞往深圳,两人定居于此。
经过两三年的烘焙培训,刘天婷认识了很多学生,还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邀请:“老师,假期到我的家乡来一趟吧。”通过交流,他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加深。
刘天挺观察到,当时深圳的面包消费量不小,但有特色、高品质的店并不多。合同期满后,刘天挺夫妇想留下来尝试创业。
在国际烹饪比赛中获得金牌,但刘天挺从“做好面包”到“做好面包店”的创业之路并不容易。起初,由于缺乏运营经验,该店开了、关了4次。在最困难的时候,年轻夫妇考虑离开。黄慧君记得:“交完房租后,积蓄只够买一张回台湾的机票。”
庆幸的是,在这座年轻而包容的城市里,还有很多同路人。
经过五次“搬迁”,刘天挺和黄慧君遇到了同样做餐饮培训的夫妇、同样在深圳打拼的台商,以及同样年轻热情的顾客。当他们创业遇到困难时,这些同路人主动提供场地、赞助设备,甚至提出投资留住他们。
“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很多关心和支持,归属感非常强烈。”刘天挺说。
2022年将开设新店,客群逐渐稳定。小夫妻早上5点就开始工作,一天要做50多种面包、600多种面包;他们忙到下午,切片、包装,把新鲜出炉的面包送到顾客面前……刘天婷专注于产品研发,黄慧君负责营销。在开店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因为经常来这里,很多人逐渐成为他们的朋友,结婚生子,而他们的孩子也爱上了这里的气味。
撒上面粉,揉匀,切块。在醒发箱中,面团发酵膨胀;在烤箱里,面包经过整形、切割、摊开后绽放出“微笑”。
在烘焙界,这家小面包店也开始扮演“酵母”的角色。学生们纷纷在各地开设店铺,将美味进一步传播开来。工作之余,小两口去各地旅游,发现当地特色美食,研发新的面包产品。新疆的核桃、福建的龙眼、四川的花椒……“我们希望将世界各地的食材融入到面包中,让顾客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弘扬地方特色。”刘天霆说道。
随着面包店生意逐渐稳定,刘天挺和黄惠君带着家人去内地旅行。看到事业的繁荣和城市的活力,一家人给自己的生活状况打了“满分”。刘天庭说:“希望更多的台湾年轻人能够来到大陆工作、生活,也期待更多‘两岸梦想家’一起同行。”
人民日报记者 卢少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