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体育界的代表人物,李慧诗的名字在香港家喻户晓。她在牛头角重建的公共屋村长大,患有贫血症,身体恢复速度比一般运动员慢得多。 2007年,她在比赛中因骨折受伤,一度退出比赛。在她养伤期间,教练申金康想过劝她退出,但李慧诗对自行车运动的热爱和坚持让她重返赛场。
在别人眼里,自行车队的训练枯燥无味,他们已经离开家多年,但在李慧石眼里,没有“辛苦”二字。 “骑自行车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工作。别人常说工作很辛苦,但十几年来,因为我的热爱,我只是因为自行车才来到这里,我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我全身心投入对此,我不会感到辛苦,但工作其实应该是一种乐趣。”
十几年每天的高强度训练,总会有累的时候。当早上醒来感到灰心丧气想要放弃的时候,李慧石总是理性地想办法解决:“其实累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体力,另一种是心态。总有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心态好,就可以想着有一天快乐,每天不快乐,你就会坚持下去。”
经过刻苦训练,李慧石重返赛场后成绩突飞猛进。 2010年,她获得亚运会女子500米计时赛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慧诗获得女子场地自行车凯林赛铜牌,为香港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唯一一枚奖牌。
2016年,怀着为中国香港再夺一枚奖牌的希望,李慧石踏上了里约奥运会。然而,“牛霞女车女神”在凯林赛中遭遇撞车事故,最终以领先的比赛第六名结束了她的里约奥运之旅。
“有些痛苦只能自己承受,不能告诉别人。”那段经历的答案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滋味只有李慧石一人才能体会。
从里约回来后,“牛霞女车女神”陷入了低谷。 2016年奥运会结束后不到两个月,李慧诗的导师朴林俊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这对她来说是又一次打击。
是继续坚持还是选择退休?李慧诗再次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
“有时候确实不能想太多,但只要做出了决定,就应该坚持下去。不必考虑结果。骑自行车是这样,骑自行车也是这样。”生活。”
带着对自行车运动的热爱,李慧诗再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经过两年多的平淡,2019年,“牛霞女车女神”迎来爆发。
1月份在香港举行的场地自行车世界杯上,李慧诗继新西兰站比赛后,再次夺得女子争先赛和凯林赛的两枚金牌。 3月份的2019年场地自行车世锦赛上,李慧诗首次夺得女子争先赛冠军。六年后,她再次穿上“彩虹球衣”。然后她赢得了凯林赛并获得了她的第三件“彩虹球衣”。 ”,并同时取得单届两届世界冠军的职业生涯最好成绩。
经历了奥运会的坎坷之后,李慧诗在别人不认同她的时候依然坚持坚定的信念,在失败和受伤后勇敢面对,重新开始。李慧石在比赛中取得了更大的荣耀。
“我所经历的这些事情,可能只是一些小事,也可能是因为这些事情,才让我成为了今天如此坚强的人。”就像涅槃重生的凤凰一样,李慧石已经释然了过去的一切。
作为中国香港运动员的代表人物,不向命运低头的李慧诗鼓励其他运动员:“希望大家都能坚强,不仅仅是我!”
2019年,在李慧诗的带领下,中国香港女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屡创佳绩。
1月份在古巴举行的女子重剑世界杯上,蒋敏熙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中国香港击剑队夺得了首个世界杯冠军。蒋敏熙的世界排名随后升至第二位,创下了中国香港击剑运动员的纪录。 2月份的巴塞罗那站,蒋敏熹再次夺冠。
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女子花剑运动员陈诺斯在3月举行的2019法国击剑马拉松U14组中获得金牌,成为该赛事首位登上冠军领奖台的中国香港人。 3月3日,吴安忆在比利时女子台球公开赛上获得亚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