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李绅生平与悯农二首:唐代诗人、政治家及其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描绘

    李绅,字拱锤,亳州谯县谷城人。六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移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进士,为布国子侍郎。历任江州刺史、楚州刺史、寿州刺史、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薄汴英观察员、淮南刺史。节度使、中书侍郎、右仆侍、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被册封为赵国公。他是李(德裕)党的重要人物。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病逝于扬州,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关系密切,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 《乐府新题》有诗二十首,现已佚失。年轻时,他亲眼目睹了农民们终日劳作,衣食无着。他怀着同情和愤慨,写下了《同情农民诗二首》:“一春种一粒黍,秋收万粒。天下无闲田,农民其次,锄地那天正值中午,谁知道盘子里的每一粒米都是辛苦的。

    生活趣事自编诗_创编趣事_生活趣事诗歌

    李绅步入仕途、声名鹊起后,失去了诗中对农民的同情心,逐渐转变为酗酒、滥用职权的贪官。随着官位的上升,李绅“渐奢”。据说,李绅一顿饭往往要花上百甚至上千块钱。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时,对百姓疾苦极为漠视。李绅统治下的百姓终日人心惶惶,纷纷渡江淮而逃。与李绅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都鄙视他。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曾受邀参加当时扬州刺史李绅安排的宴会。他在李绅的家里看到了一群私人妓女,其中有一个是一位美丽又才华横溢的歌女。他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赠李司空妓》一首诗:“高髻宫妆,杜维娘唱春风。有烦恼是常事,总督之心。”苏州被切断了。”刘禹锡的大意是:美酒佳肴,歌声优美,歌舞升平,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生活奢侈,而我刘禹锡却做到了。 不是。肝脏和肠子被切断。这首诗给后人留下了“俗”的成语。李绅大方,直接把歌手送给了刘禹锡。家里的歌女可以随心所欲地送人,这已经是很高的奢侈了。

    李绅功成名就后,不仅生活奢侈,而且爱炫耀权威,心狠手辣。 《云熙友谊》记载,李绅在功成名就之前,经常去一个名叫李元江的人家里拜访。每次见到李元江,他都叫他“叔叔”。李绅功成名就后,李元江为了巴结李绅,主动降级,称自己为“兄弟”、“侄子”。李绅不高兴了。直到李元江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还有一个叫崔的督察,与李绅有同样的交情。有一次,他来看望李绅。刚入住酒店,他的仆人就与一名市民发生了争执。李绅问仆人做什么,仆人说:“他是玄州阁崔巡抚的仆人。”李绅竟判了仆人和百姓死刑,并下令逮捕崔巡抚,说道:“我本来就认识你,如今你来了,为何不来见我呢?”崔探长连忙磕头道歉,李绅却把他绑了起来,还给了他二十根手杖。崔探长被送到秣陵的时候,他的脸吓得连哭都不敢。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叔叔成了他的孙子,李绅的朋友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于李绅为官残暴,当地百姓常常感到恐惧。许多人甚至越过江淮逃亡。部下向他汇报:“当地很多人都逃走了。”李绅道:“你见过有人一手一手握着麦子吗?肥美的谷粒永远在下面,糠秕随风而去,不用报回来。”

    生活趣事诗歌_生活趣事自编诗_创编趣事

    李绅一生最大的污点是晚年办理的“五香案”。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绅任淮南节度使。当时,扬州江都县尉吴祥被举报贪污公款,强娶平民女子。李绅接到报案后,立即将吴祥逮捕并判处死刑。但案报朝廷后,谏官怀疑有冤,朝廷派御史崔元藻到扬州复查。崔元藻经过调查发现,吴祥确实贪污了钱财,但数额并不大。他强行娶平民女子的事实并非事实,因此罪名不至于死刑。但李绅一意孤行,强行将吴祥送上了断头台。

    据奏折记载,李绅之所以执意处决吴襄,是因为扬州虞侯刘群要娶广陵美丽姑娘阿燕为妻。不料阿燕的养母却秘密将阿燕嫁给了江都县尉吴祥。刘群闻讯后非常愤怒,怂恿他人举报吴祥贪污公款、强娶平民女子的行为。然而,一些历史记载对此事却有不同的看法。据《北梦锁言》记载,李绅欲纳美女阿燕为妾,却被无相利用。李绅勃然大怒,想要杀掉吴祥。由于吴祥与阿燕结婚的聘礼十分丰厚,李绅下令调查其收入来源,很快发现吴祥有贪污行为。 《策夫元归》说,李绅想夺取阿彦,献给李党首领李德裕,于是想杀掉绊脚石吴相。有些人认为这是报复。吴祥的舅舅吴武灵得罪了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有仇。李德裕当上宰相后,还借故惩罚了吴武陵,将其贬为盘州四湖参军。后来,吴武灵郁郁而终。李绅自然很清楚吴家和李家之间的历史恩怨。为了讨好李德裕,李绅还将吴武灵的侄子吴相列为报复目标。因此,他被指控诬告,并被判处死刑。事实上,李德裕也与此案密切相关。御史崔元藻回京后表示,吴襄罪不至于死。时任宰相李德裕立即贬他到崖州四湖参军,企图掩盖真相。

    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唐玄宗即位后,李德裕被免去宰相职务,李党人全部贬至崖州。此时,吴翔的弟弟吴如纳为哥哥的冤屈提出上诉,请求法院重审吴翔的案件。经过三个部门的审查,吴翔最终被平反。此时李绅虽已去世,但因生活奢侈、为官残暴、滥用职权,被划为残吏。按照唐朝的规定,残暴的官员即使死了,也会被剥夺爵位,并且子孙不得为官。因此,死去的李绅受到了“斩士族三官,子孙不得侍奉”的惩罚。

    李绅还有一个不计前嫌的故事:李绅担任淮南刺史时,一位名叫张有信的官员被免去江南县令。因此,张友信与李绅产生了嫌隙,并且处处与对方作对。张友信辞官回乡后,船翻了,两个儿子淹死了。当他遭遇不幸时,他非常伤心,担心李绅会报复他。于是他写了一封长信给李绅表达歉意。李绅很同情他,并在回信中写道:“如果我们以前吵架,我怎么会记仇呢?彼此之间的过错我都早已忘记了。”张友信十分感激,当面向他道谢,两人和好如初。 ,就像以前的朋友一样。两人经常一起喝酒,很开心。

    张友信曾在广陵打工,与妓女关系密切,但两人相爱却未能结婚。二十年后,张又信在李绅家喝酒时偶然遇见了这个女人。他们四目相对,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李绅去换衣服,张友信手指蘸了酒,在木板上写下了字。女人记住了这句话。李绅回来的时候,张友信端着一杯酒,有些担心。李绅有所感触,便请女子唱歌喝酒。女子随即唱起了张又信刚刚写下的歌词:“云雨相隔二十年,那时为梦未眠,如今徒劳相见,共赴项王府”。玳瑁海龟盛宴。”张友信喝得醉醺醺的,李绅便让女子跟他一起回去。

    李绅在官场上经历了坎坷,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几乎伴随了他一生的政治生涯。虽然最终当上了宰相,但李绅的主要成就还是在文学创作上。他是对中国文学史产生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

    生活趣事自编诗_创编趣事_生活趣事诗歌

    李绅的诗歌创作,以流放端州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在儒家“济世”、“利物”思想的影响下,他持有强烈的政治热情。他在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积极向民间学习。他的诗关注社会,反映现实,讽刺时事,具有政治功利性。风格十分浓厚,因此形式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表现出大众化的风格。后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个人事业沉浮的不确定性,关注的焦点从外向转向内向,注重表达自己的自私,表达个人情感。与此相适应,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精美绝伦。艺术手法的运用,意境深邃,注重词的精炼、句的精炼,表现出淡雅多彩的风格特征。

    李绅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是唐代第一位有意识地以“新体乐府”为标签,以区别于传统古体乐府的诗人。他曾一口气写下《新体乐府》二十首诗。元稹作诗十二首,即《李小舒新题乐府诗十二首》。序曰:“致友人李公锤,与匡宇新作乐府诗二十首,雅致,不愧为文学作品。”协调他们。”白居易本着这种精神,写下了五十首诗,并改名为“新乐府”。元稹、李绅新作乐府诗二十首,现已佚失。他的《悲农诗两首》被铸成座右铭,世代相传。虽然它们没有被收入郭茂谦《乐府诗集》的《新乐府词》中,但它们实际上是正宗的新乐府,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代表作。

    李绅“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也对唐代长叙事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见吴更顺等主编的《唐代文学史》)。中唐时期是文学史上叙事诗相对发达的时期。李绅是当时重要的诗人,与元稹、白居易一起为叙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李绅长篇叙事诗的成就和影响力仅次于元白。叙事诗如李绅的《莺莺歌》、《悲才子》,如元稹的《慧珍诗》、《梦游春》、《连昌宫词》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出自中唐时期。长篇叙事诗中的代表作。 《莺莺歌》与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有关。这个故事被写在一首长诗中。它不仅故事情节曲折,而且对人物的描写也非常细致、生动。是后来《西厢记》的创作基础之一。

    李绅六十七岁时,编成诗集,名为《游历诗》。他用多种体裁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旅行,表达怀旧之情和酸甜苦辣。其中不少是描述他当年到各地旅行的回忆。工作。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品质。

    李绅比较著名的散文是《汉歌赋》。这是一首抒情、抒发情感的短诗。作者正处于逆境之中。一方面,他发泄心中的怨气,立志“驱雷电除邪”。另一方面,他也表达了坚定自己道德的决心,像一棵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傲然霜雪,抵御严寒,巍然屹立,不改忠诚本性。 。作者对幽溪中生长的松树的遭遇深感愤慨。他们“扛着树柱,霜雪里却空空如也”。整赋较短,但也模仿了汉赋的形式。文末有一句“乱思”,概括了全赋的要旨。诗中多用并句,但并非全部用四、六句,富于变化。语言平实简单,很少使用典故。可以说是一代人独一无二的礼物。

    (本文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161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