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点评】参加2019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四省高考的考生都不会忘记一张漫画,就是根据这个漫画素材写一篇作文《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 。老师说:你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你有没有想过,这部漫画的作者是45岁的学生林迪欢。建议阅读新华社发表的这篇文章。
2019年全国高考试卷三作文题漫画素材: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
本报记者 袁泉 贾钊
为了排解烦恼,有的人会暴饮暴食,有的人会熬夜玩电子游戏,还有的人会选择看《小林漫画》。
漫画作者是45岁的林迪欢。作为一名医学生,他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但他拿着画笔“行医”,治愈了现代人的焦虑。
小林画水墨漫画。他用毛笔在宣纸上简单地勾勒出一个人物或场景,然后在画下歪歪扭扭地写上一两句话,多以自嘲的语气描述当下人们的生活现实。也有尴尬的情况:减肥失败、表白被拒绝。有温情:游子归乡,师生告别。有社会规则和人生格言。
例如,他描述了一位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在健身,并说“秃头是人生中自然而然的事,减肥不是福气”;他用“漂亮女孩”和“追着婴儿”的对比图来形容职场。妈妈,“生孩子之前,每一天都像流浪,生孩子之后,每一天都像打仗。”
自2017年起,林迪欢在微信公众号“小林”上发表了自己的漫画作品,共计500多幅。他的漫画迅速在微信朋友圈走红,几乎每天都有“10万+”的阅读量,目前已经拥有数百万粉丝。
有人说,看小林的漫画就像“照镜子”:寥寥数语,表达了人们想说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人生感悟,引出了我们都存在的“共同问题”。这个时代:对体型和美丽的痴迷。执着的追求、快速出现又消失的爱情、“朋友圈”里的攀比、非常“悲伤”的负面情绪、蔓延的敌意、对知识的恐慌、快节奏生活的单调……
他画了一个被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瓶包围的女孩,但他说:“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是发自内心的幸福。”他在分享会上表示,2018年,重庆一名公交车司机与一名女乘客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失控坠入河中,造成十几名乘客死亡。他据此创作了漫画《平静时的你最美》,以此劝说大家收起愤怒,宽容待人。
他揭示了大多数人抑郁的“原因”——不是追求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他还以“漫画”的形式告诉你“药方”:用可爱来解决烦恼。
他揭示了大多数人抑郁的“原因”——不是追求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可爱并不代表天真、天真,而是在了解了世界之后,你依然用一颗童心去对抗无聊的世界。”小林说道。
新书《人性治愈》的主编张妮评价小林漫画的受欢迎程度:“当人们通过漫画看到那些有点尴尬又好笑的画面时,似乎在表达自己的声音。这时,负能量也通过笑声转化为正能量,这是一种真正的治愈。”
寻找水墨的乐趣
身材圆润、头发微卷、总是背着双肩包的林迪欢,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心醉神迷、现实生活中能把一切都抛在一边的“大师”。他说自己也忙于事业,担心家庭琐事。画漫画只是我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没想到却治愈了众生。
小林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个人经历、旅游信息、广泛阅读。
例如,当他看到地铁上有那么多“低头族”时,他写道:“地铁上一个忧郁的男孩盯着漆黑的车窗——他的手机肯定没电了!”另一个例子是他的画。一幅母亲给孩子涂药的漫画来自小时候的场景,看到邻居的孩子和别人打架,一副不服输的样子。但当他回到家时,妈妈问疼不疼,他就哭了。于是小林写道:“我忍住的泪水,经不起一句安慰。”
他的画作《最后一课》也成为今年高考的论述题。画中,老师背着手站在同学们的课桌前,说:“你看问题,我看你。”这一幕恰好来自他高中毕业前上的英语课。
小林在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的漫画都是用毛笔在宣纸上完成,然后扫描成图片。他不喜欢用电脑或者手机软件画画,虽然这样在创作时省时省力。
“电脑绘画可以精确控制,错误可以挽回,达到完美,但完美是冷的。用毛笔在宣纸上手绘,一笔一笔,无法复制,也无法挽回,但它承载了作者的心情”那时的情绪没有魅力,但能带来愉悦。”小林说。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然后遇见更好的自己。”
肖林对水墨画的热爱始于童年。他出生在广东镇江的一个村庄。他是唯一的儿子,有三个姐妹。他从小就喜欢临摹书法、国画,也喜欢看老人在祠堂写字。
由于家里生活条件困难,没钱买书,他就去废品回收站找旧书、旧杂志,或者去图书馆抄下色彩和油墨的调配技巧。他的笔记本。
小林小时候喜欢模仿蔡志忠的漫画《庄子说》,几乎临摹了书中的每一幅画。他说,直到今天,他仍然可以闭着眼睛画出书中大秃胡子的标志性形象。
他曾向漫画杂志投稿,但屡遭拒绝。初二时,他的漫画首次发表在《幽默大师》杂志上。他画了一只正在飞翔的小鸟。虽然他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意思了,但他永远无法忘记当时的激动。
“那种幸福是现在即使写了一本畅销书也无法获得的。”小林说道。
他的爱好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报考大学时,父亲坚持让他学医,因为“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总有医生谋生”。
他考入广州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他没有学医,而是选择留在学校当行政人员。当时,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兴起。小林开始学习编程、建网站、写游记、出版相册,但最终“我还是在水墨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2016年,他的水墨画帮助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成功申请世界遗产。他为唐诗宋词创作的国画被用作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背景图片,让大家惊叹不已。从此小林就出名了。
现为中山大学传播系教师。闲暇之余,他还做慈善,捐钱给山区孩子们教育。
等待一朵花绽放
但真正让他出名的是漫画。
不仅在“朋友圈”,他的漫画被贴在地铁车厢上,被制作成时尚手机专用主题,发展成日历、绘本、扑克牌,印在雨伞、眼罩、咖啡袋等上。到处。
今年夏天,小林的漫画还与丰子恺、蔡志忠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一起入选在日本多城市举办的“源自水墨——中国动画日本行”巡展。
小林表示,自己不会被流量、名气所累。他画漫画的“初衷”是“为了好玩”。
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叫《等待花开》,画中一个秃头男子微笑着看着一朵红花。他在画下写道:“等待花朵绽放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微笑。”小林说,这部漫画虽然不寻常、平淡,但应用广泛,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可以寓意对事业的追求,也可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这幅画恰恰说明了他的人生态度:“不要急于看到结果,用耐心或长期的积累来完成一件事。”
他甚至用无厘头的幽默来“颠覆”你已经接受的想法。比如他画的“不经历风雨,怎能面对暴风雨”; “无论你跌倒在哪里,就躺下”; “少年不努力,成锦鲤”。
但不要以为他是在诱导你浪费时间而不追求进步。相反,他是在劝你放下名利的顾虑,专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小林说,他也曾痴迷于积累财富,但最后他发现,所谓成功的人生不仅仅只有财富。 “但你可以找到一种爱好,让你不顾功利地沉迷其中,最终成为一个有趣、有诗意的人。”
漫画实际上可能具有治愈作用。
今年1月,小林的治愈漫画受邀悬挂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走廊上。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激励患者,为憔悴的医务工作者增添力量。 “快乐轻松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是战胜疾病的武器。”小林在微信公众号上写道。
3月受聘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客座教授,负责成立人文艺术治疗系,融合艺术、哲学、心理学,探索慢性病新领域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他说,灵感来自于身患重病的读者,他们抄袭他的漫画来对抗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
当时,小林的父亲或许没有想到,儿子会放弃手术刀,发展出一种利用水墨画的“治愈术”。他本人在水墨中找到了快乐,他也通过水墨漫画让郁闷的人重新微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