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他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1金2银。 2013年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明星榜样”。 2015年7月退役后,他加入了铁人三项运动。 2016年,他在日本广岛残疾人铁人三项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奖牌。 PT3级别冠军、2019全国自强模范、2020感动红河年度人物、2020中国铁人三项年度人物、2021年8月以铁人三项运动员身份重返奥运会,在PTS4级别比赛中排名第四东京残奥会铁人三项赛作为唯一中国运动员参加此项赛事。 7名火炬手参加了火炬传递……上述耀眼的光环和成就来自于那个有着坚忍不拔、乐观精神的大男孩——王家超。
从失去左臂到成为残奥会冠军
王家超,1991年9月出生于温州建水县,5岁那年,一场高压电事故导致他失去了左臂。然而,渴望挑战的他仍然用一只手爬树、在河里学习。 “狗桨”从此打开了体育世界的大门。
在对身高和臂长有一定要求的游泳项目中,他的身高并不占优势。 “别人游一次,我游两次。别人游一个小时,我却游一个半小时。”王家超只能在训练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每天训练4到6个小时,单臂划水一万次,训练量十几公里”。当时的队长考虑过淘汰他,但由于他的顽强和努力,他积极乐观的表现最终让他继续参加训练。
10岁时,他入选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开始接受系统的游泳训练。 2003年,他正式成为国家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他从家门口的河里游到了国家游泳队。 12岁参加全运会并获得两次冠军,13岁参加2004年雅典残奥会,在国内外30余场比赛中获得120枚奖牌。从雅典到伦敦,他作为游泳运动员参加了三届残奥会,获得了1金4银1铜。这一切都取决于王家超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和内心深处梦想的力量。
时隔九年重返残奥会
在读研究生期间,王家超得知残疾人铁人三项首次进入残奥会舞台。遗憾的是,他因比赛级别设置而错过了2016年里约残奥会,但他并没有放弃,将目光投向了2020年东京残奥会。他选择继续备战残奥会。 30岁时,他成为第一位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奥林匹克铁人三项运动的历史。
“能够作为新项目的参赛者再次站上奥运会,对我来说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与游泳运动员有全方位的比赛和训练保障不同,当我第一次开始挑战铁人三项时,我几乎是从零开始。起初,我不知道如何训练、如何比赛。”王家超回忆道。
第一次获得游泳比赛奖金后,他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它到处走”。车轮碾过昆明海埂训练基地的几乎每一寸土地。进入大学后,从市区到大学城有近30公里,他也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所以,考验平衡性的自行车,在完成转换后就成了他的优势。相反,最基本的跑步却变得困难起来。就连他擅长的游泳,也必须克服从游泳池转到开放水域的心理恐惧。转行之初,真正的困难并不是训练。从游泳场地到自行车赛道再到田径场,不同项目之间切换时的动作和服装更换给身体残疾的运动员带来了挑战。在王家超看来,铁人三项需要更多的策略。游泳队训练中一些“完全不用担心”的事情需要自己解决和克服。
他每天5点起床,冬冷夏热训练。他每周训练近 25-30 小时。深色皮肤是他的常态。为了顺利拿到积分,从2018年到2021年,他独自拖着行李箱和自行车去加拿大、菲律宾、美国、葡萄牙、泰国、瑞士等国家比赛。从2018年没有任何世界排名,到2019年排名世界第三,国家组建了残疾人铁人三项队,并于2021年6月获得东京残奥会资格。时隔9年,王家超作为中国第一位残疾铁人三项运动员重返残奥会。中国历史上又取得第四名。
战胜自己,达到砍杀的极致
一次次回头,目标是什么?全国残奥会、亚洲残奥会、残奥会……即使知道自己的身体有残疾,但还是要毫不犹豫地战胜自己。这是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
光环之后,你是谁,你能做什么?退休后如何融入社会?这是王家超对自己的折磨。他对文化知识充满渴望,“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除了游泳什么都不会。” 2011年,他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圆了大学梦。 2018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硕士学位学习。
此外,王家超自学英语并练习英语配音。他谈到13岁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时的“尴尬”场景,“很多外国运动员远远地说‘早上好’,但我只能说‘你好’和‘再见’” ,无法回应别人的热情。”从此,自学英语就成了王家超的日常。即使现在他能够担任球队的翻译,他仍然用英文配音“度过”隔离时间。在他最新的配音练习中,他引用了东京奥运会宣传视频中的一句话:“在这个不需要见面就能建立联系的时代,我们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东京,有来自这么多国家、种族、每个人的人们。人们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都聚集在一起,见证运动的身体、竞争的精神和勇气。”
现在,除了日常的正常训练,王家超还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致力于青少年体育教育和成人运动习惯的养成。他亲自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体育行列,帮助更多人从体育锻炼中受益。益处。
王家超说:“作为残疾人,我们可能是不幸的,但我们是幸运的。一路走来,我深深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和培养,我们就不可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梦想并享受机会均等的舞台。”
内容由共青团红河州委员会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