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谭玉娇赛后向观众挥手致意。来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9月6日,巴黎残奥会举重女子67公斤级决赛中,来自湖南湘潭的34岁姑娘谭玉娇以142公斤级的成绩为中国残奥代表团夺得金牌,成功打破了她自己的纪录。世界纪录。
谭玉娇是里约和东京两届残奥会金牌得主,也是女子举重67公斤级世界纪录和比赛纪录保持者。此次,她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
另外五名新当选委员分别是:葡萄牙田径运动员库尼亚、意大利田径运动员开罗·尼、马耳他游泳运动员弗拉迪斯拉瓦、韩国轮椅篮球运动员元佑民和德国自行车运动员辛德勒。
谭玉娇(中)在颁奖典礼上与亚军(左)、季军合影。
谭玉娇表示:“我非常荣幸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当选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责任重大的新征程。我期待着在残奥会上代表残疾运动员发声。”国际残奥委会的平台,期待成为中国残奥运动员与国际残奥组织沟通的良好桥梁。”据悉,六名新成员将于8日集体亮相巴黎残奥会闭幕式。
谭玉娇1990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银田镇。7岁时,右脚因骨髓炎症接受了接骨手术。休养期间,右脚骨再次骨折。这导致右脚跟不上发育,变得比左脚短。她的右脚有残疾,家庭贫困,小学六年没有上过任何体育课。谭玉娇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谈起早年的困难,父亲谭自力大多沉默。但谈起女儿,他话更多:“娇娇从小就这么坚强!” 2002年,身体强壮的谭玉娇被湘潭市体校陈教练看中。仅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当时年仅12岁的谭玉娇就在湖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获得女子第一名。 “举重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同时不断对抗压力。我喜欢举重。”
从此,谭玉娇开始了她艰辛而漫长的追梦之路。 2007年,17岁的谭玉娇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举重女子52公斤级比赛中获得银牌。这个懂事的女孩除了留下一部分生活费,其余的都寄给了父亲,请求他改善一家人的生活。一般情况下,从学校到培训中心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日复一日的训练,手上的血泡变成了老茧,然后又出现了新的血泡。每天训练下来,我的手臂已经无力,连吃饭的时候都拿不住筷子。晚上,谭玉娇不顾全身疼痛,用右手的力量写作业。写着写着,她的泪水落在了课本上。这一切艰辛的背后,是谭自立对家人来之不易的支持,让玉娇有了面对生活的信心。除了上小学的儿子,谭自力还要支付女儿的训练费和场地费,所以他把自己的小车换成了三轮车,这样可以多出行,多挣钱。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女儿的运动能力,他“推荐自己”当陪练。由于家里没有空间,他就把自己的卧室腾出来给她训练。由于没有钱购买设备,他自己制作,一边协助女儿,一边记录训练数据。父女之间的默契就像一根线绑住了玉娇。无论离家有多远,如果训练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仍然会打电话给谭自力一起讨论。 “娇娇特别能吃苦,除了吃饭睡觉的时候,她基本上都在练习。”这段艰难的经历也让玉娇在以后遇到困难时能够克服困难。她对举重有自己的理解:“举重其实就是一个让你克服很多困难和压力的过程。你想一想,这么重的重量如果你不举起来,它会让你变得更坚强。” ” 2009年,19岁的谭玉娇成功获得了自己的首个全国冠军并入选国家队,自2013年起,谭玉娇包揽了亚锦赛、世锦赛、亚洲举重项目的全部金牌。残奥会、世界杯、全国锦标赛、全运会,几乎每场比赛都打破了世界纪录。
尽管运动成绩出色,但玉娇始终牢记对父亲“不放弃学习,上大学”的承诺。里约残奥会结束后,她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恭喜湖南姑娘谭玉娇!
(红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