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海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标志性品牌赛事,本届市民运动会进一步打破体育与其他领域的界限,推动“文体商贸”多方联动、深度融合。旅游展”,形成“体育平台、一体化发展”的动态景观。据统计,本届市民运动会期间,共有81场决赛在社区、景区、商圈举行。商圈举办市级品牌活动200余场。近7万名市民参与活动,掀起了全民健身运动。热潮也提振了市场消费。
人们可以发现,随着本届市民运动会的溢出效应不断扩大,上海全城不仅是“赛事主场”,更是“消费主场”。
4月中旬,亚洲首个“轮滑+路跑”混合马拉松2024黄浦马拉松在外滩金牛广场拉开帷幕。
当公民运动会与体育消费节同频共振
4月下旬,距离上海第四届运动会开幕还有三周,2024上海体育消费节先行拉开帷幕,也算是为本届市运会“文体商旅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以体育促消费”的理念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办公厅、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的意见》今年3月中旬文化和旅游部。其中,要求结合“消费促进年”活动,打造一批知名、有影响力的赛事品牌,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推动体育赛事向纵深发展。体育、商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赛事对消费拉动作用显着,是体育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抓手。在今年两会“部级频道”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体育赛事具有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带动效应。体育总局主动出击,两会后立即响应规划落实。深入景区、街区、商圈,以体育为基础,围绕群众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核心是推动商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上海积极响应,仅用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就推出了一场长达八个月的体育消费节。通过协办单位上交集团,招募中国银联上海分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分公司、百联集团、携程集团、美团、德物等六家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以及17个体育项目,共同打造优质资源池。总价值超过2.65亿元。
新天地时尚二期举办商圈运动会。
11月29日发布的2024上海体育消费节结果显示,本届体育消费节各类活动平台总曝光量超过33亿次,商业空间人流显着带动,全年最高——同比增长超过70%,整体销售额增长至少70%。 10%,体育活动“聚人心、聚商气”的作用充分凸显。
尤其是本届公民运动会期间,“商务+体育”的新消费潜力强劲。以百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今年,联动40余家门店、700余个运动品牌,推动体育赛事“进商圈”,举办白莲城运动季,累计吸引人流374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和客流双增长。 。
值得一提的是,徐汇区还推出了2024体育消费嘉年华,以“燃烧GO徐汇”为新口号,联动正大乐城、绿地缤纷城、保利时光三大热门商场,拳击、围棋、篮球、网易有电子竞技、飞镖、旱地冰壶等17个项目50余场群众性赛事,以及Lululemon、网易游戏、久事体育、美丽中国、迪卡侬均参与其中。据统计,仅五一假期三天,就有超过2万人参与线下活动和打卡抽奖,吸引近10万人次参观。
用“流量”求“流量留存”
今年“五一”假期恰逢上海“五一购物节”。市民运动会匹克球、柔术、拳击等项目在繁华商圈举行,打造了时尚、动感、娱乐性强的专业赛事。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活动主办方表示:“走进商圈互相赋能,不仅可以推介新兴体育项目,还可以带动人流,用‘流量’获得‘留存’。”
博瑞广场商圈运动会采用VR设备,将体育和新消费形态等元素充分融合。
为了更好地将市民运动会的“流量”转化为商圈的“留存”,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商圈密集的黄浦区,特意打造了“商圈运动会” ——今年5月5日,2024年黄浦区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暨黄浦区商务区运动会在博汇广场正式开幕,并在新天地时尚二期、华士广场举办系列嘉年华活动。
来自全区200余名市民参加了商圈嘉年华项目。活动现场包括VR(虚拟现实)滑雪、飞镖、桌面冰壶等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和精彩的表演。通过“运动+商圈”的全新入住体验,将运动等元素与消费新业态充分融合,营造良好的城市夜经济消费氛围。
在推动夜间经济方面,黄埔体育人花了不少心思。例如,今年7月中旬,2024年“南方杯”黄浦区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夜间定点自行车赛在BFC外滩金融中心举行。此次夜间定点自行车赛属于“黄埔·Let’s Race”明星系列品牌赛事。此次在BFC外滩金融中心“枫泾夜市”举办。现场各种摊位林立,人头攒动,充满活力。打造文体商旅会展一体化发展,已成为黄浦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FC外滩金融中心举办的指定夜间骑行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城市夜间经济消费氛围。
今年10月中旬,第四届上海市体育运动会“星动外滩”
“闪耀苏河”2024“外企德科杯”上环外滩·苏河湾城市夜迎新活动在黄浦公园盛大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连接黄浦区和静安区,起点为黄浦公园,终点为静安苏河万向天地。
活动以苏州河为活动轴线,以苏州河两岸标志性地标和景观为任务打卡点,其中包括现上海魔都的时尚穹顶“外滩中央”,以及舌尖上的美味“上海第一食品店”。 (南东店)”、体育文化地标“上海体育博物馆”、苏河南岸城市密集区难得一见的完整公共空间“九子公园”、刻有“上海体育博物馆”的“四行仓库”抗战的血腥历史等。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可以深度体验夜上海文化、娱乐、旅游等丰富资源,用体育解锁夜文化、旅游新场景。
不难看出,本次比赛以体育为媒介,连接黄浦区、静安区的人文与城市、经济文化,发挥赛事的综合效应,为体育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也带动了黄浦区和静安区的人文与城市、经济文化。魔都的夜间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又来了。
普陀区还正在建设商务区运动会。今年5月至11月,“决战普陀”商圈运动季在普陀区各大商圈上演,涵盖篮球挑战赛、趣味亲子游戏、城市定向挑战赛、超级人赛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赛事。趣味乒乓球挑战赛、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智慧运动会、上海体能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群众参与。为期六个月的“普陀之战”商圈运动季汇聚众多商户,推出体育相关产品展览、美食节等,累计参与人数超过40万人次。客流和区域消费平均增长20%左右,销售额超3000万元。
杨浦区还利用体育带动夜间经济消费。今年8月3日晚,2024年上海“体育推广周”启动仪式暨“YOUNG浦夏之夜”体育消费生活节在江湾体育场举行。本次活动在杨浦区商务委员会的推动下,以此为契机,深化文体商旅会展联动,拉动夜间经济。活动地点位于江湾体育场至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区域(全长约1.2公里)。充分展现“随行而行”的理念,营造人人参与健身、共享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光智天地下沉广场区域,怀利、光明、东方购物等上海知名品牌进驻。老品牌与新国潮在赛事中激发新魅力。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内,设有三大市场供市民选择。特别设计的基于积分的游戏玩法。通过现场数字平台,通过签到即可赚取积分,在参与运动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兑换诸多福利,让市民体验到更加城市化的体验。上海的。
徐汇区也成功变“流量”为“留存”。以飞镖和拳击项目为例。这两个都是体育赛事进驻徐汇商圈的成功案例。
2021年,徐汇区体育局推出首届体育消费嘉年华品牌活动。飞镖项目作为徐汇区“一区一品”项目积极参与其中。迄今为止,它已参加了三届会议。借助徐汇区体育消费嘉年华平台,向消费者进行普及推广,推广飞镖项目。为了更好地将体育赛事引入商圈,徐汇区体育局积极求新,积极联系徐汇地区各大商场,将飞镖赛事从传统场馆移至繁华商圈。
今年11月初的上海市第四届运动会飞镖决赛在徐汇区漕河泾印象城一楼举行,吸引了全市78支代表队833名运动员参赛。活动还与商场内商家合作,推出活动相关促销活动,如打折、折扣、赠品等,吸引消费者购物。据统计,活动期间客流环比增长30%(餐饮增长70%),销售额环比增长45%(餐饮增长75%)。
自2021年上海业余拳击公开赛首次在徐汇区青少年体校举办以来,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逐步提升。 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本次赛事移师人气颇高的绿地七彩城购物中心中庭,现场观众数以万计。赛事组委会不仅邀请网红主播进行直播,还设置了图片、视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多达72万人次。
上海业余拳击公开赛移师绿地七彩城购物中心中庭举行,现场观众数以万计。
今年11月中旬,上海第四届运动会拳击决赛仍在绿地彩城举行。上半年举行的市民运动会市选拔赛中,已有近300名拳击手报名参加。本次年终总决赛,有近200名运动员参加了冠军争夺。高耸的拳击场、绚丽的舞台灯光、闪亮的方形屏幕吸引了商场内过往市民的目光。这种人气也逐渐转化为商圈的消费热情。
用小竞争撬动大商机
市民运动会的溢出效应不仅惠及商圈,还不断辐射相关行业。
2024年黄埔马拉松就是一个例子。今年4月中旬,亚洲首个“轮滑+路跑”混合马拉松2024黄埔马拉松在外滩金牛广场鸣枪拉开帷幕。跑者从外滩出发,途经人民广场、淮海中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老城厢、黄浦江畔,让您充分感受上海的经典风貌、文化魅力和优美环境。黄浦。
黄浦区体育局向新民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黄浦马拉松将为上海各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313.8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中,产值效应3275.17万元,税收效应106.66万元。此次活动带动了上海相关产业发展,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生拉动作用1192.34万元。
黄浦区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通过举办此类大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商务氛围和文化旅游感知,提升了该地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该地区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游览上海的“第一站”。
本届公民运动会的开幕堪称巅峰——今年5月中旬的开幕式与“2024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同期举行。 “随赛事而行”是今年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的口号。 12000名选手分为24条各具特色的主题路线,在近150个点打卡,以城市为导向游走上海,体验“一江又一河”、运动休闲、美食餐饮、文化阅读、红色印记、民族潮动漫、上海老字号、弄堂文化、商圈经济等产业元素释放消费潜力。据悉,活动当天共有1.1万名市民参加定向比赛,为全市141个商场、景区贡献了8.5万人次的旅客。
如今,上海第四届运动会虽已圆满落幕,但其“文体商旅会展”融合的溢出效应仍在发挥作用。正如上海体育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所言:“这一系列体育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消费升级,促进全民健身。”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符合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目标方向。”
文|金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