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面下雪了,我们一起剪窗花吧!”虽然外面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但核医学科的病房却温暖如春。 “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冬天下雪的乐趣怎么样?”负责护士王立波在隔离室外使用寻呼机与患者沟通。很快,她的建议就被病人接受了,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分批来到隔离区走廊的“温暖角落”,观看王立波的视频指导,折叠、描画、剪出。过了一会儿,小雪花就成功地被剪下来了。 “怎么样?还好吗?”患者吴女士来到镜头前,举起一片小雪花分享她的喜悦。 “太棒了,非常成功!”王立波在大屏幕前竖起大拇指。很快,欢乐的气氛蔓延开来,患者们轮流走出隔离室,来到“温暖角落”,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冬日的快乐。
“我们每天都有活动,让病人在这里接受治疗时不会感到孤独。”王立波表示,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疗。由于治疗的特殊性,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隔离状态,医护人员只能调用设备进行沟通。
隔离治疗期间,患者不仅需要在房间内休息,还必须关好门,不允许患者随意探望。住院期间饮食为医院统一发放的营养餐。治疗期间,患者只能独自面对一切,家属也不准到医院探望。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交流,这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纷纷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很快,病房外的走廊就变成了“温暖的角落”。不仅设有阅读区、手工区、运动区,还设有留言板和作品展示架,让患者在独处时也能获得更多乐趣。有机会放松一下。
“这个‘诗诗如意’手工饰品是患者们共同完成的。”有一天,王丽波带着自学的成果,用现场视频的方式讲解和演示制作技巧,让大家掌握麻花棒的制作过程。 “以橙色绒棒为主,绿色绒棒为辅。绒棒的长短决定了‘诗诗如意’的大小。丝线捻合,橙色绒条剪裁、卷制、捏、粘……”在她的引导下,病人摆弄了几圈后,掌心就出现了肿胀的“柿子如意”。
美丽的象征符号让每个人都高兴。 “这个地方和普通病房不一样,一开始有点困难,幸好有医护人员陪伴,我心里松了口气,病情恢复得也很快。”患者张阿姨说道。
“这种孤立感对患者来说是另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核医学科主任赵银龙表示,在封闭隔离的环境下,患者的心理需求与身体恢复同等重要。为了给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关怀和安慰,他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将叙事医学理念融入病房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患者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感,缓解疾病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医疗人文关怀的理念让我们更加注重倾听患者的感受,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赵银龙说,当我们开始策划这个活动时,有人觉得插假花做工艺品有什么用?但活动开展后,患者的积极反馈让团队更加坚信,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打开患者心扉的钥匙。
当医护人员带领患者互动时,患者家属也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因为疾病突然改变脾气,让家人感到奇怪。为了让患者家属了解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变化,医护人员也会定期组织公益活动,通过正确的科普引导,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和康复。
为传播医学人文理念、培养医学人文素养、优化医学人文服务,核医学科还不定期举办“嘉佑叙事医学俱乐部”活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医护合作。搭建平台,增进医护人员沟通。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长春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