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跳台决赛,五招三跳拿满分!东京奥运会上,14岁女孩全红婵一鸣惊人。作为中国奥运队最年轻的运动员,他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让五星级红旗高高飘扬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上空。
全红婵是幸运的。凭借才华和努力,她闪耀着青春的光彩。这份成功的背后,有多年来培育的球队体系,有温暖坚定支持的家庭,有重视体育、珍惜人才的强大祖国。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运动员全红婵获得冠军。图为全红婵在颁奖典礼上。新华社
冠军之路:来自海边小镇的才女
广东省湛江市,这座南海之滨的小城市,被誉为中国潜水之乡。诞生了陈丽霞、劳力士、何冲、何超等四位世界冠军。
全红婵的家在湛江市马章区马章镇麦河村。这个只有3.3平方公里的村庄,共有339户人家,不到2000人。
这样的村庄在中华大地上就像沧海一粟。但年轻的天才全红婵却被细心的教练发现了。
2014年5月,马章镇麦河小学一年级学生全红婵在和同学做游戏时,引起了湛江体校跳水教练陈华明的注意。无论是跳皮筋还是跳格,她的身形轻盈,动作灵活。
在测试了孩子们的弹跳力和灵活性后,陈华明挑选了包括全红婵在内的几棵树苗。
四个月后,全红婵到湛江市体校报到,开始了她的体育生涯。离开家时,她依稀记得父亲说过:“我们一定要为国争光”。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就爱上了潜水。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一切都取决于天气的“面貌”。夏天雷雨不够,冬天又太冷。一年中只能进行7个月的培训。
跳板是铁做的,夏天很热。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迎着刺眼的阳光一次又一次地跳入水中。
“即使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全红婵的刻苦努力和训练的认真态度也逐渐显现出来。”陈华明说,“她的成功并不完全是靠天赋。”
全红婵是同龄人中第一个站上3米跳台的,随后是5米跳台、7米跳台……两年后,她第一个站上10米跳台,又是第一个站上10米跳台的人。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全红婵说:“我没有多想,一闭上眼睛就跳了起来。”由此,教练得出结论,全红婵“有勇气”。
教练的表扬和鼓励,还有同龄人羡慕的目光,让这个小女孩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那个”,梦想的种子也悄然种下。
“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来看我,但有队友和教练的陪伴,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全红婵说道。
2018年2月,位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省跳水队训练基地迎来了全红婵。她在试训时首次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何伟毅教练至今对她记忆犹新。
“虽然个子小,但她的身体素质却远远好于同龄女孩甚至男孩。她跑得最快,4.5秒30米,13秒做10次举腿。她体内蕴含的能量与她的身材不成比例。”何惟一说,思乡、哭泣、恐惧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但全红婵目标明确,受到鼓励后从未退缩。
全红婵承认她哭过,但不经常哭。 “我不是一个爱哭鬼,学习新动作时我很害怕,但我非常喜欢跳水,所以我鼓励自己坚持下去。我想赢得冠军,就像哥哥或姐姐一样。”
大哥指的是里约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双料金牌得主陈艾森和东京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双料金牌得主谢思宇,均来自广东队。大姐就是“跳水女王”郭晶晶。
“教练常说,大哥哥大姐姐是榜样,无论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有了榜样,全红婵更加专注于训练。一次次练体能、基本功、空翻训练、跳高台……
“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我花了一年零几周的时间才学会了207C(后空翻三周半)”,全红婵说。
2020年10月,开赛前三周刚刚掌握5套完整比赛动作的全红婵首次代表广东队参加全国跳水锦标赛,一举夺得金牌,击败陈钰曦、张家齐等世界冠军。 “爆冷”、“黑马”、“意外”……此后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带来了惊叹号:三届奥运会选拔赛中两次获得冠军,并以总积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全红婵于2020年底进入国家队,由于疫情期间精简阵容,球队特意安排专人对她进行生活指导。经验丰富的广东队医负责康复。再加上教练的专业指导,全红婵的状态逐渐好起来。 。
全红婵向记者提到了“感恩”。确实,如果不是陈华明教练多年来坚持寻找“谁都不能错过”,她这辈子就与10米跳台失之交臂了。在遍布全国的基层体校中,有一批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教练员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为国家选拔人才。
全红婵冲击奥运冠军的背后,是体校、地方队、国家队的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正是众多教练的科学训练和精心呵护,才让天赋与勤奋完美结合,取得成功。蓝色的池子里溅起的水花,惊艳了世人。
2020年10月4日,在河北奥体中心举行的2020年全国跳水锦标赛、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广东海印队选手全红婵获得冠军。图为全红婵在比赛中。新华社
光环背后:被爱与坚持浇灌的农家女孩
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全红婵的一句“我要赚钱给妈妈治病”,感动了很多人。在奥运会夺金的高光时刻,她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简单而直接地想念家人。
全红婵来自一个七口之家。她的父母有五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母亲2017年遭遇车祸失去了工作能力,整个家庭的收入几乎全靠父亲。
据村干部介绍,2019年,全红婵一家被纳入低保,按照国家规定每月领取低保。当地政府为全红婵的母亲提供重病救助,每月为残疾人提供补贴。全红婵的母亲2020年住院8次,医疗救助覆盖总额90%以上。在村干部的指导下,不少村民也帮她家干农活。
有了这些保障,全红蝉一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村里的人也很关心全红婵。在赢得第一个全国冠军后,她回家度假。看到她的人都说:“全国冠军太棒了,下次我一定会赢得奥运会冠军。”
当我年轻的时候,离开了家,常人能想象到的困难早已没有了。小女孩只是害羞地笑了笑,说道:“一开始有点辛苦,我很想家,但我很喜欢潜水,爸爸鼓励我,让我坚持下去。”
妈妈的指示更详细:“听教练的话,好好训练,小心点,别受伤,多看书,多学文化。”
在父母眼中,全红婵“听话懂事”,是个好女儿。当她难得休息一下回到家时,她就跟着父亲到果园帮忙干活,给橘子树施肥。
“爸爸工作很努力,但从不谈论困难。”全红婵觉得自己的性格“像她的父亲”,“冷静、孝顺、永不放弃,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虽然不常回家,但全红婵还是很心疼从早到晚忙着照顾全家人的父亲。所以每次接到父亲的电话,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她都会“挑出效果好的事情告诉他,效果不好的事情就不说,因为她不想让他知道”。担心。”
大家都很忙碌,但这并不妨碍深厚的亲情。冬去夏去,哥哥送给她的布娃娃始终陪伴着她南征北战。
浅蓝色的动物毛绒玩具微笑着,露出了牙齿。全红婵总是把它放在床边,这样当她训练或比赛结束回到房间时,第一眼就能看到它。
“就是游泳池的颜色,看着不太好看,但是拿在手上感觉很好,摸起来软软的,可以缓解压力,有点露牙咧嘴的感觉,就像我自己一样,每次我微笑时,我都会露出一点露齿的笑容。”随后,小女孩又咯咯笑起来,声音清亮如水花。
“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女儿一战成名后,父亲全文茂接受了鲜花,但拒绝了其他礼物。他所说的“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流露了全家人的自豪感,“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取得的”,也彰显了淳厚的家风。
忙着训练的全红婵并没有给家人买什么礼物。夺得奥运冠军后,她才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宣布这个好消息。她计划像以前一样将金牌送给家人。
“奖牌是最好的礼物。”全家人的一致呼声,是全红婵继续攀登的动力支持。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运动员全红婵获得冠军。图为全红婵(上)赛后庆祝。新华社
未来可期:不忘初心、追梦的新一代体育人
全红婵闻名全中国乃至世界,不仅因为她惊人的跳水技术,还因为她的直率。
夺冠后如何庆祝——“吃点好吃的,辣条!”
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如何——“星哥是谁?”
夺冠后,他被教练高高举起——“感觉有点痛!”
这才是她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样子。看得出来,在她的教练和“兄弟姐妹”中,她受到的爱护和照顾也丝毫不逊色。
国家队最年轻的队员全红婵,因为敢于拼搏、肯练习,被哥哥姐姐们亲切地称为“红姐”。训练之余,她会和队友们一起上文化课,谈论有趣的事情,滑板、跳舞……
全红婵呈现的是中国运动员更加鲜明的当代面貌。东京奥运会期间,人们记住了戴着“小黄鸭”发夹“秀心”的杨千嬅、“最快的大学教授”苏炳添、“骄傲女孩”巩立姣……她们健康阳光的形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偶像。
在赛场上,他们竭尽全力,坚持不懈;场外,他们青春、率真、开朗。他们是充满激情的体育先锋,是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力量,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骄傲。
党的十八大以来,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全民健身快速推进,体教融合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体育产业朝着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稳步发展。我国正在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坚实。
“得益于国家扶贫、乡村振兴等举措,全民体育‘落地开花’。”当时发现全红禅的陈华明教练深受感动。全国基层选拔制度为更多人才搭建了成长通道,日趋完善。先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运动员专注,技术先进的训练体系帮助奥运健儿勇往直前。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以广东省为例,近年来,全省19498个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设施,1139个乡镇建有农民体育健身设施。投入约2.5亿元购买全民健身器材,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全红灿家乡所在的湛江市马章镇在建设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的同时,还保持了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的称号。
“教练,您觉得我的孩子有什么天赋吗?”奥运会结束后,曾经执教过全红灿的湛江体校跳水教练郭毅接到了很多家长的询问。国家对运动员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热潮。
全红婵的妹妹和弟弟也进入了湛江市体校练习跳水。一场市级比赛,姐弟三人很少同场竞技,只能匆匆互相说“加油”。闲暇的时候,妹妹弟弟们都会聚在一起给姐姐打电话,向她请教潜水的技巧。
东京奥运会夺得金牌后,全红婵回国备战9月6日至14日举行的陕西全运会,隔离期间仍在房间里认真练习。
“三年后,我仍然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她说。
然而,志在巴黎奥运会的全红灿仍须经历多重关卡:全运会、明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2023年世锦赛、2024年跳水世界杯等一系列赛事,以及随后的“成长的烦恼”。
中国首位女子跳板奥运冠军、累计获得70多枚国际金牌的高敏指出:“生长发育期对女性跳台运动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意味着她们需要增加力量和技术的调整,一旦力量和技术不匹配,状态就会下降,我期待未来在巴黎赛场上看到她会被称为“强者”而不是“天才”。
“爸爸提醒我不要忘记初心,我的梦想就是赢得冠军!”全红婵的话中透露出越来越明确的决心。
希望奥运会带来的光环和喧嚣在她踏上10米跳台的那一刻就悄然退去,等待那有力的一跃化为水花。
(新华社广州8月22日电记者吴静周鑫曲婷叶谦王浩明周紫阳)
《光明日报》(2021年8月23日第4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