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第一次参观北京海淀留学生创业园的情景。很难想象,在北五环外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里,60后企业家陆帆和他的同事们建造了一个世界领先的“增强现实”(AR)实验室。人到中年的陆帆,对前沿技术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度和热情。他坚持走“科技创业”之路,希望用科技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我还记得陈宁在讲述自己为何回国的故事时,声音中没有被时间冲淡的兴奋。 2009年,陈宁第一次走进深圳中兴通讯大厦,看到那么多年轻的工程师,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相信这群人中会涌现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他也相信,在这片沃土上,他的创业梦想一定会实现。
六年时间,刘若鹏从一个在地下车库做实验的“80后”海归医生成长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他创立的“光启”创新集团横跨5大洲12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汇聚全球创新者,共同改变世界。
一个又一个关于梦想、创业的故事在当代中国的舞台上不断上演。海归企业家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谱写了与时代发展相辅相成的个人成功篇章。
或许,身在海外,更容易被祖国的快速发展所震撼。当中国高铁在海外快速扩张时,当欧美街头的年轻人开始使用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时,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成为全球竞争中的行业领先者时,这些海外旅客他们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感受到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了祖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与其在国外着急,不如早点回来创业。”陈宁的话道出了很多海归创业者的心声。你在国外或许可以过上安逸富裕的生活,但当你回国后,你将拥有无限的机会和可能。
然而,创业绝非一帆风顺的童话,失败的机会往往大于成功。海归人才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风险,而国内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又会给本已崎岖不平的创业之路增添更多挑战。对于海归创业者来说,除了热情和过硬的本领之外,还需要政策鼓励、资金支持、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社会环境。
一个好的时代一定会给人们追求梦想的勇气,给人们提供人生卓越的舞台。我们欣喜地看到,自由开放的创业氛围正在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带着海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回国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之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阔的中国市场为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为经济转型升级积蓄能量。海归企业家在时代舞台上一展才华,他们对梦想的追求也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带来不竭动力! (邹雅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