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理功能低下状态。身体无器质性病变,但体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下降,精神状态较差。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疾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又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阶段、潜病阶段等。
(1)身体亚健康状态
身体亚健康的具体表现是排除病因的身体疲劳。疲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导致体质下降,慢性病频发。如经常疲劳、嗜睡、全身酸痛、咽痛、低烧、容易眼睛疲劳、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耳鸣、头晕、颈肩酸痛等。此外,还有易感冒、易出汗、易便秘等症状,容易晕车,胸闷心悸很常见。
(2)精神亚健康状态
心理亚健康最常见的症状是焦虑,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担心和恐慌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如果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不能自我解放和控制,就会造成心理障碍。表现为烦躁、烦躁、睡眠障碍,进而出现心悸、烦躁、惊慌、意识模糊、意识不清,可诱发心脏病、癌症等疾病。
(3)人际关系亚健康状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激烈竞争,人际交往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你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交往频率减少,人际关系不稳定。比如,他们对人对事抱有冷漠、冷漠的态度,常常有无助、绝望、空虚、自卑、猜疑、自闭等情绪。
(四)道德亚健康
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偏差,损人害己。
(5)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是亚健康最重要的表现,以疲劳、低烧(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综合症为主要表现主要具有非特异性表现,例如疾病和抑郁症。
(六)过劳死
一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特别是工作狂)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健康并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能会演变成过劳死。过劳死是一种早衰、猝死的生命现象。过度的工作负荷(诱因)会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恶化,从而引发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疾病,导致患者陷入死亡状态。过劳死亡的原因是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长期超负荷工作、超过人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过劳生病等。容易过劳死的特定人群主要有三类:收入高的人,只懂得消费,不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有事业心的人,尤其是“工作狂”;以及家族中有早逝遗传倾向但自认为健康的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注重锻炼。越来越多的人突发疾病,病情迅速恶化。
1、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亚健康的形成、发生及其不同表现,与个体素质密切相关。可以认为,亚健康是由于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它是人体的神经、免疫和细胞分子。 、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只是身体整体功能失调的一种状态。
亚健康状态可能是由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众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它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的不利影响。长期身心紧张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出现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导致正常生理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现象。 。环境污染严重,居住空间过小,会降低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氧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感到抑郁、烦躁。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变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冷漠,情感交流越来越缺乏,交往越来越肤浅化、形式化、物质化。情感受挫的几率增加,情感生活信心下降,孤独已成为人们突出的情感体验。缺乏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友谊使人感到无聊、无助和烦恼。大量证据表明,缺乏社会支持是心理和身体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亚健康可能出现在任何人群中,但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尤为突出。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①当大学生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难免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从而导致身体不适。 ②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以及个人情感的差异,同学和同学之间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矛盾,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会感到压抑。 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非常接近。如果他们不努力或者由于其他客观原因,他们的表现可能会落后于别人,这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④随着考试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检查前感到烦躁是很常见的。 ⑤由于部分学生在节假日、周末娱乐活动中不注意节制,人为地破坏了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交替的模式,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 ⑥人的情绪、身体反应敏捷性、甚至智力都是有周期性的。处于低潮期时,很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通过明确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因素,可以从心理、生活行为、体育锻炼甚至药物等多方面进行预防。
2、向亚健康状态转变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可以相互转化。亚健康状态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向疾病状态的转变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状态的转变则需要有意识的预防措施。 、加强自我保健。自我保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节奏有规律、有秩序;
2.均衡饮食,适量饮水;
3、坚持锻炼,控制体重;
4、戒烟少酒,注意用药;
5、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心;
6.心理健康和长寿。
另外,严重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还可能导致过劳死亡,称为“过劳死”。这主要是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症状未能及时缓解,精神、内分泌系统紊乱,过劳患病,甚至过劳死亡。
虽然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诊断标准有很多,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于1987年制定并于1994年修订的标准得到了国际公认。医学界作为金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持续或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患者目前的工作、接受教育、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发病前明显下降,且无法缓解休息后。
2.同时拥有以下8项中的至少4项:
①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
②喉咙痛;
③颈部落枕或腋窝淋巴结肿大;
④肌肉疼痛;
⑤多关节痛;
⑥反复头痛;
⑦ 睡眠质量差,起床后不适;
⑧用力后肌肉疼痛。
3、排除以下疾病引起的慢性疲劳:
①可由原发病引起的慢性疲劳;
②临床诊断明确,但一些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疗的疾病,因其持续存在而导致慢性疲劳。
3、亚健康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后代与父母相似的多种特征称为遗传特征。遗传不仅使后代在形状、体质、性格、智力、功能等方面与父母相似,而且还将父母的许多隐性或显性疾病遗传给后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遗传性疾病多达二三千种。遗传病不仅种类多,而且患病率高(约占一般疾病的20%)。某些遗传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的一生,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虽然有些遗传病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治疗,但其他遗传病则无法治愈。因此,最重要的是预防,比如提倡科学婚姻,用法律制度来预防近亲结婚。
(2)心理情绪因素
人类心理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是人脑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积极的情绪对于促进健康、改善大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治疾病的能力、使人感觉精力充沛等具有良好的作用。负面情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经常处于抑郁、忧虑、紧张、抑郁的精神状态,会导致人体生命系统整体功能失衡,引发各种疾病,损害健康。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具有完整的自我人格、心理平衡、良好的自控能力、自我意识、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及及时发现和克服自己缺点的能力;二是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二是拥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不断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
到目前为止,一些团体和学者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的标志,比如心理健康的“三好”方面:
1、良好的性格:指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情感丰富,心胸开阔,心情乐观,不被烦恼、痛苦、悲伤所影响;
2、良好的处事能力:指能起落自如,客观观察问题,有自控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情,始终有理智满足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指与人为善,不做小事,能够帮助别人,与人为善。
(3)自然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健康的基础。保持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对于维护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反,如果这种和谐被破坏,人类社会就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例如,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疾病,乱砍乱伐树木造成洪水、沙尘暴等灾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