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韩冰报道,18强赛的赛程已经过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对席卷亚洲的归化浪潮的一次考验。除一线队的韩国、伊朗、日本外,其余15支球队中有14支归化球员增强实力(朝鲜没有)。以11月18强名单为例,入籍球员超过10人的球队有5支:卡塔尔(16人)、印度尼西亚(14人)、阿联酋、伊拉克、巴勒斯坦(12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亚洲最早依靠归化球员取得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足球如今却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当整个亚洲都在寻找归化高水平外籍球员以及在欧美长大、身体条件更好的归化球员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在日本长大的混血球员在日本脱颖而出并逐步进入各个领域。并成为年龄段国家队的主力。
从拉莫斯、卢比须、三当家,到如今的铃木绫野、望月凯特里、藤田彻鲁,日本足球的归化策略为何发生变化,本土混血又是如何批量涌现的?
上个赛季的90年代,日本职业足球还处于发展初期,归化外籍球员和高价引进资深球星“炒热”了J联赛的气氛。但随着本土青训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21世纪初开始的本土球员大规模留学,日本足球逐渐将发展重点转向培养本土球员。
在此期间,归化工作逐渐陷入停滞。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方面,J联赛的良性运营原则此前几乎不允许高价外援加盟。导致J联赛外籍球员实力相对本土球员并不具有突出优势,缺乏归化动力;另一方面,2005年、2018年,国际足联大幅提高了非血缘入籍门槛,要求他们在入籍国连续居住5年以上。随着在欧洲的日本球员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日本球员在欧洲的实力甚至超过了大部分J联赛外援。最后,在日本民众中,认为本土球员应该被视为以球员为核心组成国家队才能真正代表日本的观念一直是主流。
然而世界杯八强的壁垒始终没有被突破,迫使日本足协开始重新思考和规划。曾执教过日本国家队的波斯尼亚名帅哈利霍季奇就曾指出:日本足球要想与欧洲强队竞争,球员的体型和对抗能力能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是关键。于是,本土混血选手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与非血缘归化球员相比,这些在日本足球土壤中长大的球员能够无缝融入足球体系,在文化认同上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更被忽视的是,少子化带来的出生率下降,直接影响了日本足球青训选拔年轻人的人口基数。
1950年,日本2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55%,预计2030年将下降至18%。在日本足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总数从2000年的79.5万人不断增长,但较2013年的峰值(96.3万)开始大幅下降。小学生人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31.85万人,到2023年下降至31.85万人,20.6万人,10年间减少了11万人。中学生玩家人数从2014年的峰值(26.85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15.4万人,大学生人数从2016年的峰值(17.86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12.5万人,大学生以上玩家人数从2004年的峰值(183,700)下降到2023年。每年96,000。
近年来,日本足协扩大了俱乐部招募年轻球员的范围。主要原因是青年人口持续减少。俱乐部在原有周边地区的选拔人口基数越来越小。只能从学校扩展到整个社区,进而覆盖全国。
日本足协的策略是希望男足在205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足球家庭数量达到1000万。然而,在当地出生人口每年持续下降的大趋势下,为了至少维持甚至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不可避免地向越来越多的混血青少年倾斜。 1990年和2019年,日本开放移民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移民人口从1990年的107万激增至2019年的293万,如果算上非法移民和在日本工作的其他移民工人,这个数字甚至更高。这些移民与日本人结婚,生育率通常高于日本本土国民。移民后裔的混血青少年普遍比同龄的日本青少年对足球更感兴趣,身体素质也更好。他们数量的增长延缓了青少年足球人口下降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日本全面放开移民,移民和工人进入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日本社会对移民及其混血后代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是日本足协,在日本其他体育领域使用混血运动员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还有扩大的趋势。效力于湖人队的东京奥运会旗手八村塁,以及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大满贯女单冠军大坂直美。他是他们当中最好的一个。
三年前,日本足协技术委员会主席反町浩二公开鼓励日本混血球员获得日本国籍,成为日本队选拔人才的新兴“富矿”。当时反町浩二表示,日本国籍的混血运动员约有50名,日本足协将对混血球员进行全面调查和支持,以补强日本国家队。日本《国籍法》规定,20岁之前可以选择国籍的日本公民,必须在年满22岁之前做出国籍的最终选择。
日本足协认为,这是欧洲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足球人才多元化的阶段,日本足球自然会利用这一趋势迎头赶上。与亚洲其他国家不同,J联赛的水平和日本足球青训体系在亚洲都是一流的,可以保证本土混血球员得到充分的足球启蒙和训练。进一步研究。这种完整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是日本足球相对于亚洲其他足球强国的优势。而且,这些本土混血球员并不存在其他国家引进海外归化球员时常见的融入问题。
日本足协一直希望能够弥补球员身高、对抗强度和速度与欧美强队之间的差距。混血玩家一般可以弥补以上缺点。比如,四名“00后”混血门将身高均在1.90米以上,具备现代大型门将的身体素质。 Yoshifu 和 Hata Taimasa 都是非洲混血,速度优势突出。身高1.91米的樱川所罗门是J2联赛最强的高中前锋,被视为日本队未来与欧美高大后卫抗衡的希望。
日本国家队中本土混血球员的存在是从低年龄段开始,逐渐向上移动。这足以说明日本足球在培养混血球员方面的耐心和系统性。
2019年U17世青赛,日本U17国家队在小组赛中击败了夺冠大热门荷兰队。日本国少队有4名混血选手。除了门将铃木彩和野泽大师之外,还有左后卫羽田正政和中场藤田乔鲁。这四人中,除了野泽太史外,其他三人都是绝对的主力,这意味着日本U17国青队中混血球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接近30%。
2020年9月,备战U20世青赛的日本U20国青队29人集训名单中,混血球员多达6人。今年巴黎奥运会,日本国奥队也有四名混血选手。除了大久保丽央、野泽大师和队长藤田让之外,还有中场佐藤敬义(哥伦比亚/日本混血)。此外,日本国奥队征召的混血球员还包括后卫安利·蔡斯(美国和日本混血)和左后卫卡什夫(加纳/日本混血)。卡西夫还在2023年首次代表日本国家队出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