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三度获得世界举重冠军。退役后,她回到家乡辽宁阜新,从农村选拔队员训练举重运动员。
她用21年时间培养了3名世界冠军、8名全国冠军、129名省冠军。
她先后向各地输送了30多名运动员,其中30名运动员被保送到大学作为特长生。
她说:“女子举重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才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在1999年退役。虽然没能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但我希望培养奥运冠军,完成我的奥运梦想”。
她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魏香英。
1996年魏湘英夺得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时的照片
韦向英,43岁,出生于阜新市阜蒙县一马图庄家店镇石桥子村。她从小就患有哮喘病,但经过一番努力,父母终于将她送到了阜新体校。
魏香英被分配到举重队进行体能训练,她的脸经常因为忍住而铁青。父母劝她回来就别再练了,但魏香英脾气倔强,咬牙坚持。魏祥英训练非常刻苦。长跑时,她总是比队友跑的圈数多,举重的次数也比其他人多。当时她说:“我一定能成为世界冠军。”
1992年,魏祥英进入辽宁队。当时,辽宁女子举重队有1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世界冠军。
依然是靠着那段刻苦努力,魏香英的挺举成绩达到了167公斤,抓举成绩达到了140公斤,创造了辽宁女子举重队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10年的举重生涯中,魏湘英获得了包括1995年亚锦赛、1996年世锦赛、1998年亚运会在内的27枚金牌,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1999年退役后,她开始担任教练。 2002年,魏向英拒绝了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教书。她说:“我要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她第一次回到阜新组建举重队时,她走遍了阜新周边农村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来选拔队员。
“父母们可以相信我,会把孩子交给我。我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魏向英积极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形成实用的教学模式。
她训练的冠军选手的照片张贴在学校举重馆的“荣誉榜”上。 200余名队员在重大举重比赛中获得金牌100余枚。每一张照片、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是魏祥英的辛苦付出。
“做好了就别忘了打井人,家乡培养了我,我也会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魏向英说。生活中的魏湘英对于学生来说更像是一位母亲。她经常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状况,并帮助家里有经济困难的学生。
如今,魏向英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我的愿望是我培养的运动员能够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会很高兴。”
从世界冠军到举重教练,虽然身份变了,但魏湘英的初心从未改变。扎根基层,魏向英成功将阜新举重队打造成省内知名举重队。阜新市举重队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举重后备人才基地”。
结尾
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