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运动员王钦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50公里竞走比赛中获得亚军。
2023年3月,陕西运动员白雪英在全国竞走大奖赛(第一站)、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中获得女子35公里竞走冠军。
2023年3月5日,全国竞走大奖赛(一号场)、世锦赛、亚运会选拔赛上,陕西运动员王超超以1小时19分40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
2021年,陕西运动员吴全明、杨柳静、马丽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比赛。
2021年9月20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比赛中,陕西选手吴全明、杨柳静、马丽率先冲过终点。
2021年9月20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金牌获得者陕西运动员倪媛媛、杨柳静、万金玉、马力、尹腊梅、吴全明、冈拉梅朵夺得金牌。与管理人员合影。
3月4日至5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2023年全国竞走大奖赛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选拔赛上,陕西共夺得4金3银1铜,实现新突破。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选拔办法,我省运动员白雪英、王超超、王钦获得了今年田径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田径是体育之母。一个地区的体育水平可以从田径项目上看出。虽然陕西田径整体水平在全国并不突出,但竞走项目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顶尖水平。近日,笔者一行来到陕西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探讨陕西竞走项目的发展路径。
1竞走是陕西传统优势项目
早上7点左右,当很多人刚刚起床时,陕西步行队就已经开始了晨训。数十名队员在田径场上行走至少一个多小时,而这只是每天训练的开始。成绩的取得除了刻苦训练之外,还源于一代又一代陕西田径人的不断奋斗。 1961年,李占超在全国田径运动会上打破了全国男子10公里竞走纪录,成为陕西第一位打破全国田径纪录的运动员。 1987年,李保金在第六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50公里竞走冠军,以3小时52分51秒的成绩创造了当时的亚洲纪录。巅峰时期的李保金曾被誉为“中国竞走的旗帜”。 1997年,范晓玲获得第八届全运会女子10公里冠军。 2021年,杨柳静、吴全明、马丽代表陕西在主场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以响亮的成绩和沉甸甸的金牌回报三秦长辈的殷切期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陕西竞走已发展成为今天陕西田径的主导项目,并培养了一批以王钦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他们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国际比赛中也屡获殊荣。无论是团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已经形成了团体优势。
2优秀的教练是成功的基石
探访当天,笔者见到了执教国家队近两年的王烈东。王教练明显瘦了不少。谈及十四运以来自己在国家队的执教生涯,他坦言:收获很多。尤其让他感到非常高兴的是,他带领的陕西弟子在今年的全国竞走大奖赛(第一站)、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中取得了3金2银1铜的成绩。
2011年,王烈东因在宝鸡市体校田径教练员工作中表现出色,被调入省田径管理中心,正式担任省女子竞走队教练。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王烈东的执教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省队执教10多年后,王烈东无法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春节,全年只见到妻子和孩子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为了提高自己的教练水平,他不仅自学体育学院课程,还专程前往意大利与多位世界级教练学习交流,掌握世界先进的训练方法。
王烈东表示,今天的训练与以往不同,更加注重运动员的主观反应。过去注重对运动员客观指标的评价,现在更注重运动员的客观指标和主观反应。主观反应加客观指标是两个度。这样的组合会让他们少走弯路,比赛的成功率就会很高。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必须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对各种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学习与项目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比如运动心理学、教育学等,当然还要推开无用的社交互动并集中你的火力。用你的精力做你的事……谈到执教理念,王烈东谈到了。
“力争在世锦赛、亚运会和明年奥运会上为国家赢得更多荣誉;在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上我们能有新突破。”王烈东对未来充满期待。
3科学训练是取得成果的关键
“我认为陕西竞走项目之所以保持优势,除了教练员、运动员认真落实‘三服从一专业’的训练方针外,陕西体育系统还更加注重科学训练、服务保障。与时俱进,与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创造良好成绩密切相关;同时,陕西竞走项目在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及训练方法。”省田径中心副主任蒋正方说。竞走是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省田径中心采取专家咨询、模拟训练、技术援助等综合措施,不断提高竞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定期聘请裁判专家到场馆检查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从第三方角度判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通过比赛与模拟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竞走运动员在高对抗、高压环境下标准化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性别;借助科技,研发竞走犯规监测系统,帮助教练跟踪训练。此外,通过竞走专题研究、长期监测、及时分析运动员技术动作等手段或方法,可以多层次、多维度提高竞走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合理性、有效性。
4永不放弃是青春的基础
都说田径训练是最辛苦的,而田径项目中竞走又是最辛苦的。 “冬训夏训”是他们日常训练的最真实写照。他们用奋斗点亮自己的青春底色,用努力展现自己的青春底蕴。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
2021年9月20日,陕西女子竞走队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20公里比赛中获得团体金牌。王烈东教练和弟子马丽、吴全明在领奖台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第十三届全运会,陕西女子竞走队以8秒之差与全运会金牌失之交臂;第十四届全运会上,陕西姑娘以领先第二名8分的优势夺得金牌,并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提高了成绩。进步了一分钟。为了这一分钟,他们走了四年。为了夺得这枚珍贵的全运会金牌,“00后”少年马丽和吴全明在一年49周的时间里分别行走6021公里和5871公里,平均每周超过120公里。
今年29岁的王钦,被公认为全国竞走赛场上的“拼命男”,入选第十届“陕西好青年”个人。 2017年全运会上,他首次参加了20公里和50公里竞走比赛,并获得了50公里竞走银牌。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当地气温接近40摄氏度时,不少运动员放弃了比赛。他咬紧牙关,坚持走到了终点。赛后,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在比赛中鼓励自己要追上他们,因为直到终点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潜力。” 2019年,王钦在全国竞走大奖赛和世锦赛男子50公里竞走选拔赛中创造了世界第一成绩。每周240多公里的高强度训练,让王钦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但很快,他就遭受了世锦赛、东京奥运会、十四运会接连失利的打击。在教练、队友和家人的鼓励下,他去年再次站上训练场,平均每周训练量达到160公里。是金子就会发光。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竞走大奖赛(第一站)、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中,王钦获得第二名,获得了一张世锦赛门票。 “虽然经历了艰辛,但体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不会改变,坚强的意志不会动摇。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35公里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王钦解释道。
3月4日,在全国竞走大奖赛(第一站)、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上,白雪莹表现出色,击败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走冠军切杨石,夺得女子35公里竞走冠军。白雪英13岁开始参加竞走训练,与马丽、吴全明、杨柳静等全国冠军同龄。她同时加入了团队。她看着队友们一一超越她,不断进步。当她自己的表现难以取得突破时,也曾一度犹豫不决。她告诉笔者,教练和中心领导及时提供了心理疏导。同时,王烈东教练将她带入国家队训练,帮助她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在随国家队训练的日子里,她的训练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她非常感谢团队的帮助。同时,她也深深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白雪英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做最好的自己,在竞走比赛中为国争光,为陕西增添色彩,不负青春岁月。
“在全国竞走大奖赛中,陕西队取得了很多成绩,不仅历练了队伍,全面检验了冬训的成效,也为接下来的年度比赛和选拔赛奠定了基础,争取更多的运动员赢得今年的世锦赛、亚运会的参赛资格,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陕西田径人的良好精神风貌。”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毛毛何成光)
陕西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