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侯斌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从小就爱上了运动。然而,9岁时的一次意外,侯斌失去了左腿。生性乐观的侯斌并没有被击垮。 1993年,他开始接受专业跳高训练。
自1994年远南运动会以来,侯斌在F42跳高项目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上,首次参加残奥会的侯斌以1.92米的成绩争夺冠军,并创造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侯斌成功卫冕。四年后的雅典残奥会上,侯斌在赛前因头部意外受伤而忍受着剧痛,再次角逐冠军,连续第三次夺得残奥会金牌。
2008年初,世界残奥委会正式启动残奥大使项目。侯斌接受世界残奥委员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的任命书,成为全球首位残奥大使。克雷文说:“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的辉煌成绩足以说明侯斌的卓越,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是残奥会体育史上的骄傲。”
残奥会的起源
据文献记载,残奥运动的创始人是德国人路德维希·古特曼爵士。
1944年,他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创立了脊髓损伤康复中心并担任主任。为了让在战争中致残的士兵尽快康复,回归社会,古德曼博士大力推广“运动疗法”,通过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帮助残疾人提高身体素质。 1948年奥运会开幕当天,举行了“射箭大会”,来自2个国家的130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比赛,这成为残奥会的雏形。
1952年,由于荷兰运动员的参加,该运动会演变为国际体育赛事,并更名为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1960年罗马奥运会结束后,首次在主办城市举办了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这被认为是第一届残奥会。 24年后的1984年,中国运动员首次亮相第七届夏季残奥会。
当时,在纽约,北京姑娘平亚丽在盲人跳远比赛中获胜,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残奥会金牌。自1984年首次参赛以来,一代代中国残奥运动员用20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超越,站到了世界之巅。
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63枚金牌,奖牌总数首次突破100枚。金牌数和奖牌数都遥遥领先第二名的英国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