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陈甘露
峨眉山绥山镇府北路88号虽然距离峨眉市区仅两公里,但这座山坳仿佛被时间凝固了——山脚下的研究所废弃厂房,是一丝苏式建筑的痕迹,半山腰当地有一个小墓地和山顶有教室的宿舍楼,是四川省举重队的基地。从10月底到整个冬天,曾梅都必须在这里隔离训练。
10月16日,2020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曾梅“一战成名”——阔别18个月后,这位老将在女子45公斤级比赛中四次打破全国纪录,抓举和总成绩双双夺冠。金牌。比赛结束后,“新妈妈”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眼睛弯成了一条缝。
峨眉山冬训基地
“妈妈级”冠军的故事感染和感动了很多人。即将告别2020年,曾梅把目光投向了2021年全运会。 “明年全运会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一定是冠军。”
丢掉冠军第一
回忆一下你心中的“最佳动作”
10月16日,邵阳市体育馆内的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这既是全国女子锦标赛,也是东京奥运会的模拟比赛。全国最强的女强者都在这里。休息和准备室曾经显得又小又狭窄。 18个月没有参加比赛后,曾梅直接要求破全国纪录79公斤。当她走上举重台时,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她在第一抓举中失败了。背着毛巾在后场平静了两分钟后,吴学斌教练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一旦她再次登上举重舞台,就连央视解说员都为她担心,“这么久没比赛了,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没想到,曾梅稳稳地举起了79公斤的重物。又过了两分钟,她再次上台,怒吼一声,更加稳定地举起了82公斤,再次打破了全国纪录。
曾梅在峨眉体校冬训基地训练
两项全国纪录在几分钟内被打破,阔别18个月后,曾梅的回归让人惊喜又惊喜。现在回想休息的前两分钟,曾梅说当时她心里什么都没有。 “我尽量不去想任何事情,我只是回想一下我在训练中做得最好的动作。”抓举金牌、挺举银牌、总成绩金牌。久违的领奖台让曾梅感觉棒极了,“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觉真好,感觉下次还要站起来,不想下来。”两个多月后回想起夺冠的那一刻,曾梅表示,三枚奖牌对她最大的奖励就是给了她信心,“我对自己在举重方面更有信心了,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名举重运动员。”我并不比其他人差。”
我也受到重创
我觉得我不适合举重了
自10月底封闭训练以来,曾梅就没有离开过基地。前段时间,她和队友有时饭后想出去散步。 “但是我们还没到下山的楼梯就回到了宿舍。我们太累了,不想出去。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曾梅感觉自己适应得很好。”我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我正在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一步步进行,我的特技恢复得很好。但对于一个老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是练好。这并不是练习太多的问题。”
2003年加入四川省举重队后,曾梅已经度过了十多次“冬训”。 “我以前练田径,一开始教练让我练举重时,我有点抗拒,当时我觉得举重运动员又矮又胖,手脚粗。”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曾梅就爱上了它。在这项运动中,“每次增加重量,征服它后你都会感到一种特殊的成就感”。
一年后的省级比赛,曾梅更加坚定了练习举重的决心。她连续四年获得全省青少年举重比赛48公斤级冠军,并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全国举重高级别基地冠军。怀着相对较高的期望,曾梅瞄准了2013年全运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全运会前几天,曾梅突然被杠铃拉伤。 “那种我没有防御住自己的伤,我的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她拥有全国前三的能力,却在全运会上“仓促撤军”,只获得了第九名。 “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可能注定不会获得全国前三名或全国冠军。我努力了,但还是没有得到结果,所以我想放弃,不再练习了。”
“出走”两年后,曾梅发现自己放不下举重。 “那两年出去走走,我发现生活还是不容易,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想要的东西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所以我又回来训练了。”
2015年,曾梅一边带领队员们一边练习,“我一直在练习,我觉得我还有发展的空间。” 2016年,曾梅正式回归备战全运会。 2017年天津全运会,曾梅以204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女子48公斤级比赛的亚军,创造了四川女子举重在全运会的最好成绩。
在视频中,我听到女儿叫她妈妈
我感觉训练更刺激了。
天津全运会后,曾梅再次退役。她27、8岁就结婚生子了,过上了本该过的生活。但生完孩子后,曾梅主动去找领导和教练。 “我感觉自己对举重还是有一些执着,感觉自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获得全国冠军,我只是向教练和领导建议,我还想训练。”产后回来时,曾美57公斤,降到了现在的45公斤,瘦了24公斤。 “我其实是一个很爱吃的人,而且很会吃,但是对于比赛来说,看到好吃的我就馋了。”从怀孕到复出,曾美已经快两年没有吃过火锅饭了。烧烤,复出后,她就再也没吃过回锅肉了。
曾梅与吴学斌教练(左)
按照冬训安排,曾梅早上6点50分起床,7点30分晨练,然后吃饭。训练时间为早上8:50至11:30。下午2点50分到5点30分练习。 “因为我们这里人很多,所以有时我们会在晚上训练。”晚上训练结束后,曾梅一边和快两岁的女儿视频聊天,全身的疼痛和一天的辛苦瞬间烟消云散。 “最近在视频中,我发现女儿叫我‘妈妈’比以前更清楚了。每次听到她叫‘妈妈’,我就感觉训练更有活力了。”
曾梅从2003年开始举重,十年来,曾梅举起杠铃上千次。 “很多人说举重很无聊,确实很无聊,因为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但我的教练对我说,如果你重复做一件事,那就太神奇了。”
冠军颁奖
曾梅2021年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全运会。四次出场后,她将挑战冠军。她曾经离开过一次,又回来过两次。如今,曾梅对举重的热情难以轻易割舍。 “今后,如果组织需要我,我能继续训练,我会一直坚守在第一线。我也希望将来能当一名好教练,为国家、为四川培养更多优秀的举重运动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