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晶晶
11月23日,河南省新乡县封丘县赵岗镇齐城中学30余名学生在吃完学校的营养午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学生反映,当天饭菜里的豆腐有点腐臭,炖的豆腐有点酸。面对记者的采访,齐城中学的王校长长长地叹了口气,捂着脸痛哭起来。他哽咽地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当地教育局通过招标程序,送餐公司成了今天的样子,这家送餐公司也于11月15日开始向七城中学送午餐,不料本周二,学生出现了呕吐、腹泻的情况。
图片来自城市报道
吃完一大份营养餐后,“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不已,无法更换送餐公司”。事故并不复杂,事情才复杂!通过现场视频,学生的痛苦和家长的愤怒可以说是满屏溢出。捂着脸抽泣的校长,流露出真情,却又无可奈何。知道饭菜有问题,知道学生和家长都很不满意,作为学校管理者,我只能默默忍受,无能为力。直到事情闹大,全网热议之后,当地政府才叫停了涉事提供餐食的餐饮公司。这确实是事后的想法。
原本是“福利”的营养餐,再次成为祸源。梳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有太多我们看似熟悉的“背景元素”。比如外包招投标、企业餐饮等。事实上,这种模式过去一直存在问题。有的地方“招标”引进杂牌乳酸饮料,冒充纯牛奶;有的地方“招标”带来的炒面又硬又冷,难以下咽;有的地方“招标”带来发霉、变质的食品,导致上吐下泻……就营养餐供应而言,看似公开、透明、公平的“招标”为何总是惹麻烦和问题?
图片来自城市报道
教育局招标选定的送餐公司公开提供恶心、可疑的午餐。难道“中标合同”就是保护伞和通行证吗?难道“中标”就可以肆无忌惮、安心送劣质食品了?营养餐供应量难以预测,假招标之名“伎俩”颇多。请问,所谓的“招标”真的是“招标”吗?不就是“串标”、“围标”、“陪标”吗?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中标”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未履行约定义务而引发违约条款的,应当及时、坚决终止合同。就此而言,永远不应该有任何“不可替代的食品配送公司”。
外包营养餐本来就存在风险,再加上招标过程的暗流涌动,最终送到学校的午餐会是什么样子,你只能想象。近年来,营养餐领域出现了很多乱象。根本原因是一些规模不大、技术落后的工厂、作坊浑水摸鱼,通过不正当手段拿下合同。太多地方都有所谓的“不可替代的餐饮企业”。他们看似默默无闻,但实际上他们都有背景和出身。一切都令人着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