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与电气安全技术特点详解:预防触电、火灾等事故

    电作为一种能源,和阳光、水、空气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伙伴。但由于用电安全技术普及不够,生活或工作中可能会发生触电、触电、烧伤、火灾、呼吸窒息、危及生命的伤害、设备损坏、财产损失,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 。因此,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劳动者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电气系统才能正常运行,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让电力更好地服务人类。

    2、电气安全技术特点

    1.彻底性

    任何电气安全技术的产生都有严格的过程,不允许有任何疏忽。每一个细节的可能性都应该被考虑和测试,以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彻底性,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诚信

    电气安全技术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不仅包括电气本身的各种安全技术,还包括利用电气技术保证其他方面安全的各种技术。同时,两方面都是完整的、无懈可击的、全面的,从安全组织和管理入手。从技术手段到人员素质、产品质量、设计安装等,已形成完整的安全体系。

    3. 复杂性

    正是由于以上两点,电气安全技术的复杂性增加了。用电安全技术的对象不仅是单一的用电场所,还包括一些存在用电安全问题的非用电场所。此外,利用电气和控制技术解决安全问题以及与安全技术相关的部件不仅包括电气技术,还包括微机技术、检测技术、传感技术和机械技术等。这使得电气安全技术变得非常复杂。

    4、综合性

    综上所述,电气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除电气电子技术外,还涉及管理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消防、防爆、焊接、起重、挖掘、高空作业、生产等多个学科领域。文明,用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电安全技术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全面。

    5.不断修改

    任何安全措施、操作程序和部件的产生都是人们在生产和销售实践中不断审查和修改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具有上述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工作必须先于事故发生,否则安全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三、触电及救援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损坏机械设备,或危及人身安全。因为当人们不小心接触到它时,电流可以立即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分为触电和电伤两种。

    1.触电

    所谓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对其造成损害。如果电流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大脑和呼吸功能的正常工作就会被破坏,人体就会出现抽搐、痉挛,失去知觉。电流还会扰乱人体的呼吸功能,使血液循环系统大大削弱,造成假死。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触电是对人体最危险的情况。

    2、电击伤

    所谓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器官的损伤。如电弧引起的烧伤;电气品牌;电流化学效应引起的皮肤金属化:电磁场的辐射效应。电击伤是人体触电的一种比较轻微的情况。

    做保温基本常识_常识保温基本做法有哪些_保温做法及规范

    (2)触电方法

    人体触电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单线触电、两线触电、跨步触电、接触电压触电、人体接近高压触电、在停电设备上工作时突然触电人体触电等。 。

    1.单相触电

    如果人站在地面上,人体接触到带电电线,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并通过地面形成电路。这种触电通常称为单线触电,也称为单相触电。这种触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三相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

    (1)中性点接地。在电网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当人接触任意相导体时,相电流会通过人体、大地和系统中性点连接装置形成回路。由于中性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几乎所有相电压都施加到人体上,导致人体触电。但如果人体站在绝缘材料上,流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很小,人体不会触电。

    (2)中性点不接地。在不接地的电网中性点系统中,当人体接触任意相导体时,接触相中通过人体流入大地的电流只能通过其他两相到大地的阻抗形成闭环。在低压系统中,由于各相对地电容较小,相间绝缘电阻较大,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触电。 。如果各相间绝缘不良,人体可能会触电。危险会很大。在高压系统中,每相都有很大的电容。从而流经人体的电容器电流更大,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2、两相触电

    如果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到电源的两根裸露的不同电位的电线,电线上的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形成从一根电流线到另一根电流线的回路,从而引起电击。震惊。这种触电通常称为两线触电,也称为两相触电。此时人体正处于线路电的作用下,因此两相触电的危险性比单线触电的危险性要大。

    3. 阶跃电压

    当人体行走在有电位分布的区域时,人的两脚并不处于不同的电位点(一般相距0.8m),导致两脚承受电位差的作用。该电压称为阶跃电压。阶跃电压的大小与电位分布区域内的位置有关。离地越近,跨步电压就越大,触电的危险就越大。

    (三)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则

    人体触电总是突然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掌握人体触电规律,有利于预防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根据已发生的触电事故分析,触电事故的主要规律如下。

    1. 季节性

    一般来说,每年6月至9月是事故多发季节。纵观全国,这个季节正是炎热的季节。人体出汗较多,皮肤湿润,身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触电的危险性和可能性较大。

    2、低压用电设备造成触电事故多发

    在工农业生产和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低压设备被很多人广泛使用,其中很多人缺乏用电安全知识。触电的可能性更大。

    3:移动用电设备引发多起触电事故

    由于移动设备经常移动且工作环境不平坦,电源线更容易磨损。同时,移动设备普遍体积较小,绝缘性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漏电故障。此外,移动设备通常是手持操作的,这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4、电触头及连接件接触事故较多

    电接触件及连接件因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和绝缘强度差而容易发生故障,容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电接触。

    5、临时工地触电事故多发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各地都在进行开发建设,因此临时工地也很多。这些建筑工地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建筑工地的电气设备、电力线路比较混乱,因此存在很多触电事故的隐患。

    6、中青年及非专业人员触电事故多发

    做保温基本常识_保温做法及规范_常识保温基本做法有哪些

    目前,电气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主要操作人员大多是年轻人。这些人很多人往往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成熟,从而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如果非电工缺乏必要的用电安全知识,盲目触摸用电设备,肯定会发生触电事故。

    7、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

    这是由于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电气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善,思想教育不够,责任人不清等原因造成的。

    (四)触电急救

    如果发现人身触电事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要迅速将触电者从电源上移开,其次要立即进行现场救援。

    1、断开低压电源的常用方法

    断开低压电源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字:“拉”、“剪”、“挑”、“拖”、“垫”。

    (1)“拔”是指拉动附近的电源开关,拔出插头或保险丝。

    (2)“切断”是指用绝缘手柄或干燥的木柄切断电源。切割时应注意防止带电电线脱落接触周围人体。多芯绞合导体也应分相切断,防止短路伤人。

    (3)“挑”是指如果电线掉在或压在触电者身下,可以用干燥的木棍或竹竿将电线挑离电源。

    (4)“拉”是指施救者戴上手套或手上缠上干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材料,将触电者拖离电线。

    (5)“垫”是指如果触电者因痉挛而紧握电线或将其缠绕在身上,施救者可先在触电者身下垫一块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垫,以起到绝缘作用。远离大地并切断电源。路径,然后采取其他措施切断电源线。

    2、将触电者从电源上移开时应注意的事项

    (1)救援人员不得使用金属等潮湿物品作为救援工具。

    (2)在采取绝缘措施之前,施救人员不得直接接触触电人的皮肤、湿衣服、鞋子。

    (3)将触电者拉离电源线时,施救者应单手操作。这对于救援人员来说更安全。

    (4)触电者处于高处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源释放时触电者从高处坠落受伤或死亡。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切断电源也会导致照明断电。断电后考虑使用临时照明,如应急灯等,以方便救援行动。

    三、对症抢救原则

    (1) 将触电者与电源断开后,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处,使其仰卧。快速识别触电者是否有心跳和呼吸。

    (2)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感觉四肢无力、麻木、心悸、出冷汗、恶心,或者暂时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则触电者应立即就医。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舒服地躺下。休息一下,让它慢慢恢复正常。平时要注意绝缘和观察。如果发现呼吸和心跳不规则,请立即寻求救援。

    (3)若触电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

    (4)若触电者已停止跳动,但仍有呼吸,应采用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

    (5)如果受害人因触电而呼吸、心脏停止跳动,必须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6)切勿给触电者注射强心剂或摇晃触电者。切勿用木头、石块压迫触电者或用力抱住触电者,使触电者病情恶化。

    救援过程必须持续进行。救援工作在前往医院的途中不能停止。当施救者面色好转、嘴唇逐渐变红、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迅速恢复正常时,就表明施救有效。进行心肺复苏(参见医疗救援基础知识 - 心肺复苏)

    4、电气安全距离和安全标志

    1、电气安全距离

    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一定的电气安全距离,是防止直接电接触和电气事故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称为电气安全距离,简称安全距离。

    2、安全距离的作用

    (1)防止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物体而引起触电事故。

    (2)避免车辆及其他设备碰撞或过于接近带电物体而引发事故。

    (3)防止火灾、爆炸、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

    (4)保证操作、维护方便。

    电气安全距离的大小与电压、设备类型和安装方式有关。

    3、常见电气安全标志

    常见电气安全标志图解

    5、电气火灾扑救常识

    从灭火的角度来看,电气火灾有两个特点:①电气设备着火或引发火灾后,并未断开电源,仍带电; ②有些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启动装置等)本身充满油而发生火灾。有时,它可能会喷射燃油甚至爆炸,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火灾范围。因此,电气火灾的扑救必须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切断电源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如果现场没有停电,首先应想办法切断电源。这是防止火势扩大、避免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切断电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时必须使用可靠绝缘的工具切断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切断电源的位置应选择适当,以免影响消防工作;

    (3)剪断电线时,应在不同位置剪断不同相的电线,避免人为短路;

    做保温基本常识_保温做法及规范_常识保温基本做法有哪些

    (4)如果电线有负载,应在切断电源前尽可能消除负载。

    2、防止触电

    为了防止灭火时发生触电事故,灭火时应注意与带电物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切勿用水(如图6-6所示)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应使用干黄沙、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扑灭火灾。防止身体、手、脚或灭火器直接接触带电部件或距离带电部件太近而引起触电。扑灭电气火灾时,还应戴绝缘橡胶手套。

    3、充油设备灭火示意图不能用水进行现场灭火。

    扑灭充油设备内部火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油设备外发生火灾时,可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扑救;火势较大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水灭火。

    (2)充油设备内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喷枪灭火。必要时可用沙子、泥土等灭火。漏油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3)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电机着火时,为防止轴、轴承变形,可缓慢旋转,用喷枪灭火,并助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1211、蒸汽等灭火。

    6.用电安全基础知识

    1、电气事故可分为: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分为触电和电伤两大类。

    3、“触电”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

    4、“电伤”是指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雷击可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

    6、一般认为,当1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有触电的感觉。

    7、一般认为,不大于1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不会丧失逃生能力。

    8、一般认为,超过5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可引起心室颤动。

    9、触电的形式可分为:直接触电、触电和意外触电。

    10、当接地装置承受接地电流时,在距接地装置20m处近似认为跨步电压为零。

    11、避免雷击危害的方法有:在建筑物上安装接闪器并直接接地;对不能直接接地的架空线路接地应加防雷导线。

    12、雷电放电电流可达数百至数千ka。

    13、电气事故中的人身伤害可分为电流伤害、电磁伤害、静电伤害和雷击伤害。

    14、寻找接地故障点时,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靴。

    15. 可能有残余电荷的设备应在检查或测试前放电。

    16、当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如单人施救、人工呼吸、胸腔

    心脏按压应交替进行,每 15 至 20 秒一次。

    17、对于成年人来说,挤压心脏在胸外的适当深度为3~5厘米,每分钟挤压次数为60~80次。

    18、一年中,触电事故较多的月份是6月至9月。

    19、对操作人员本人以及他人和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险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

    20、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1. 电工职业道德规范是:

    (1)职业责任(2)遵守职业纪律(3)交流电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操作技能,(4)团结协作。

    22. 安全用电意味着保持所有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3.用电安全要求我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

    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4. 大多数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是由于

    非法操作造成的。

    25、在电气设备上使用不合格的电气产品或材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26、当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有效值为1mA左右时,就会有触电的感觉。该值称为感知电流。

    27、如果触电者尚未断开电源,施救者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的身体,应尽快将其脱离电源,以免对触电者造成二次伤害。触电。

    28、人体电击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电压、电流流经的路径、电流的频率、时间以及人体的状况有关。

    29、当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有效值不超过10毫安时,人不会丧失自主逃生能力。该值称为逃逸电流。

    30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有效值达到500ma时,可能会引起心室颤动,这是电击伤害的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620.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