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始终将自然生态禀赋、特色区位优势、民族文化资源叠加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优势。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旅游产业为重点,积极融入大云南。西部旅游环建设将完善区域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文化、旅游、健康全产业链,让“诗”与“远方”在普洱交汇,为文化“加码”、“赋能” “旅游,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产生“1+1>2”的效果。
科学规划引领,描绘文化旅游新蓝图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普洱市坚持把蓝图绘到底,严格按照规划,科学规范、有序务实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努力打造国际化旅游新格局。生态旅游度假村。同时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两位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高端景区、高端酒店、设立田园综合体等项目,邀请“人民文旅观摩团”实地考察,举办“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研讨会,成立“普洱旅游专家智库”,为普洱发展提供指导编制《普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普洱市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印发《普洱市建设指导意见》 《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的方式开展务实工作。
按照“推动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产业带动”思路,梳理包装了25个重点投资项目,编制了《2021年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手册》。目前,普洱茶养生小镇、百里普洱茶道养生旅游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已建成半山酒店12家,希尔顿、松赞、安缦等3家入选全省最美20家半山酒店候选名单。 、洲际、温德姆、华美达等国际品牌酒店稳步推进。
此外,各类创作作品也在逐步推进。西盟佤族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思茅区世界茶源地、澜沧景麦山、景谷白马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县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中国普洱茶博览园、名古茶马客栈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初评工作完成,推荐给省文化和旅游厅。龙竹棚古村落、墨黑古镇、墨江文庙、双子文化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A级景区建设实现了提质增效。
种植文化沃土,增强发展动力
在发展中,普洱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赋能新时代文艺创作、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激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
立足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现实题材制作精良的文艺佳作,不断发挥“普洱文化现象”的影响力。围绕时代主题,创作现实题材文艺作品318件。音乐剧《阿佤族再唱新歌》为阿佤族唱响新时代的幸福之歌,话剧《农民院士》入选“庆祝建国一百周年优秀舞台美术创作工程” 《中国共产党》、舞蹈《穿上春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春节联欢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全市70余部文艺作品获奖省级以上。同时,依托优质节目旅游,推动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普洱知名度。
高水平、高标准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89人。国务院已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确定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请文本已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宝马中国文化行”公益活动四次走进普洱,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影响。非遗就业工场、非遗旅游、非遗客厅等普洱特色非遗项目成为普洱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名片。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厅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活动(2021年)》。
深化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惠民文化活动数量大、质量高,“四馆一站”定期免费向公众开放,提供线上线下展览、讲座、培训等免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文化马车队·走遍万乡”乡村文艺演出、“小茶花”少儿义训、普洱文旅大讲堂等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着。县级文化站、图书馆主分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进一步打通市县乡文化服务资源互联共建共享,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快捷、便捷、智慧、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国门文化”建设深入实施,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打造融合新业态的优秀文旅品牌
演唱《欢乐拉祜族》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嘉靖乡门根村老大堡村,如今已是著名的拉祜族文化村、旅游产业新村。宁洱县那克力将空余房间、地道厨艺、人文景观、农副产品等原有常态资源开发成民宿、马帮美食、特色表演,满足游客需求……
围绕个性化、多元化、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新趋势,普洱着力打造一批“文化遗产+旅游”、“民俗+旅游”、“演艺+旅游”文旅融合产品,推动“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体育”等“旅游+”、“+旅游”产品是多产联动、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的产品。举办神鱼节、双子节、木鼓节、葫芦节、丢包节等各种民族节日文化活动,展示普洱各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普洱端午药根节、普洱铁人三项、山地马拉松等体育旅游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打造思茅茶马古城、澜沧新街、墨江等文化旅游消费集群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延伸文化旅游消费链。
2021年,普洱市3个乡镇(镇)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镇”,2个村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村”,宁洱县漠黑街道区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老大文保扶贫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扶贫交流考察点”,2条路线入选全省60条红色旅游线路,茶马古城旅游小镇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记者付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