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炮兵战术布置”轰出千万富翁
10年前,一家名为“一加一”的服装店在广州悄然诞生。业主是20岁的陈展宏。
十年后,“一加一”从家庭服装作坊发展成为服装设计公司,随后组建“一加一”实业有限公司,无本创业。 10年间,陈展红从个体户发展到拥有20多家公司。该公司大老板拥有数千万元资产,每年仅靠出口服装就能赚取1500万美元左右的外汇。
发展如此迅速、显着,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经营市场的高明技巧也不容小觑。
“一加一”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业、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服装款式和面料每季度和每月更新一次。如何在快速变化中把握市场脉搏至关重要。陈展宏说,他采用的是“排位战术”,即每次设计出一款新款式的服装,都要先把一排“前炮”投入市场,查看市场需求,然后再决定下一款。一个基于第一排火炮的振动效应。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金额。
“一加一”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对商场的有控“轰炸”。每一款新产品进入商场,总有成功的空间。它永远不会走得太远,而且恰到好处。陈展红认为,顾客购物就像吃饭一样。如果他们吃得太饱,一段时间就会厌倦,不再喜欢。
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是长期的。如果创业没有资金,如果厌倦了“一加一”的商标,以后就很难打开市场了。因此,当“一加一”的每一款新品最受欢迎的时候,下一款新品就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断地以“快”和“新”轮流轰炸市场。
为了保证“一加一”产品的“快”“新”特性,陈展宏高度重视信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转化为产品,抓住服装“新潮流”。目前,仅“一加一”就有20种款式的套装。没有资金创业,靠“快”、“新”是无法确定赢得市场的。市场的真正控制者是客户。只有赢得了客户,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繁荣”的实效。
因此,“一加一”推出了“量身定制”和“终身保修”的方式。出国旅游、结婚以及一些特殊身材的顾客可以到“一加一”量身定制高档西装。在“一加一”中,他们推出了“量身定制”和“终身保修”的方式。出国旅游、结婚以及一些特殊身材的顾客可以到“一加一”量身定制高档西装。在“一加一”购买西装,还可以获得“终身保修”。肥大且不合身的西装可以修改以使其合身。这家专营西服的“一加一”服装店已经从一家扩展到七家,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2、杂工一年收入50万元
他是市场上的失败者、骗子、逃兵。没有人把他当回事,因为他没有条件和别人一起获胜。那么,苏宏达为何优于其他人呢?没有资金创业,在成功路上遥遥领先,让公司每年赚取50万元以上的利润怎么样?苏宏达并不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 35岁时,他还在工厂当杂工。他每个月的收入只能养活一家三口。他还需要妻子为别人做零星的缝纫工作来帮助养家糊口。 35岁是洪达人生的转折点。有一天,他路过家附近的一家房产中介,发现里面的员工正在午睡。虽然当时的建筑生意很红火,但只有房地产公司却冷冷清清,门口只贴着几条建筑信息,包括公司的特许经营信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虽然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做点小生意,但是婆婆的积蓄倒是不少,所以他决定和婆婆好好商量一下。当他开始经营生意时,他把客户介绍费降到最低,只拿一半的佣金。
此外,他采取“跟踪”政策,不怕浪费口舌,不断向上门拜访的顾客介绍适合自己的房子。不到最后一刻,当客户最终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时,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很多客户来到房地产公司买房,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意见。如果销售人员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缺点,真诚地为他们服务,客户自然会依赖你,而不愿意去其他房地产公司选择。已购买。
3、借鸡下蛋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当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足但还要工作时,很多人也会“借鸡下蛋”、“借钱,投资生产,赚回来的钱,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操作策略也叫“负债操作,没钱走遍全国”。许多技术需要研究。给人“信”字,是借鸡的基本方法。
在广州,有一个私人公司老板岳亚贤,拥有数百万财产。当时他的家庭非常贫困。 36块钱的工资,别说贫困,连谋生都困难。他决心做点什么。我没有创业资金,就向邻居潘阿姨借了钱,她有几个儿子在香港。他最初借了10元钱,并同意在一周内还清,但他根本没有动过这笔钱。他只是把钱锁在盒子里,然后按时还钱。几个月后,他又向潘阿姨借了20块钱。她设定了还款日期,但他也没有使用。原资金到期时将连本带息偿还。就这样,他一次又一次地借、还,一晃就过去了大半年。 ,我借的钱确实没有用过。当潘阿姨连连称赞她的“承诺”时,岳亚贤向她讲述了自己开一家“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小店”的计划和遇到的困难。潘姨也很直爽。她笑着安慰他:“放心吧,雅弦要开店,我借给你八千块钱,没问题的。”就这样,岳亚贤凭借自己出色的“承诺”筹集了资金创业。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没有钱或者缺乏经济来源的人来说,如果能借到钱,他们的梦想就能实现。中国银行的私人存款超过2000亿。商人如果有信誉,就永远不用担心缺钱。
4. 口袋里有数百万美元的富人
黄光裕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位来自广东汕头的22岁男孩还没有想好如何赚钱。他是一名家电批发商,家乡当地的企业纷纷成立,竞争非常激烈。他想着自己的生存状况有多大,一路北上,来到了内蒙古。内蒙古是一个大国。黄光裕四处漂泊了一年,没有做多少生意,但他从内蒙古人民淳朴的性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秘诀。 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机到北京,回到汕头老家过年。由于春节交通票严重延误,他无聊了几天,到北京一家电器店购物。当他遇到好心的店员和老板时,他尝试联系点交易。
黄光裕以真诚的性格,不“脏”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化让给了顾客。无本创业,就连黄光裕本人也没有想到,逛了三天之后,他居然拿到了价值超过100万元的订单。多么高兴啊。黄光裕觉得自己摸到了经商的秘诀和财富之门。在这个世界上走正确的道路需要勇气。去年,黄光裕说到做到,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开设国美电器店。虽然我们不能说自己有很大的实力,但是黄光裕却可以告诉我们真正的风采。他购买最好、最受欢迎的商品,并以全城最低的价格出售。没过多久,京津地区的同事就知道牛街有一个叫黄光裕的人,他并不是“黑”人。黄光裕靠诚信,靠承诺取胜,做生意。他的批发业务发展迅速,蒸蒸日上。
一年后,他又开始从事零售业,零售业比批发业更复杂。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各家电器店的老板们为了吸引顾客使出浑身解数,各有各的高招。无本创业,黄光裕任由商界变迁,坚守自己的旧理念,努力践行自己的诺言。而且这一次,他比之前更加真诚。他甚至还成立了自己的“维修站”。只要在他店里销售的产品都可以享受他的“雅华电器服务中心”服务的售后服务。现在,黄光裕的汕头国美公司在北京拥有七家分公司,年收入达数千万元,他本人也已是百万富翁。
5.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
凤知九原本是个流浪汉,到处流浪。他虽然吃尽苦头,却穷极了。 1990年,冯志久跟随数以百万计的淘金者涌入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已经人满为患。他想去工厂工作,但由于他年纪大了,没有一技之长,工厂拒绝接收他。凤知九闲得无聊,就在厂区里闲逛。他看到下班的工人都拿着饭盒跑到街上的小商店,也看到走在街上又饿又渴的盲人。供农民工吃饭的小餐馆
于是,他决定租一间民房作为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提两桶食物,卖给无家可归的人。他一天能挣30元。很快,他凑了3.7万元,开始在广州黄埔大道租了一个5平米的店铺,办了执照,放了鞭炮,快餐店就关门了。
凤知酒的小饭馆一关门,就如花招蝴蝶一样吸引了很多顾客。他的主要商业伎俩是低收费。当时,广州餐馆的快餐最低价格是2元,但对他来说,都是1元。创业没有本钱,谁不来吃1块钱啊!凤知九辛苦了一个月,算完账,除了开支,居然还赚了两千块钱。后来,他加了桌子、凳子和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了店面,每天早、中、晚饭都卖米粉,都是一元钱。
这样一来,每天最少有500多个顾客,最多也有1000多个顾客。他赚钱的精妙方式就是薄利多销。其实1块钱一份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利润,但是如果计划得好,还是能赚到几毛钱的。如果每天能卖出1000份餐食,就能赚300元,也就是一个月9000元。漂流者变得如此擅长操作。这些年,凤知酒的身价已经上百万了,但他的快餐依然是1块钱。人们称他为“一元享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