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猪舍环境控制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猪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其生产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养猪场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解决通风、保温技术环节,融入更多的人文理念。不难理解,只有让猪过得舒适,才能健康成长。猪舍环境的任何干扰都会对猪造成应激,诱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猪舍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防暑降温、防害加热、防潮排水、通风,为猪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降低氨、氨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在生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完全实现全进全出,至少在产房和保育舍是这样。饲养密度要适中,不同日龄的猪要分群饲养,减少猪群间接触和感染PRRS、猪圆环病毒等病原体的机会,尽可能降低猪群的感染率。
2、减少免疫抑制疾病对猪的危害
1. 尽可能维持PRRS和猪圆环病毒阴性猪群。对于普通规模的养猪场来说,让猪免受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感染并不容易。对检疫性蓝耳病、猪圆环病毒阴性养殖场或新建养殖场,首先要求检查种猪引进情况,核心种猪场或信誉良好的种猪场应提供所需后备种猪,并在种猪所在地进行检疫。应进行原产地确认其健康状况。只能是后来引进,必须有完整、科学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来保障。
2、营养水平应满足猪不同生理阶段的生长需要。由于免疫抑制致病因素会导致猪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提高猪的免疫功能可以通过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来改善饲料质量和断奶仔猪的采食量。猪。保证仔猪充足的饮水,提高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损失。在日粮中添加0.5%奥德曼A,可增强猪的非特异性抗病能力,修复受损的肝、肾等实质器官。
3、科学使用疫苗,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目前,预防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猪场在制定疫苗接种方案时,经常会遇到需要接种的疫苗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情况,这可能会造成所接种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因此,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计划。一般来说,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计划。优先原则是预防猪瘟、口蹄疫等病情严重、发生后无有效治疗的严重病毒性疾病;配种前宜预防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并注意后备母猪和种猪的护理。免疫接种以尽可能提高母体抗体水平。同时,鉴于目前缺乏有效的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疫苗,应积极开展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哮喘等控制技术相对成熟的疾病的免疫预防。疾病等.
3、重视猪病监测,严防外来病原入侵
对于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猪链球菌、圆环病毒感染,需加强免疫抗体监测或检测强毒抗体或抗原。规模化养猪场一般每季度监测一次或每年两次。如果每次监测期间抗体阴性率无明显变化,且免疫抗体滴度达标,则证明猪场疫情控制稳定,表明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有效;反之,则说明猪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应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选择高效消毒剂,加强猪舍及环境的消毒,减少猪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严格防止外来病原菌的侵入和病原菌在田间的横向蔓延。每2-3天消毒一次。病猪应移走并放入隔离室饲养和治疗。亚健康的猪不能接种疫苗。他们在康复之前不会接种疫苗。同时,每天应赶猪在圈内运动3-4次,每次绕圈5-6圈。如果有运动场的话效果会更好。
4、采用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使用“石生1号”保健品解决母猪生产繁殖应激,达到强胎、增加泌乳、促发情等效果。仔猪出生体重1.5公斤,仔猪21-28日龄。断奶体重达到9-10公斤。仔猪保健技术:使用“护仔康1号”保健品解决仔猪断奶应激引起的腹泻、水肿病;使用“护仔康2号”保健品,消除营养应激,促进快速生长,使仔猪70日龄体重达到30公斤。肥猪保健技术:应用小肽(如小泰素)的营养原理,促进肥猪快速生长;使用“大笋素”可以消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提高瘦肉率,促进生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