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地区自古就有“闻机声、日出千尺”的说法。南通纺织工业的崛起源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先驱张謇。他于1895年创办大盛纱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纺织原料基地,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通纺织工业不断转型升级,已形成棉纺织、丝绸、服装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大格局。其中,家纺行业异军突起。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中国南通家纺城已成为全球三大家纺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之一。现代纺织产业已成为南通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2017年,南通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992家,销售收入2237.1亿元。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品牌6个、驰名商标20个。
南通:建筑之乡
北京“鸟巢”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南通建筑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能工巧匠众多。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南通建筑业在建筑经济总量、建筑生产能力、工程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居江苏领先地位。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等著名建筑都流下了“南通铁军”的汗水。
目前,南通建设队伍覆盖除台湾以外的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员工超过160万人,年建筑面积约7亿平方米。建筑业拥有特种资质企业20家,2017年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名单中,南通有南通三建、南通建工、南通六建、江苏中南等4家公司。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市内第一名。南通“铁军”共获得鲁班奖100项,约占江苏获奖总数的1/3。
● 南通施工队伍员工人数超160万人
● 南通施工队伍年承接建筑面积约7亿平方米
● 南通“铁军”累计获得鲁班奖100项,约占全省获奖总数的1/3。
南通:教育之乡
南通教育敢为人先。北宋如皋胡瑗独创“苏胡教法”,开创了教育新风尚。 20世纪初,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早期先驱者,秉承“父学,母业”的理念,在南通创办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使南通屹立不倒。被评为“模范县”,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被誉为“理想文化名城”。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走出了47位“两院”院士,其中包括著名数学家杨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通基础教育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承担省级和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2项。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南通荣获9项奖项。李继林的《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荣获特等奖一等奖。 “南通教育”已成为“江苏人民最喜爱的品牌”之一。南通是全国首批具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的地级市之一。今年,南通高等教育腾飞。五所大学升级或更名。南通大学等4所大学成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
南通:体育之乡
林莉、格非、黄旭、李菊、陈琪、仲满、陈若琳等7名南通运动员在6个项目中夺得13枚奥运金牌。南通创造了连续七届奥运会“每届奥运会金牌”的纪录。在全国地级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奇迹。 2008年8月12日,南通运动员更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演了“一日三夺金牌”的都市传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通共产生了19名世界冠军,其中7名奥运会冠军,并在世界比赛中获得了93枚金牌。南通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和著名的“体育之乡”。
近年来,南通连续五年承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全国排球锦标赛,并成功承办巴西米内罗足球中国巡回赛(南通站)、中国国际友城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锦标赛,以及“Mlily梦百合”古力与李世石第十届锦标赛。世纪翻棋之战、国乒男团仁川亚运会热身赛、全国青少年击剑训练赛、濠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暨“一带一路”沙滩排球世界巡回赛(南通站) ) 号。国际国内比赛40余项。
南通:长寿之乡
南通是中国三大长寿区之一。百岁以上人口占江苏省的1/5、全国的1/10,位居地级市之首。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这座人口超过760万的城市,百岁以上长寿老人有1130人,平均每10万人中有14位百岁老人。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要么位于高寒地带,要么位于偏远山区。地处江海平原的南通,不仅是中国沿海地区唯一的长寿之乡,而且处于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长寿之地。这在国际上实属罕见,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引起了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南通:文化博物馆之乡
南通博物馆
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905年,张謇先生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博物馆——南通博物院,开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先河,奠定了南通“文化博物馆之乡”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南通文化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美丽的濠江畔,先后矗立着南通纺织博物馆、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有博物馆。南通馆、中国审计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等已建成并免费开发。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国有博物馆悄然诞生。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神寿艺术博物馆、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已成为南通的靓丽名片。这些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共同构成了具有南通文化遗产特色的濠河博物馆群。 2013年,南通濠河博物馆群作为全国唯一的文化博物馆项目,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南通市博物馆
南通珠算博物馆
继南通博物院之后,张謇墓、水画园、青墩遗址、天宁寺、大生棉纺厂、同冲海泰总商会大楼、韩公馆、公师学校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单位。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唐栅历史工业名镇文物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申报世界遗产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全力支持。 2009年,南通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通:和平之地
南通努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安全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试验区和社会治理创新区。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政法队伍建设满意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刑事案件8类涉万人。该比率始终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先后形成大规模调处社会矛盾纠纷、构建三级社会治理平台、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行政机关负责人亮相应诉、居委会自理、“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涉案财产集中管理、基层执法。社会建设等基层治理“三共建”、邮寄寄递行业安全监管“南通模式”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具有社会治理特色的知名品牌涉企风险“两防”机制和涉法涉诉信访举报功能。在全国会议上交流了标准化和其他经验。
2007年,南通在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名。 2009年荣获国家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最高荣誉“长安杯”。
南通:新华侨故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南通人离开祖先居住的土地,远赴世界各地。早期,南通有海外侨胞7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改革开放后,南通民营企业家带着家纺等产业到海外创业,在世界各地承包建设工程。从传统的纺织、服装、建筑、轻工等领域,不断拓展到新能源、船舶装备、矿产开发、城市综合体开发等领域。新华侨华人超过10万,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海门、通州,甚至还有家家都有华侨、户户都是华侨亲戚的“侨村”。
南通努力加强领导,创建龙头商会。携手全球36个家乡协会、商会,吸引千余名新晋海外南通商界领袖成为协会骨干力量,形成全球“商贸”互动网络。南通服务新华侨创业的经验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充分认可,被誉为“南通模式”。南通民营企业“走出去人数多、质量高、影响大”,南通堪称“新华侨之乡”。
(内容来自南通史志网)
【江海人人都在读书】
【点击阅读】骑自行车上班的财政部副部长
【点击阅读】从大富翁啤酒到全国“唯一”黄酒酒庄
【点击阅读】上海第三机场——南通新机场诞生的惊心动魄故事
【点击阅读】南通小镇涌现出七位将军
江海二女旅游店提供江浙沪优质美食、度假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