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化“体育+”融合创新发展,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着力打造“水陆空体育绿色城市” ”体育消费品牌,策划、打造了一批精彩的体育赛事,探索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体育之路。
根据需要
全民健身持续火爆
不久前,以“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为主题的72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2024年三明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国家主会场在市体育中心启动。
题写“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主会场是72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2024年三明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仪式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全民健身项目为活动拉开帷幕,随后拉丁舞、街舞、武术、太极拳等一系列精彩节目,充分展现了活力与激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精彩节目。将动感与美感完美的展现给观众。一场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盛宴。
今年,我市坚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各级政府全民健身工作“三个包含”,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
从丰富全民健身设施供给角度,落实新建全民健身场馆设施14个、社区(农村)健身设施89个(健身路径529条);实施“全民足球进社区”、“全民足球进公园”工程,服务全市。 27个社区(公园)投资了室内外乒乓球桌; 22个学校体育场馆得到市补助资金支持并向社会开放。全市28个免费或低价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获得中央补助资金。
从丰富全民健身赛事供给的角度,以“全民健身、全省体育”为重点,以首届全民健身大赛华东太极拳比赛、第二届“工厂BA”比赛等多种类型成功举办体育赛事近300项,参赛人数超过10万人。
从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样本量已全部完成;三明柔力队参加2024年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会(四川站)并荣获4项奖项;融合工作已纳入《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动计划》,实施促进体质健康融合三年行动计划。该市全国体质检测和运动健康指导站入选2024年全国“体质测量和科学健身指导站典型案例”。
目前,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5平方米,体育社团20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9017人。
随着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大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公园、社区、游乐场、健身房,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人们。体育健身已成为我市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打下坚实的基础
竞技体育攀登更高
11月11日至16日,在ITF(国际网联)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J30)巴林站比赛中,我市网球选手尚芳雨表现出色,夺得女单、女双冠军。
12月8日,在2024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上,三明举重运动员郑新浩获得67公斤级抓举银牌。
从马拉松到自行车赛,从龙舟赛到“工厂BA”,从将乐100国际越野挑战赛到全国射击锦标赛……今年,在落实竞技体育突破行动中,我市如何继续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运动水平又如何呢?
在为顶尖运动员提供后勤保障方面,我们将为葛曼琪、林雨薇、林文君等三明三名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提供后勤保障。我市运动员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7枚、银牌28枚、铜牌28枚。
清流开元射击训练基地
在推动竞技体育赛事方面,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联赛、锦标赛13项,承办2024年全国射击锦标赛(UFO赛事)、国家UFO射击队巴黎赛等8项省级及以上竞技赛事奥运会决赛队伍选拔。清流开元射击训练基地为国家飞碟射击队参加巴黎奥运会提供保障。
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以备战省运会为目标,报名适龄运动员5846名,选拔县(市、区)运动员163名,向省输送优秀运动员97名;力争打造清流县飞碟、沙县区射箭等两个竞技体育特色县品牌项目。
此外,我市还以体教融合为支撑点,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建立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25所中小学申报福建省传统体育学校; “奔跑青春”主题健身活动持续开展,完成13场中小学生联赛、锦标赛。
每一项荣誉、每一枚奖牌,不仅承载着运动员、教练员的辛勤付出,也彰显了我市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我市竞技体育在继承传统体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稳步提升。
一体化开发
“运动+”潜力无限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九届“金森杯”中国·将乐皮划艇桨板马拉松公开赛暨2024福建省水上运动联赛(将乐站)拉开帷幕。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来自世界各地的420多名皮划艇和桨板爱好者挥舞着桨,迎着海浪划桨。他们沿着锦溪河蜿蜒而行,沿途享受着漂流的乐趣。 。
“这里的水很清澈,这条路线的风景也很漂亮。”来自南非的皮划艇教练勒万表示,三明的山水秀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建宁,“鲜桃梨·建宁故里”第八届花海跑暨福建省定向公开赛拉开帷幕。活动将活动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存”。 ”,让春天的“赏花经济”更加“火爆”。在宁化,第七届“驰骋红土地,重走长征”自行车公开赛暨2024福建省自行车联赛拉开帷幕。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盛宴,更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沙县举办了两千余名跑者参加的两岸小吃路跑活动。一场味蕾与力量的健康之旅,架起海峡两岸体育爱好者的友谊桥梁。
体育赋能城市,赛事就是经济。作为新兴消费的重要风口,赛事经济如何持续展现韧性和活力,让各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大步向前的三明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优化赛事经济。举办“一县一品”体育赛事近20场,推出10余项“赛事同行”优质赛事;沙县、将乐、泰宁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已建成,明天将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运动员进行训练。
——深化两岸体育交流。推进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建设,10所学校完成组队并引进台湾教练带队训练;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邀请赛、皮划艇桨板马拉松公开赛等10余场两岸赛事。
——促进体育消费。抓住沪铭对口合作机遇,与上海市体育局合作举办第三届体育消费季暨沪铭体育美好生活节,促进体育产业投资,对接7个体育产业项目。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1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条、十大体育旅游目的地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个、体育旅游休闲基地4个……依托这些丰富资源积极引导各地举办体育赛事,同时开展体育消费季、农业特产展示、旅游线路折扣等配套活动,促进体育消费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如今,一幅令人振奋、生机勃勃的体育活力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连接着更广阔的产业集群和更加澎湃的经济动能。跨越千山万水的“体育三明”,改革创新的“活力三明”,正在为2026年在三明举办的第十八届省运会奏响“合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