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育》2022年7月-8月封面(总期308-309期)
我想对我所有的学生说声谢谢。 “感谢我19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深深感谢我担任班主任的8班学生和我教过的每一位学生,因为我被学生们的青春气息所滋养。每一天,我都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时刻感受到这种成长的温暖和幸福,有了他们,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价值。”
说起我对教育的热爱,其实是安排好的。我是工人的后代,因为父母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对知识分子,尤其是老师,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尊重。他们从小就教导我:尊敬老师胜过尊敬父母。高考结束后,我按照父母的安排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乐清市南塘中学。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可以想象几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喜欢新事物、喜欢挑战的年轻人,我的不甘和烦恼常常让我处于发狂的边缘。在乐清的这些年,我对教育的热爱始终不温不火。我最担心的是我不想误导学生。
2003年,我有幸通过转学考试,来到了永嘉县瓯北五中。遇见五中是一种别样的美,但美中也有灰色和无奈。 2003年8月31日晚上9点30分,家里的电话响了。是老校长打来的电话:“叶老师,今年你当班主任了,明天早上八点你要在学校开会。”我说:“我的孩子才一岁多,家里老人不在身边,所以没有人照顾孩子。”老校长只是说:“这是学校的决定。”然后电话就挂了。我拿着电话想哭,但又能怎样呢?就接受吧。就这样,19个月大的女儿开始了五年的幼儿园生活。
这是因祸得福。正是从这个电话开始,我意外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班主任这个职业。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我开始感受到学生们给我带来的幸福和真挚的爱,我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原来,这是人生一次温暖的修行,陪伴学生的三年也净化了自己。灵魂。慢慢地,我探索并积累了一些教育理念,虽然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一个自我放纵的我
2003年,我选修了(二)班,这个班的整体水平不好。那时我还不知道班主任的技术。如果我想了解学生,我会老老实实地点名,让学生喊“来”。当时,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斜眼看了我一眼,然后偷偷地对她的同学说了些什么。周围几个人一起暗暗笑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她给我起了个绰号“老太婆”。那时我才28岁。现在我正值青春年少,被一个小姑娘说成老太婆,我感到很生气。但我也知道,如果我想让学生不叫我这样的绰号,我只能和他们走得更近,认可我的努力和真诚。但这个过程往往充满曲折。班里有一个男生,姓周。这个男孩在小学时练习跳高。然而,由于训练不当导致脊椎受伤,跳高成了他向往却又遥远的事情。由于脊椎受伤,他不能长时间坐直,所以他第一天来上课,妈妈就给他拿来了一把竹椅,并反复叮嘱我不能让他跑、跳。我应该更加关注他。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地跑、跳、玩,久坐身体也受不了。他最喜欢的跳高因此被隔离。这孩子渐渐的变得越来越暴躁。他不做作业,上课睡觉,成绩一塌糊涂,甚至还公然在课堂上打架。于是我就经常和他说话,去他家拜访。我了解到他家租在一座塔楼下,每天骑自行车去学校。他的父母都在工作,他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哥哥。家庭负担很重。看到他家里的情况,我更觉得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一定要劝他好好学习。然而有一天,在教室门口,孩子的脸上写满了不屑和嘲笑,双目通红,从牙缝里冷冷地挤出了四个字:放纵自己。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当时的震惊、委屈和愤怒。我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就看着他转身径直进了教室。我不敢进教室。我怕受不了学生们看我的眼神,就又回到了办公室。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如果你想对别人做好事,你就必须做他们想做的事。学生需要爱,但如果你自以为是圣人,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旗号,那就歪曲了“爱”字的真正含义。
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喜欢跳高,而他妈妈担心他的健康,坚决反对。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明白了这一点,我就把工作重点转向了了解他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为他母亲做思想工作。初二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基本康复了。沟通并帮助他联系体育老师参加体育特长训练。初三的时候,他终于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甚至在这次运动会上打破了学校纪录。他终于一点一点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后来凭借跳高特长进入了上塘中学。现在他是我的好朋友,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积极、阳光、善良。
惊心动魄的生命教育
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班长叫小胡。她现在也是永嘉教学团队的一员。但她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主角是男孩小朱和女孩小郑。两个孩子因为初中运动会而相识,随后开始了一场分分合合的情感拉锯战。后来,小朱考上了职业高中,小郑则留在这所学校学习。有一次两人因事发生矛盾,小朱一脚踢在了小郑的肚子上,然后就跑了。小郑越想越生气、越伤心,就跑进了教室。班长小胡看着他们吵架。看到女孩这么伤心,他担心她出事,就去办公室找我。但那时,我已经在去校门口的路上了。小胡见我不在,就用办公室电话。他打电话给我,简短地告诉我,小郑出了点问题。我惊慌失措,拼命跑向教室。教室在五楼。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时,门窗都锁上了。透过窗户,我看到小郑站在后面,一只脚在流泪。窗台上,现在想想,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力气。后门被我“砰”的一声撞开,我冲了进去,抱住孩子的腰,把她拉了回来。两人一起倒在了地上。小郑趴在我身上哭了很久。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一只手紧紧地抱住她,另一只手抱着她。他不停地拍着她的肩膀,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她心中的怒火,也只有这样,才能安抚自己那颗狂跳的恐惧之心。
后来,当大家冷静下来后,我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青春期的情感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对挫折时的人生教育。我和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毕业时,这个孩子顺利考入了她理想的高中。当她感谢老师救了她一命时,我感到羞愧。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导者,我觉得面对这些情感问题时,我认为自己是民主的、理性的,却忽略了我认为坚强的男生的心理变化。我表面上理智地对待他们,但内心却急于寻找一切机会将他们分开。处理一场差点发生的悲剧的过程让我明白:尊重、关心、关怀、发自内心的分寸感,尤其是平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青春期的情感是长成芬芳的百合还是带刺的玫瑰,取决于老师的爱和教育。当然我们可以把它剪掉或者连根拔起,但这样做会严重伤害一颗敏感的心。新苗可能会变形,甚至酿成悲剧。当我抱住女孩的身体倒在地上的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敏感和脆弱。这位学生给我上了一堂难忘的人生课。从那时到现在,只要我在学校,每天放学我都会告诉我的学生:回家路上小心。
一根棍子改变人生轨迹
2014年6月,中考刚结束,我就收到了一个女孩的短信:“叶妈妈,恭喜你顺利送班,保重身体。”
这个孩子刚进我们班的时候,对学习不感兴趣。她特别喜欢打扮。她头上那超大、颜色鲜艳的蝴蝶结,总是让我们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她。她经常带着手机去学校。更让人担心的是,周末的时候,我会和一些社会上的游手好闲的人一起出去玩。我和她谈过很多次,几乎每次,她都说她会改变自己的过去,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然而没过几天,她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有一天,值班班长告诉我,这家伙成了新网友,连上课都在玩QQ。听说上周六他还让网友假装家长给钢琴老师打电话说自己病了请假,然后两个人就偷偷出门了。玩了一下午。这一次,我再也忍无可忍了。午休时,我冲到教室把她拉了出去。在办公室里,她爽快地承认了这件事,表现得好像她对我无能为力。我愤怒地大声斥责她:“女孩子一定要尊重自己,爱自己。” “你要我说什么才明白?”面对我的愤怒,这家伙无动于衷,见她不羁的样子,我就给她妈妈打了电话。
过了一会儿,妈妈来到了学校。我让她把情况告诉她妈妈。她不但不害怕,而且说得还生动。说完这几天的事情,她就站在了办公室门口。母亲气得浑身发抖。她抓起靠在门角的扫帚,向女儿挥去。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妈妈这样,顿时惊呆了。站在孩子旁边的我见情况不对,就转身去保护她,扫把柄正好打在了我的腿上。瞬间,一条红色的蛇一样的东西在穿着裙子的左腿上肿了起来,办公室里的三个人都惊呆了。孩子的母亲几乎精神崩溃。她冲到我身边,绝望地说:“对不起,对不起!”然后她冲过去,摇着孩子的肩膀,哭喊着:“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女孩看着我的腿,久久无法回神。我安抚了家长的情绪,让他们暂时去附近的办公室。安静的办公室里,我看着她。她盯着我的腿看了很久。突然,孩子站起来抱住了我。她趴在我腿上放声大哭。她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我明白,您真的是为了我,我一定会改的,我一定会改的!”
这一次,她果然兑现了诺言。 2012年中考,她以641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教师是同伴、领导者和觉醒者。但苦口婆心、认认真真的讲道,未必会被学生接受。或许只是在那一刻改变人生的轨迹。有时候,能让学生感到温暖的可能是一句不经意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钦佩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动作,或者是棒子落地时下意识的停下来。这根棍子可以使学生改过自新,何乐而不为呢?
七月的一个约会
2012年6月,2009级(12)届毕业生。该班共有41名学生,5名学生考入温一中,31名学生考入永嘉中学等重点高中,最低成绩为591分。毕业典礼上,我们在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千辛万苦相聚,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向大家汇报一年的经历,包括我。因为我们约定:我们永远是彼此的骄傲! 2012年我从12班毕业时,我对学生只有热情。但为了这份协议,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自己的大脑。我不能让他们骄傲,但我也不能阻止他们。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可逆的。当学生们还在学校读书时,每个孩子既是精灵,又是魔鬼。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他战斗,学生们的技术也在进步。学生毕业后,经过不断战斗建立起来的师生友谊往往会变得更加牢固。年轻一代反过来开始推动老一代。正是学生的优秀,才使得教师的优秀。
我想对我所有的学生说声谢谢。 “感谢我19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深深感谢我担任班主任的8班学生和我教过的每一位学生,因为我被学生们的青春气息所滋养。每一天,我都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时刻感受到这种成长的温暖和幸福,有了他们,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价值。”
有人说,比距离更远的是我们对教育无尽的想象,是我们对学生永恒的感情。一段从未被困扰的教育情缘,或流泪,或带来微笑,从酸甜苦辣到刻骨铭心,再到平淡从容。教育不是为了白富贵,也不是为了高富帅。这份爱不能专注于不经意回首的那一刻的心跳,也不能专注于花前月下的浪漫。这是一种刻骨铭心却又淡然的关系,是一种愿意付出的幸福。的甜蜜。为了这份幸福,我们走在路上。
原文发表于《温州教育》2022年7-8期(总第308-309期)
作者 |永嘉县瓯北五中叶丁猛
主办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