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健身房数量;智能穿戴设备销量;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份额
1、线下健身房门店数量增长缓慢
2020年我国疫情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2021年我国普通健身场所数量大幅增加。根据历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我国广义健身场所数量将2021年将达到14.9万辆。随后,2022年至2023年,由于经营不利,存在同质化竞争、重销量轻销量等多重压力。运营和单一的收入模式。疫情之下,数以万计的健身场所纷纷倒闭。到2023年底,我国广义健身场所数量达到11.7万个。
2、线上智慧健身企业快速增长
当线下健身行业发展遭遇瓶颈时,不少拥有线上服务优势的企业抓住了机遇,占领了部分健身市场。近年来,以Keep为首的专业在线健身平台以及以华为、小米为首的基于自身产品生态构建的运动健康衍生产品快速增长。 Keep成立105天后,上线不到3年,就获得了100万用户。 Keep宣布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亿,到2022年底,Keep的注册用户将突破3亿。这些代表企业依托自身产业链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不仅提供健身器材,还提供相应的训练指导,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运动需求。
传统的健身训练器材制造企业在线上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英派斯、舒华为主的培训装备制造企业,还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建设相应的线上平台。导致企业本身虽然装备制造较差,有优势但并没有占据更多的线上市场。因此,未来企业可以考虑从这个角度入手,获取更多的客户。
3、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巨大,可作为运动健身的补充装备。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三者都能从不同角度记录和分析佩戴者的心率、卡路里消耗等关键运动数据,为佩戴者提供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建议和课程等服务可以作为运动和健身器材的补充。
据IDC和Research Nester统计,现有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2023年,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规模将达到649亿美元,预测期内(2024-2036年)将以19.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36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287亿美元。国内方面,2020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1亿台。 2021 年激增至 1.4 亿台,随后有所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增速是全球的四倍。预计2024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29亿台。
就国内企业竞争格局而言,根据IDC和Research Nester的统计,国内华为和小米企业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两家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份额分别为38%和22%,那么排名第三至第五的公司分别是XTC、苹果和荣耀。这五家公司合计占据市场规模的77%。
4、健身训练器材企业机遇及发展方向总结
在线健身领域的发展给传统培训、健身器材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在线下健身场所扩张不利的背景下,家庭健身房、智能健身房未来将通过线上配套服务面临更多机会。
恩牛数据显示,2020-2023年中国健身训练器材行业投融资事件中,智能健身器材占比将逐年增加。到2023年,健身器材产品80%的投资将涉及智能化,健身训练器材企业应该跟上。行业的趋势是加大健身器材产品的智能化、专业化发展,满足消费者更加专业化、数字化、细致化的健身追求。同时,建立健身器材互联网产品配套服务,持续增强自主品牌力,更好地抓住现有发展机遇。
有关该行业更详细的研究分析,请参阅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地图、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产业地位认证、IPO咨询/资助可行性研究,专业解决新小巨人专项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都可以在【七查猫APP】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综合企业查询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