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展大数据有意义”
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数据“一云一网一平台”、我国中西部首个根服务器镜像节点、产业“上云”、生活“上云”……随着高大数据高速电机,新时代贵州正在“云端”飞翔。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贵州省以大数据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书记说:“我明白,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意义。”
过去,谈起贵州,有这样一句话:“天三日不晴,地不三尺平,民不值三分银”。如今,冬暖夏凉的气候、洁净的空气、稳定的地质结构、水火互助的电力结构、低廉的电价,以及“老三线”建设积累的产业和人才基础“”已成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中心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捐赠。贵州人民决心摆脱“贫困”、“落后”的标签,利用大数据时代的魔力,努力拥抱脱贫致富的小康生活。
“大数据+X=巨大潜力”
这是理解贵州大数据的方程式。
“以前我不敢多养鸭子,怕卖不出去。自从加入了云,销售就不成问题了。”在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罗满村,专业养鸭户曲洪祥正在热闹地聊天。他眼角的皱纹在微笑,“现在我一年养七万到八万只鸭子,卖得好,赚的钱也多了。”
“爸爸说,食堂的菜谱都在云端,而且花样比妈妈还多。”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朱场小学食堂里,五年级4班学生付胜龙是一个懂事的“小大人”。他的妹妹在这所学校读三年级。无论风雨无阻,给兄妹送饭曾经是傅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现在,爸爸早上送我们去学校,下午放学来接我们,父母对我们很放心,可以安心上班。”付胜龙对食堂的午餐非常满意,高兴地指着食物向记者介绍。说:“今天吃青椒煎蛋,木耳炒肉,菜花白菜粉丝汤。”
鸭子在云上,菜谱在云上,在什么云上?这就是“校农云”。在贵州,学生营养餐信息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与农产品产销大数据平台互联汇聚,形成“校农云”。根据学生营养餐的膳食结构,从签约合作社和农户直接采购食材,引导产业链覆盖贫困。家庭养殖和生产。一端连接着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健康和“享受”,确保配方科学、库存新鲜、运输安全、追溯便捷;另一端连接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以销定产,以产促产,产销结合。 。
大数据+农业,在贵州农村的红土蓝天上画下“智慧云”。大数据走进田间,智能生产监控,精准产销对接,打造“辣椒云”“火龙果云”“猕猴桃云”……嫁接互联网,有了最优贵州商品走出去的路径。
大数据+产业,让产品走出去,引进人才。曾几何时,贵州贵州大山的后裔渴望飞翔;如今,“孔雀西南飞”已成为新潮流。从北京回到贵阳工作的王振兴在一家互联网文化旅游公司深耕大数据+旅游。 “游贵州”一端连接景区,通过大数据优化开发、管理、营销;连接另一端游客,一码在手,享受全方位智能服务。 “上帝赐予了贵州丰富的自然风光,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王振兴笑着说道。他和合作伙伴坚信,大数据+旅游在贵州潜力巨大。
图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实验区展示中心“时空隧道”。贵州日报当代综合媒体记者 张凯 摄
和王振兴一样,在很多人眼中,大数据为贵州增添了活力,是一根别具魅力的橄榄枝。 2015年至2019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数字经济就业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腾讯、苹果等一批行业级、世界级数据中心落地开花,“马车帮”、“白山”等一批本土企业云”蓬勃发展。 2019年,贵州数字经济GDP占地区GDP的29.5%,数据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日益显现。
“大数据+X=我们的小康生活”
这是理解贵州大数据的另一个方程式。
“虽然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也有很多钱,关键是离家近!” 31岁的韩振平在国外工作多年。现在他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他在家赚钱,可以更好地照顾父母和两个孩子。一个孩子。 2018年5月,韩振平一家从遵义市毛市镇乐窑村大山搬到该镇学堂堡扶贫安置社区。
“易地扶贫要重点加强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贵州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打通社保、医疗、交通、公安等17个部门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并连接“智慧就业云”,智能匹配贫困人口就业意愿和条件家庭和企业的就业需求。
安顿新家后,韩振平接受了装配业务培训,来到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能服务中心上班。 “最大的今年8岁,目前在安置点小学就读。”年轻的父亲微笑着谈起他的新生活。
“我们需要口袋和头脑都富有。”贵州叠加“扶贫云”和“教育云”,精准识别贫困学生,协调多部门资助,为他们从义务教育到大学各个阶段保驾护航。
借助大数据的智慧,贵州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更加传奇。 2012年以来,贵州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省转变为脱贫人口最多的省。到2019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0.85%。
大数据+扶贫支撑贵州人民脱贫攻坚的“智慧”;大数据+民生支撑贵州人民日新月异的云生活。
“今年4月,我们的米粉车间升级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同志来找我,帮我用手机申请,第二天我就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贵阳市一家米粉加工企业的作坊老板胡荣平兴高采烈地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云上贵州七彩珍品”应用程序。
“让人们少跑腿,跑更多数据。”云上贵州彩宝是贵州省政务服务客户。一站式服务上线以来,贵州省级行政审批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开办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3个工作日缩短至最短1 个工作日。
大数据+民生,一端连接党政,为现代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另一端与百姓相连,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都注入了数据的能量。 “大数据+路边美食”,小吃街有大智慧; “大数据+夕阳红”,养老院也追上了数字化时尚。在城市,“人脸识别”流行,提升智慧生活增长和质量;在农村,“同村村”出行定制乡村网约车服务,保障共享数字赋能的美好生活。小康社会属于人民。大数据+民生,真正造福于民。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就看村民们哭还是笑,笑了就说明政策好。”五年前,同样是在贵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的话。专业养鸭户曲洪祥、小学生付胜龙、青年企业家王振兴、归国父亲韩振平、米粉老板胡荣平……一张张笑脸就是“我们”的写照。 “他们平凡而充满希望。这些人的笑脸不就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理由吗?
研究笔记:
“大数据+奔小康”的方程式其实有无数解,贵州“低起点、高起点”的大数据之路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数据是时代最具特征的生产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审慎谋划,未雨绸缪,争取主动。”贵州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努力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适应时代、抢抓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资源融合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根据总书记对大数据发展的部署,贵州从战略高度重视——将大数据列为全省发展重点之一,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协调部门,大力提供政策支持。战术灵活——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存储大数据;另一方面,盘活存量,着力深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等领域数据要素融合。本着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则,让人民群众的数字获得感从虚拟变为现实,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团结奋进,奋发创新,艰苦奋斗,奋起直追。在大数据新的快车道上,后来者必先行。落实总书记要求,审时度势,从追逐机遇到创造机遇、抓住未来,贵州大数据崛起的故事,是党和国家在数字化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的缩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我们踏上贵州高原时,天空更近了,仿佛用手就能触摸到云朵。乘着大数据云,贵州腾飞!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