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追寻文字之美,呈现复杂真相的新闻特稿精选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既深思熟虑又充满情感的书——

    《南方周末专题手册》。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书名听起来像《新华字典》之类的工具书。事实上,它由20篇新闻专题组成,每篇几千字,讲述新闻故事、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 “特别文章”并不是特别搞笑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特别报道”。 “专题”是一种新闻文体。它的特点和价值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追求文字之美,呈现复杂的真理。

    最近有两件热点事件。

    一是林丹作弊。

    林丹事件发生后,舆论一片哗然。人们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支持林丹,认为世界冠军也是普通人,失误在所难免; 。事件发生后,谢杏芳在微博发文称林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全家人都会支持他,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对于这起事件,有的媒体将其炒作为娱乐噱头,也有的媒体以道德评判的方式进行拷问。然而,林丹和谢杏芳除了是世界冠军之外,首先是一对普通家庭中的普通夫妻。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实在无法忍受观众的关注和个人情绪。能否让他们先悄悄解决自己的私人问题,然后作为公众人物再次接受大家的审视?

    另一起是河北理县6岁男童落井救人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4天107小时、500余人、100多辆车辆的救援,人们终于将男孩从井底救了出来,但他却没有苏醒,这也在意料之中。男孩的家人仍然不相信孩子已经死了,并抓住医生来救他。有媒体斥其为“医疗麻烦”。这个头衔适用于这个悲伤的家庭。一些围观者似乎一直在等待悲痛的家属下跪,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表示感谢,以便拍摄一些“感人”的照片。最终,饱受舆论围攻的男孩家人不得不发表声明。除了多次表示感谢外,还特别表示“从未提出任何索赔,也不打算提出任何索赔”。

    网友张峰发文,“恭喜你,完成了一个农村家庭的精神屠杀”。他认为,自我感觉良好的媒体报道通过此类事件批评了农村人的恶劣本性。除了展现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之外,他还趁势创作了一篇爆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男孩的家人始终是配角。继失去儿子的痛苦之后,他们又遭受了第二次精神伤害。

    马来西亚《中国新闻报》报道称,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记者,或者你不是记者,都不应该随意猜测和散布谣言,因为这些猜测和谣言可能会导致各方面的不安,一旦发生,死者家属的伤口上撒盐。

    光明网评论说,在这个新闻信息高度密集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有很多热点同时爆发,有很多种声音同时弹出,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真与假之间。一些拿着“麦克风”的人,为了抢夺浏览量和点击率,不惜做出虚假假设、粉饰事实,不顾事实,只为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制造所谓的“热点文章”。

    在这样的泥石流中,有一股清澈的溪流,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真实细节的最大限度还原、对事件的多角度观察、对故事中的个体以及个体背后的群体的充分关注和理解。 、现象、社会背景和历史轨迹要充分思考。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种文体“特色”,以及它的优秀代表,南方周末的特辑。

    专题文章

    专题文章是新闻文体的一种,泛指新闻、深度报道以外的新闻文体。长度一般为4000-8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题文章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报道、现场报道的共同特点外,还特别注重高度的文学性和原创性。一篇好的专题文章是有趣和严肃相结合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专题文章最初起源于西方。要查看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专题文章,可以查看普利策新闻奖的专题文章类别。

    《南方周末》《南方周末》专题文章

    要说《南方周末》的专题文章,就必须先说一下《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由南方新闻传媒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是一份周报,每周一期。以舆论监督报道和重大新闻着称。它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 《南方周末》的定位和特色从它的slogan就可以看出:

    20世纪90年代末:“让弱者变得强大,让悲观者前进。”

    2001年-2002年:“深入成就的深处”

    2003年-2006年:《记录时代进程》

    2007年至今:“在这里,了解中国”

    《南方周末》是最早尝试和实践“中国式特色”的媒体之一。产生了一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作品,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本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在《南方周末专题手册》中。

    举重冠军的新闻特写_举重冠军之死新闻评论_举重运动员新闻特写

    本书内容

    李海鹏

    灾后北川残酷的一面

    记者手记:只有诚实才是他的真实

    满语消失的那一刻

    记者手记:新闻不是无生命的东西

    一块煤炭的盈利历程

    记者手记:太平洋中心遭遇鱼潮

    悲惨航班 MU5210

    记者手记:记者的24小时

    人工失明的孩子

    记者手记:首先来自情感

    车被困故宫

    记者手记:不仅仅是文字

    举重冠军之死

    记者手记:追寻遗忘

    南香红

    “没有木卡姆,就没有生命。”

    记者手记:除了暴力,还有理解

    两个男人20年的“婚姻”

    记者手记:好故事诞生

    租房子,半个世纪的纠葛

    记者手记:我亲眼目睹土地测量员之死

    盲人艺术家的快乐与之路

    记者手记:新闻业作为一个国家

    丰都酒庄

    记者手记:一瓢水,一条河

    叶伟民

    山寨春晚的变形记

    举重冠军的新闻特写_举重冠军之死新闻评论_举重运动员新闻特写

    记者手记:你只知道最后期限

    徐楠

    小镇养猪事件

    记者手记:说实话

    曹云武

    系统

    记者手记:写尼奥传记

    柴慧群

    鬼妻

    记者手记:寻找采访的指南针

    袁雷

    你不会明白我的悲伤——杨丽娟事件观察

    记者手记:你能听懂我们的意思吗?

    官军

    27年后我等不及的一封感谢信

    记者手记:一个简单却不简单的故事

    沉英

    被遗弃的连体双胞胎:地球上的 94 天

    记者手记:一毫米一毫米地前进

    赵玲

    释永信:少林商人

    记者手记:5天3小时

    本书共收录10位记者的20篇专题文章。每一篇专题文章后面都会附有记者的笔记,描述他们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想法,也从技术角度分析自己。写的专题文章。

    《南方周末》专题文章选题类型

    (参考《南方周末》主编张杰《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原文收录于本书)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人物类型:注重刻画人物性格,描述他们的经历。人物的性格不是平面的,而是三维的。他们的性格导致他们有这样的遭遇,而他们的遭遇又影响他们的性格。

    喜欢:

    《两个男人20年的“婚姻”》

    《你不懂我的悲伤——杨丽娟事件观察》

    人群:讲述特定人群的生存状况以及在历史发展的某个节点上他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喜欢:

    《艾滋孤儿跟我回家》

    主题: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与“硬新闻”的及时性和影响力不同,它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所反映的矛盾也可能是隐蔽的、悄无声息的。

    喜欢:

    《满族消失的最后一刻》

    《一块煤的盈利之旅》

    事件类型:关注事件所反映的世界的各个方面。

    喜欢:

    《鬼妻》

    《艾滋孤儿,跟我回家吧》

    主题: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与“硬新闻”的及时性和影响力不同,它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所反映的矛盾也可能是隐蔽的、悄无声息的。

    喜欢:

    《满族消失的最后一刻》

    《一块煤的盈利之旅》

    在本书中,有两篇文章我特别想与大家分享。

    《两个男人20年的“婚姻”》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2005年“专题报道”版,2012年收录于《南方周末》第一版专题手册。作者:南向红。

    文章全文8500余字,讲述了一位生活在成都的同性恋者20年的“婚姻”故事。文章深入采访了这对同性恋夫妇、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村民、他们的“圈内”朋友、他们共同收养的儿子,以及同性恋关爱小组的负责人、医学院教授、艾滋病预防等。不同的群体,通过丰富的场景变化、大量的当事人对话以及细腻、平和、相对客观的写作,向读者展示了这对男同性恋者,以及他们背后不小的群体,同性之间的爱情,日常生活,抚养后代,甚至他们独特的性取向,还有出轨和复合。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些复杂的新闻事实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背景:同性婚姻在中国尚未合法化;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彼此相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存在很多隐藏的困难;社会对同性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然而,在一些观念依然保守的地方,同性恋依然举步维艰;中国艾滋病在同性恋人群中的感染和传播正在加速等等。

    举重冠军的新闻特写_举重运动员新闻特写_举重冠军之死新闻评论

    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大。当我回忆起大学里认识的一些同性恋同学,以及后来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同性恋时,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篇文章的魅力,

    在于它对“边缘”群体的多角度观察。

    在于其理性、内敛、深刻的理解和关怀的笔触。

    原因在于它在近距离观察个体的同时,也可以放大到更大的群体、社会和历史。

    因此,它呈现的不是好奇的窥视,而是客观的展示和深入的思考。

    2015年,也就是这篇专题发表10年后,被媒体称为举办“同性恋婚礼第一人”的赞客CEO凌珏丁绕过政府登记,在私人会所与同性恋男友举行了婚礼。那是一场盛大的婚礼,现在他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有多少同性恋者?据国际估计,同性恋者约占人口的2%至5%。如果中国人口为14亿,那么同性恋者的数量在2800万到7000万之间。学者张北川估计,中国15岁至60岁的同性恋者数量约为3100万。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同性恋也更加宽容。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能够坦然地去爱、去生活。

    《人工失明的孩子》

    本文来自南方周末2004年“专题报道”版,作者:李海鹏。

    文章介绍了一种发生在早产儿身上的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一种因缺乏经验、缺乏训练或漠不关心而被忽视的疾病”。这些儿童失明的原因是早产儿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如果医院不严格按照标准科学供氧,或者忽视监测和护理,宝宝就会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 ,视网膜会发生病变,导致视力完全丧失。这种失明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在发病前4~6周及时治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挽救视力。而且因为这些太专业,而且发生在只会哭,无法用语言表达痛苦的宝宝身上,家长往往事后才发现,但为时已晚。

    图片来自网络

    李海鹏的专题文章写得“有诚意”。他深深理解家属的悲伤和无助。他冷静地调查、采访、撰写医院的行为,并没有片面批评医院牟取暴利。责任心的缺失造成了这场悲剧,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良心医生的遗憾和自责。此外,通过对一些个案的跟踪,也审视了这方面医疗体系的缺陷。该报道连同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促使卫生部不久后发布了《新生儿吸氧方法》和《早产儿吸氧与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有时,新闻有助于改变现状。

    这两篇文章,以及像这样的文章,都是“专题文章”,是《南方周末》的专题文章。

    正如南方周末特稿的广告语所说:特稿就是“追求文字之美,呈现复杂的真相”。

    《南方周末专题手册》里的这些东西可能会吸引你

    现实。真相是新闻的生命。

    文字之美。使其更具可读性。其文笔简洁、有力、意味深长。

    从多个角度观察。呈现复杂的真相。

    例如:《北川灾后残酷的一面》

    情景再次出现。像电影一样逼真的画面。

    如:《悲伤航班MU5210》

    捕捉细节。透视人物言行背后的性格和心理,探究事件出现背后的社会根源。

    如:《两个男人20年的“婚姻”》

    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既是理性的思考,又充满人文关怀。

    如:《人工失明的孩子》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一书的作者、记者南向红说:“我们的生活很复杂,面对的新闻也很乱,但背后关于文化、人性和变化的东西却是清晰的。”这是我们社会需要了解和关注的,也是记者应该关注的。”

    如今,在一些媒体为了抢点击量和浏览量而愿意制造头条新闻的媒体生态中,当他们在手机上点击“新闻”时,发现很多都是“路边新闻”,有一种一群仍然坚持新闻的人。良知,穿越千山万水,为我们呈现“复杂的道理”,精心雕琢,为我们呈现“文字之美”,值得尊重。应该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

    铁肩担道义,巧手写文章。

    在我们的阅读选择上,除了几十万字的庞然大物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专门的文章,因为它们的篇幅不超过一万字,用尽可能小的面积集中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思想;

    除了夹杂作者观点、有明显价值输出的评论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专题文章,因为它们隐藏了新闻故事背后的观点。读完之后,你会有自己的体会和判断;

    除了严肃、及时、有影响力的重大报道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专题文章,因为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更慢的节奏、更远的距离、更凉爽的温度。丰富而深远的视野,那里有更真实、具体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可能光鲜亮丽,也可能肮脏不堪。也许你会觉得有些沉重,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但罗曼·罗兰说得好:

    世界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书友们的问题

    书友:从目录来看,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社会的阴暗面,角落里的人和事,有些煽情。难道只有写这些东西才能吸引读者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好奇心吗?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有许多美好的事件值得书写。

    答:专题文章是新闻文体的一种,“真实”是其第一原则。此外,它还具有文学性和高度的原创性(不是个别新闻事实的搬运工,而是通过深度采访、多角度观察和必要的背景知识来补充后续作品)。

    专题文章不仅揭露社会阴暗面,只关注边缘群体。他们关注广泛的人物、事件、话题和社会方面。这不是一本旨在满足读者好奇心的耸人听闻的小说。相反,它冷静、细致,充满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事实上,光是写出这样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就需要翻山越岭、花费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对于读者来说,它可能太长太重,难以阅读。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这有点“得不偿失”。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专题文章以更慢的节奏、更远的距离、更凉爽的温度,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更深远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具体的生活。生活本身是多面的,不是全黑也不是全白,专题文章所展现的也不是非黑即白。我个人理解,传播正能量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破”。关键是“破”后“立”;并不是说不能“揭露缺点、揭露坏事、揭露不妥”,而是你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火。 ,或者把自己置身其中,希望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推动它变得更好。

    书友们讲故事的建议

    1. 讲故事的人非常了解这本书,但大多数听众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因此,有必要对本书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本书有更全面的了解。例如,该书的结构安排、各部分的大致内容、该书的作者等。

    2. 这两篇文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要特别提及?这些你可以告诉观众,不然会显得有点唐突。

    3、适当的留白和适当的停顿可以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

    后记

    将语音笔记转换为文本输出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听的东西会被风吹走,没有根据;但把它们变成看得见的文字就意味着需要审视和思考。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文章是否经得起推敲,逻辑上是否有漏洞,认知是否正确或有偏差,是否让您印象深刻,故事内容的顺序如何调整。感谢您的评论和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986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